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陶刻《汉瓦未央》的技艺呈现和历史韵味

2022-03-03李辰宇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未央紫砂陶陶刻

李辰宇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我们非常熟悉的陶瓷艺术曾经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水平,成为了国际上“china”的标志。明代开始发端的紫砂艺术,也是中国陶瓷艺术之中一朵靓丽的奇葩,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发挥了紫砂艺人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了全手工的制作方式,可以演绎成为多种的器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同时在文人雅士的参与之下,紫砂陶刻充分利用了紫砂坯体良好的质感和可塑性,通过各种诗词歌赋和传统画卷的装饰,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紫砂陶刻作为一种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雅器,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也让我们在方寸之间能够体会到艺术家的万壑胸怀和美好的祝福之情。

一、紫砂陶刻作品“汉瓦未央”的技艺呈现

紫砂陶刻艺术作品“汉瓦未央”(见图1)采用了传统的赏瓶器型设计,方正大气、横平竖直,黄色和褐色的结合凸显出整体的气韵不凡,上面的陶刻装饰内容丰富,字迹古朴,令人观之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时空之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方式。方正的立面恰巧可以充分地展示陶刻的内容,“汉瓦未央”的文字和图案可以充分地展示了汉代大一统的辉煌历史和文化繁荣的盛世情境。众所周知,汉代瓦当题材除了大量的云纹之外,还有许多的文字和图案,让我们从中能够了解到当时统治者的意识和愿望,如“千秋万岁”在陶刻的展示之中也是尽量地保持了字体的原汁原味,希望把那种汉代篆体的韵味通过刻刀来展示得淋漓尽致;“长乐未央”则是汉朝长乐宫,其瓦文“长乐未央”四字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于汉代的印象,也是许多艺术题材之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后来的演绎之中用来比喻欢乐无尽期;还有一些龙、风、金鸟的图案,充满了吉祥如意的祝福之情,通过后来艺术家们活灵活现的篆刻呈现,让我们感受到了紫砂陶刻的勃勃生机。“秦砖汉瓦未央宫,千古兴亡一览中。江山百年多少事,泪酒三杯当长歌。”这或许就是后人对于汉瓦的真实写照。从这件紫砂陶刻艺术作品“汉瓦未央”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代的紫砂陶刻艺人们对于汉瓦这种题材的深入专研和不断的揣摩,最终形成了符合自己的艺术特点和充满了金石味道和人文气息的陶刻作品,在完美呈现陶刻技艺的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历史韵味。

图1

二、紫砂陶刻作品“汉瓦未央”的历史韵味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中所描写的场景。词人信手拈来,把自己身边的美景以及其中的情愫不加修饰地描绘出来,诗情画意自生,在尽兴尽欢之中,把主人公那种豪情逸致和对于生活的热爱充分地展示出来。在作品的另一面采用篆文式样把这首诗词镌刻上面,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研学,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汉代是我们中华民族继秦代以后第二个大一统的国家,汉瓦并非是专门指代汉代的瓦,而是说明这一时期的建筑装饰之辉煌和鼎盛,现在通常用来形容带有中华传统文化风格的古建筑,其中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在考古、历史和美术、书法等等专业的研究之中都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极具艺术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汉瓦壶”也是紫砂艺术之中比较常见的器型之一,汉瓦上面的“长乐未央”字样以及图案纹饰等等元素都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陶刻装饰之中,这样的题材也是屡见不鲜,从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汉瓦未央”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紫砂陶刻的创作内容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和具有浓郁金石味道的篆体展开,然后通过刻刀的起承转合看到紫砂丰富的肌理和颗粒感,也从中折射出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的浩瀚以及其中无穷的韵味,值得我们广大的紫砂爱好者好好去研究、不断去领悟。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于饮茶的重视,紫砂器成为了一种非常好的茶具进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也让紫砂文化逐渐延伸出来许多的器型和应用的场景,特别是在加入紫砂陶刻以后,可以彰显出作者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理念,也可以更好地凸显出主人的艺术品味和文化审美,从而引起内心深处更多的情感共鸣。紫砂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面是对于历史的挖掘和传承,一面是对于当下潮流的呼应,相信紫砂艺术在二者的融合之下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未央紫砂陶陶刻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陶情养性,刻意求工
——论《圆满》中的陶刻意境美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春未央,开自己的花吧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一起去探病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浅析紫砂陶刻中的书画艺术
论紫砂陶刻在茶壶结构上的跨越
——浅谈紫砂壶“清隐”的陶刻创作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