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现状与策略探析
2022-03-03张小琴
张小琴
(兰州市红古区平安学校 甘肃 兰州 730000)
前言
新时期环境下的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问题学生的存在,问题学生不仅有着不良的课堂行为,而且在学习效率和自我成长方面均面临着重重困境,这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化,形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农村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必要性体现出来,要求农村初中教师和学校的管理层人员要站在学生主体视角,主动的探索问题学生的管理优化对策,提高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其综合素质。
一、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
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形成,是社会发展下难以完全防范的趋势,因为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或是前往沿海地区发展。农村除了务农的岗位之外,其他的就业岗位很少,很多农村的儿童从幼年期就由爷爷奶奶带大,这些农村的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在隔代教育下更容易成为问题学生。再受到了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到了初中阶段,农村问题学生已经形成了大面积、大范围肆虐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在老人的溺爱下,学习品行的培养得不到正向的引导。另外,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心理、性格等各个方面均容易出现缺陷,难以感受到来自家庭到完整的关爱,形成了叛逆行为,自制力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对此类学生来说,是限制其自由成长的“条条框框”,因此问题学生一旦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在叛逆行为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酗酒、打架斗殴、拉帮结派、误入歧途等风险[1]。
综合来看,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和来自学校管理方面不足导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针对的是留守儿童,在祖父母的过分溺爱下,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性格存在缺陷,缺少责任心、爱心,在放任自流的生长环境下,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管理难度大,形成了普遍的教育困境问题。在学校的视角分析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原因,可以发现学校在问题学生的管理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完善的方案,是导致问题学生形成的重要因素,例如出现了问题学生时,教师只能采取口头教育的方式,因为很多学生都知道教师惩戒学生是一种违法行为,而家长角色的缺失,降低了学生对学校的配合度,对学校的管理不认可,导致了教师在面临问题学生时,常常感觉到束手无策。也有部分教师认为问题学生教育和管理难度大,因此将教育重点放在了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上,更关注优等生的教育,致力于达到应试教育的最终目标,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缺少耐心细致的引导和管理[2]。
二、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现状
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目前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重视,纵观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现状,可以发现在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中,存在着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度大、学生厌学情绪强烈等问题。学生作为学习和受教育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态度不积极,轻言放弃,缺少对正向价值观念的认可,责任意识不足,导致了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始终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纪律方面,正确的观念缺失,在班主任的说教中,难以调动起积极的情绪,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在长期以来的成长中受到的关怀不足,感情淡薄,在管理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同样导致了农村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止步不前,很多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不积极,缺少端正的学习观念,甚至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有很差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习基础不牢固。进入初中之后逐渐掉队,以至于放弃学习,形成了厌学心理和负面情绪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时直接选择放弃,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均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干扰。分析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现状,可以发现班主任作为管理的主体,在教育问题学生和处理违纪学生方面,存在困难,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性格各异,在现实中存在违纪行为、甚至违法行为的学生,却无法通过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进行督促和管理,形成了生肆意妄为、无所畏惧的心态,更是加重了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严峻形势。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管理的现状问题亟待改进,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整体的大变革,对于农村初中的教育者,包括学校的管理层、班主任教师、学科教师,均是一次巨大的教学挑战[3]。
三、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管理重要性
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对于初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长久的影响,促进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行为和观念上的改变,加强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有效管理,有助于培养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其天性都有善良的部分,即使是问题学生,也是在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教师通过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有效管理,加强与农村初中问题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正向引导,有助于改善问题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促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观念,主动的去学习参与生活、体会生活。教师在问题学生的管理中,向学生普及不良行为的坏影响和不良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引领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预防和管理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所形成的不良行为,遏制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发展,能够形成对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正确导向作用,使其在正面的影响下,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协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在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实践中,实现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
不仅如此,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实践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为其未来的成长、成才和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因为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观,使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初中的班集体当中,班级作为一个团体存在,问题学生身在其中,若是形成了不良的行为和思想观念在班级中传播的情况,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阻碍,增加了学习时间、校园时间内的突发事件风险。这样一来,农村初中的问题学生成为了被孤立的对象,将进入到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下,无法延续和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人际关系越来越差。针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能够改善这一现状,防范学生不良人际关系的出现,预防农村出生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纠正学生坏习惯,使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管理、引导下,加入到健康的课堂环境中,实现自我成长,提高学习成绩。营造起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同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使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形成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由此可见,农村初中问题的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说,均是有着深刻意义的一项工作[4]。
四、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策略
(一)主动探索问题学生的成因
农村初中针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要首先在问题学生的成因研究中,加强力度,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结合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原因,进行管理和转化,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受社会影响、家庭影响、学校影响的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对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长教育观念不合理等特殊因素引起的问题学生原因,要进行根源上的改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正确、科学的学习观念。面向单亲家庭的问题学生时,要结合单亲家庭学生缺少关爱、安全感不足等特征,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因为此类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很少,厌学情绪严重,受到了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成绩不理想。
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管理中,要结合不同问题学生群体的特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将全部的教育精力、管理重点放在优等生的培养上,而是要关注后进生和农村初中的问题学生,将问题学生处于恶性循环中的状态有效改进,培养积极的心理状态,消除自卑、厌学等情绪,根据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对管理方案、教学计划进行改进,使问题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重视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形成,并加强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力度,用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方案解决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促使问题学生向优等生转化和发展。教师要重视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原因的分析,关注成因,因地制宜的落实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目标,制定可行、科学的管理方案与教学计划,不抛弃、不放弃每一名问题学生,使问题学生受到关爱、关怀,显露原因,改善问题学生的现状。
(二)培养学生自信
教师在农村初中问题的管理工作中是组织者、实践者,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引导者,教师要加强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真正将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改进,需要成为学生的朋友,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学生的长处所在,鼓励学生展示出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过人之处,将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点详细的细分开来,使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被大家所认可。很多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均不理想,教师会通过指责、批评的方式,促使其改正,但是却忽视了问题学生群体身上的闪光之处和优点。有些问题学生有着独特的特长,例如在足球运动方面十分擅长,或是很有善于帮助他人的爱心、耐心,仅仅放大问题学生的缺点是不可取的,而是要利用问题学生的个体特征,促使其树立发展自我的信心。
教师在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防范学生出现自卑的心理,即使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挖掘其内在的潜能,使其形成主动发展自我的意识,大胆的表达自我,展示自我,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保护好问题学生的心理,保证学生在健康的状态下,身心快乐的成长。教师可以给予问题学生表达自我、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和平台,组织和开展与学习相关联的活动,例如竞赛活动、选拔活动等,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利用自身的特长完成实践活动任务。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问题学生一定的鼓励,始终站在尊重学生的视角,认可学生,肯定学生,保证问题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认可。在长此以往的学习和实践锻炼中,树立起自信心,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替代传统的说教形式下问题学生恶性循环的局面,用良性循环的机制鼓励问题学生突破学习困境,放大自身优势,树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向着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发展的方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三)组织和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和实施有益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初中问题学生有事可做,形成主动做事的意愿,这是降低学生发生违法乱纪行为风险的有效路径,教师通过对学生优势的挖掘,将问题学生等闪光点利用起来,使其参与到有益的活动实践中,获取成就感,被认可、被关怀,改善错误的思想观念,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和开展主题班会,结合法制教育的内容、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榜样人物、先进人物事件,鼓励学生加入到对自我的提升中,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自身的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农村初中的问题学生走向更长远的发展道路,使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建立有益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和学生们共同进行校园环境的创建和班级环境的布置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立足于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环境、班级的情境,和学生们共同制作海报、黑板报,鼓励学生将自身的潜能优势利用起来,贡献一份力量,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环境。
每一名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作为组织者和实践者,付出了一定的劳动,自然而然的会加入到对和谐校园环境的维护中。教师可以组织和开展文体劳方面的竞赛、游戏,开展前往农村孤寡老人的家庭中进行卫生打扫等公益活动,将问题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给问题学生带来更多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在收获和成就感的体验中,树立起学习信心,主动的纠正错误观念和行为,在教师的鼓励和社会组织的认可下,提升自我,发展自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关爱,结合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使问题学生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被大家所认可,促使问题学生向优良品质学生的转化,鼓励其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的发展自我,实现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
(四)建立学生档案
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农村初中教育领域内的一大难点,也是教育活动开展中必须要突破的困境问题,在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教师应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全面信息,建立起学生的奖惩档案,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在正能量的影响下,营造积极、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促使问题学生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改善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建立学生奖惩档案时,可通过与学生群体之间的深入交谈和互动,了解学生,及时发觉问题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所在和原因。作为班主任,教师应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关心学生,体贴学生,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及时发现问题,组建起班级的QQ群、微信群,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达自我,说出内心的想法,站在学生的视角,掌握学生心理实际状况,才能真正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化管理方案、教育策略。在建立学生奖惩档案时,可通过成立家委会的方式作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认真、详细的记录下学生的违纪情况、奖励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违纪可能带来的后果和严重性。尤其是对于爱找麻烦的学生,更是要加强惩戒管理力度,由其家长作为家委会的代表人员,营造透明、公开的管理环境,并且使家委会形成震慑作用,建立起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学生们优秀的表现、积极的态度和值得表扬的行为,均要体现在档案信息中,结合学生在档案信息记录内容中所体现出来的变化,教师将学生的奖惩档案信息作为依据,对管理计划、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对管理内容的不断完善,形成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鼓励问题学生改进不足,提高自我[5]。
结论:综上所述,农村初中教育阶段对于农村的青少年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产生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受到多样化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的教育必须要站在问题学生的视角,加强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预防、矫正、改善,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价值观念,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风险,培养问题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使其主动的转化自我,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