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络辨证的塞鼻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

2022-03-03刘娇娇李薇王莉茹史华伟董兴鲁崔方圆

中医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偏头痛经络头痛

刘娇娇,李薇,王莉茹,史华伟,董兴鲁,崔方圆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5;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007

偏头痛以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特点,其急性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1]。本病病程长,频繁发作,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3]。该病急性发作期治疗主要以快速止痛,减轻伴随症状,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状态为目的[4]。现代医学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主要以麦角胺类、曲坦类、阿片类及非甾体类消炎药类等药物,以上药物皆可有效缓解疼痛,但长期频繁使用危害颇多[5]。鼻疗法作为中医的传统治法,历史悠久,具有诸多优点[6]。研究表明,中药头痛鼻疗剂治疗偏头痛具有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的特点[7]。而关于鼻腔中药给药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报告较少。头为“清阳之府”,感受内伤、外邪均可致气血逆乱阻滞经脉而致“不通则痛”。《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可见经络循行与头部关系密切。笔者在经络辨证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中药塞鼻剂对31例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观察,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就诊的患者,共计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观察31例,对照组因失访脱落3例,共观察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发布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中的偏头痛诊断标准(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和无先兆的偏头痛)[8]。

1.3 病例纳入标准(自拟)①年龄为18~65岁,性别不限;②符合西医对偏头痛(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或无先兆的偏头痛)的诊断标准;③首次偏头痛发作年龄≤50岁;④近1个月发作1~6次,时间<15 d,两次发作间歇≥48 h;⑤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5分;⑥上清散塞鼻前24 h未服用止痛药。

1.4 病例排除标准(自拟)①每月因头痛发作服用止痛药超过10次;②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③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及完成评估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⑤对本药过敏者;⑥其他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1.5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自拟)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而误入者予以剔除;②未按试验方案用药或未能完成疗效评估者予以剔除;③失访者视为脱落。

1.6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上清散加减为基础方,由川芎、荆芥、白芍、薄荷叶、蔓荆子、乳香、没药、冰片组成。太阳头痛,基础方加防风、羌活;阳明头痛,基础方加白芷、葛根;少阳头痛,基础方加柴胡、黄芩;厥阴头痛,基础方加藁本、吴茱萸。

将上药拣去杂质,打粉后各过100目筛,然后用均筛混合法将药粉充分和匀,密封保存。根据治疗组患者头痛部位,进行经络辨证,给予患者相应药物,于头痛急性发作时,用无菌医用棉签蘸取少许生理盐水,湿润为度,随后蘸取约 0.2 g药物纳入鼻腔,双侧鼻腔可交替纳入,总时长持续约15 min。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3062,规格:0.3 g×20粒)。两组患者均于头痛急性发作时接受1次治疗,随后进行相关疗效评价。

1.7 观察指标

1.7.1 头痛程度采用VAS对头痛发作程度作出判断,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0.5 h、2 h等3个时点进行评分记录。

1.7.2 伴随症状积分伴随症状如:呕吐、恶心、畏光、畏声等,轻度:不影响日常活动=1分,中度:影响日常活动=2分,重度:无法进行日常活动=3分,无伴随症状=0分,每项症状单独计分,最终相加即为伴随症状得分;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 h各评价1次。

1.7.3 起效时间从用药开始到用药后头痛减轻或伴随症状减轻的时间,以分钟(min)为单位。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0.5 h、2 h VAS及差值比较治疗前,治疗组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0.5 h、2 h,两组患者VA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0.5 h、2 h,两组患者VAS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0.5 h、2 h VAS及差值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2 h伴随症状积分及差值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伴随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两组患者伴随症状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伴随症状积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2 h伴随症状积分及差值比较 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各有4例报告头痛程度与伴随症状无显著变化,治疗组有效例数为27例,对照组有效例数为24例。治疗组起效时间略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组间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基于经络辨证塞鼻疗法与布洛芬胶囊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即刻止痛的效果相当,两者皆能有效快速地减轻患者的头痛程度、缓解伴随症状。研究表明,药物经鼻黏膜吸收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鼻黏膜产生损伤或刺激作用,这种损伤是可逆的[7],而布洛芬具有胃肠道刺激的不良反应[9]。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考虑可能与样本量小,未进行长期疗效观察所致。既往给药方式多采用纱布绢包塞鼻,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无菌医用棉签蘸药,行之方便,便于研究顺利推进。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偏头风”等范畴。《冷庐医话》载:“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额前;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厥阴之脉,会与巅顶,故头痛在巅顶。”根据头痛部位,结合经脉循行,将前额、两侧、后头、巅顶部疼痛辨位归经为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厥阴头痛。依据头痛部位辨头痛即是经络辨证辨位归经的体现。经络辨证包含辨位归经、辨证归经、经络诊察归经,并参考气血、津液、八纲辨证的一种证治体系[10]。在经络辨证前提下,加引经药直达病所。《医学启源》中关于头痛引经药记载:“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蔓荆;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厥阴,吴茱萸。”有研究对明清医家头痛引经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阳明头痛引经用白芷;少阳头痛多用柴胡;厥阴头痛用吴茱萸、川芎、藁本皆可;太阳头痛引经药以川芎、蔓荆子、羌活、防风多见[11]。本研究基于古籍和现代医学相关研究,在上清散基础上,配伍引经药以载他药入相应经络而达增效之目的。将辨证为太阳头痛者加羌活、防风;阳明头痛者加葛根、白芷;少阳头痛者加柴胡、黄芩;厥阴头痛者加吴茱萸、藁本。

本研究所用基础止痛方——上清散,出自《奇效良方》,载:“治头痛,眉骨痛,眼痛不可忍者。川芎、白芍、荆芥穗、薄荷(以上各半两),乳香、没药(以上各一钱),片脑(半钱),上为细末,每用一字,鼻内搐之。”《神农本草经》言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为治疗头痛之良药。《滇南本草》载薄荷与荆芥皆可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乳香、没药相须为用,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12],两者以挥发油类成分为主,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阿魏酸是川芎的一个主要有效成分,透皮渗透性好,三者合用可加强促渗透作用,是中医外治处方的常用药对[13]。佐以白芍养血敛阴,防辛散太过,同时以柔肝止痛。《新修本草》载,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之功,可促进药物通过血脑屏障而发挥引经药的作用[13]。故本研究以上清散为基础方,一可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并通过血脑屏障,二可理气通络以止痛。

塞鼻法是中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是指将辛散走窜药物制成粉末并作用于鼻腔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14-15]。《理瀹骈文》云:“塞鼻而通十二经。”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任脉皆循行过鼻,通过经络联系,使鼻窍与脑相连[16]。《景岳全书》载:“气通于鼻,鼻通于脑,毒入脑中,则流布诸经,令人相染矣。”可见,基于经络相连而鼻脑相通。现代医学认为,鼻腔黏膜血管丰富,鼻腔给药利用度较高,可避免肠肝循环对药物的破坏,并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还可透过血脑屏障,在急症中可起到快速控制疾病,缓解病情的作用[17]。同时,塞鼻法给药方便,具有简、便、验、廉、捷的特点[18],患者依从性较好,是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特色优势疗法。西医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以药物为主,可快速止痛,但不良反应多,患者无法耐受而导致依从性差[19]。中医治疗偏头痛以针刺、内服中药为主要手段[20]。偏头痛作为针刺治疗的适应证之一[21],虽然疗效确切[22],但对操作技术要求高,头痛急性发作时,患者无法自行针刺止痛,行之不便;中药内服治疗偏头痛具有一定优势[20],但是对于头痛急性发作期,即刻止痛的中药临床药物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将中药有效性与快效便捷的给药方式相结合,发挥中医药治疗急症的优势,以实现用药及时,操作便捷,快速止痛的目的。

综上所述,经络辨证法联合中药塞鼻给药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疗效显著,可有效快速缓解疼痛,改善伴随症状。但是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未进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下一步研究应增加治疗次数,延长随访时间,观察长期使用中药塞鼻法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时效性、复发率及安全性;需进一步纳入大样本不同经络辨证分型的头痛患者,与非经络辨证分型的中药塞鼻法进行严格的对照,科学验证经络辨证分型的优势。

猜你喜欢

偏头痛经络头痛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偏头痛吃紫菜干
会变身的烦恼
《易经》养生法
动漫美文
经络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