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元整体发生学观点探讨“天人相应”的本质内涵

2022-03-03孙一珂刘雷蕾朱佩张海蓉郝瑞森马淑然

中医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整体观素问阳气

孙一珂,刘雷蕾,朱佩,张海蓉,郝瑞森,马淑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天人相应”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其思想源于古代天文学,指的是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生理调控机制与宇宙的时空变化规律相应的现象,强调天之气象、物候变化与人之生理、病理情况均具有统一性[1]。目前关于“天人相应”理论研究视角不尽相同,研究结果复杂多样,但尚未见从元整体发生学的角度进行探讨,笔者不揣浅陋,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同道。

1 “天人相应”理论的不同认识

1.1 从天人相副的角度,理解为天人相互感应天人相应是指天人相副[2]。“副”本义为用刀剖开。《说文解字》:“判也。”引申为相称,符合。《淮南子》最早提出天人之间可相互通应,董仲舒在其基础上提出“天人相副”的观点,该观点重视天人之间的联系,认为天人本为同类,同类相感,故天人互相感应。天人相副思想认为,天人的发生具有从属关系,先有天而后成人,在天人关系中,天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该思想强调天可感应人事,从而对其作出吉凶预判。

1.2 从人天依存于气的角度,理解为人体会受到天象的影响发生变化天人相应是指人天依存[3]。天人依存理论源于黄老道家天道自然的思想,天道自然思想重视天对人的影响,否认人对天的影响。认为天人之间无法感通,然天之变化会通过气的运动变化影响到人,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呈现出适应性改变。该理论弱化了天的神秘感,强调气的运动变化。

1.3 从天人相合的角度,理解为天与人相合方能达到统一天人相应是指天人相合[4]。荀子在“天人相分”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天人相合”。认为天与人本是“异体”存在的,二者相合方能达到统一。他将天人分为两个部分,认为天仅仅具有自然性,而人在自然性的基础上兼有社会性,该观点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了人在天人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以上三种观点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都未结合宇宙发生学角度知识对天人相应的科学内涵加以认识。故本文将中医系统科学的元整体思想引入“天人相应”理论研究,拟从元整体系统发生学角度对“天人相应”的本质内涵进行探讨。

2 合整体观与元整体观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人的整体性。西医学整体观包含着“人的可分解性”,即合整体观,认为人是由分散的要素组合成为整体而形成的系统,将人体看做单个零件组合而成的组合整体。因此,在生物学中将人这一整体分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结构,强调部分对整体的决定性作用。中医学整体观的核心是人与环境、人体自身的“不可分割性”,即元整体观,认为人是由混沌未分的原始整体分化出内部诸要素而形成的系统。与西医不同,中医元整体观更倾向于人,是自然宇宙分化产生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结果,而不是像机器一样由零件(细胞)组装产生的整体,强调整体对部分的决定性作用。

合整体观将万物演化看做一个“多变一”的过程,忽视了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的联系性;而元整体观则将万物的发生发展看做一个“一变多”的过程,强调由整体分化而成的部分之间具有联系性(见图1)。该观点重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为更好地理解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带来了新的启发。

图1 西医合整体观与中医元整体观示意图

3 从元整体发生学探讨“天人相应”的内涵

3.1 从宇宙本体论来看,天人相应首先是天人本一从发生学看,天人相应包含逻辑递进的多层次内涵,其首要内涵为天人本一。天人本一强调天人本无差别。有学者用天人合一来描述天人之间关系,然而合一的前提是两个或多个事物,与中医元整体观的思想不符,故天人应“本一”而不是“合一”。

3.1.1 天人本一源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医元整体观以古代元气论为基础,提出元气分阴阳,阴阳二气相互交感从而化生万物的观点,即《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指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列子·天瑞》也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认为天、人是同一物体分化出的不同形态,天与人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3.1.2 天人本一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相契合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亦证明了中医学这一观点。目前在现代医学领域普遍认为“天人相应”以生物学规律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天人相应的生物学规律主要包括生命物质基础的同一性、生命特征的一致性和生物节律的相似性等方面[5]。

3.1.2.1 生命物质基础的同一性生命物质基础的同一性即天人同构。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不同,根据其差异,可以形成一条丰度曲线。地壳岩石与人体血液中60多种元素的丰度曲线十分相似。同时海水和人血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比也非常接近。其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丰度的异常(缺硒、缺碘),都会引起疾病[6]。

3.1.2.2 生命特征的一致性生命特征的一致性即天人同功。人生来具有一切宇宙物质及生命体所具备的功能。在人体机能方面,《黄帝内经》指出,人体的阳气如天空中的太阳那样重要。自然界万物依赖太阳光方能实现其正常的生、长、化、收、藏,人体的阳气也必须向上向外,温养全身,抵御外邪,才能实现人体之正常的生、长、壮、老、已。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前后,上海中医学院的学者观察到,患者在日全食时所出现的症状,可能与体内阳气变化有关。实验研究表明,日食时患者的神经-体液调节受到影响,特别其中阳虚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所下降[7]。

3.1.2.3 生物节律的相似性生物节律的相似性即天人同律。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8],人体许多生理功能具有季节性节律变化。如血浆皮质醇每日的分泌量、平均浓度及尿中甾酮类排泄量呈现出秋冬高于春夏;其浓度以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影响性腺功能的松果体,其分泌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许多疾病都具有时间节律特征,如心脏疾患、脑血管病、糖尿病都具有昼夜节律;传染病的发病率则有明显的季节节律等。

3.2 从宇宙发生的过程看,人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元整体观认为,人类的存在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它是宇宙演化发展达到一种特定条件时才产生的,是宇宙演化过程中分化出的一个子系统,因而天与人之间是互相收受通应的。天人相应的本质是以人应天,即随着季节变化,人的生理病理做出适应性调节。

3.2.1 人的诞生和宇宙演化相统一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后,各种关于宇宙发生的研究普遍将宇宙当做无生命的模式加以探究。1937年狄拉克(P.A.M.Dirac)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中大多数无量纲常数的数量级都是1040的整数幂[9],并将其命名为“大数巧合”,该理论将自然常数与宇宙结构联系起来。以此为基础,卡特在宇宙学中引用人的生存条件,提出整个宇宙结构必然能和含生命的物质结构及其演化条件相联系,如地球的温度量级恰好符合维持人类正常新陈代谢的温度,即在宇宙学中,人们不能消除作为观测者的主体(人)对被观测客体(宇宙)的选择,这说明被观测的宇宙与人的存在是不可分割的[10]。该理论将人的诞生统一于宇宙演化,即所谓的人择原理。人择原理突出了人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

我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亦强调人和宇宙的统一,其多源于道家的“道生万物”观。汉代《淮南子》从哲学角度对宇宙演化做出了系统性论述,认为道始于虚廓,随后产生了宇宙、气等物质,其中清阳之气上升而为天,重浊之气下沉而为地,天地形成后复分阴阳,在阴阳的基础上又形成四时与万物。由此看出,天与人都是从“太昭”这一混沌状态分化而来的,因而人与天相应,人体的生理病理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3.2.2 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体正常生理变化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中从四时、昼夜、地域等方面对以人应天进行了描述。

3.2.2.1 四时变化四时变化与人体生理变化息息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运用规矩衡权来说明脉象具有春夏逐渐浮于外而秋冬逐渐潜藏于内的变化,这与自然界阳气的消长变化规律是相通的。

3.2.2.2 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与人体生理变化息息相关。《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阐明人体阴阳二气的消长转化会随自然界昼夜晨昏的更替做出适应性改变。

3.2.2.3 地域差异地域差异与人体生理变化息息相关。《素问·异法方宜论》云:“故东方之域……故其民皆黑色疏理。西方者……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从地域气候差异角度具体说明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东方气候温和,故长居东方之人多肌理疏松;西方燥而多风,故常居西方之人多腠理致密。

3.2.3 自然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病理变化《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总论人之生理、病理情况应自然界气候、物候变化而变。

违反四时之气将导致人体出现病理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该句从四时气候方面展开论述,明确指出五脏与四季之气相通应,违反四时之气的变化会直接导致五脏疾病,并将四时之气与五脏直接对应,对各个季节的易感病进行了分类,具体说明违反四时规律的病理变化。

昼夜更替影响疾病的好转与加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故甚也”。《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正邪二气会随着自然界时间变化而消长,因而在正邪斗争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昼夜节律变化。

不同地域之人存在不同的疾病易感性。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提出:“西北之人气深而厚……东南之人,气浮而薄[11]。”从地域对人体的影响入手,点明不同地域之气候、水土均存在差异,人应天而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质变化,具有不同的疾病易感性。

3.3 从宇宙生态平衡角度看,养生防病上需要天人合一元整体发生观认为“天人本一”,来源于同一混沌元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干预,乃是一个整体。然而,由于人类社会存在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等外物的约束,使人类逐渐脱离其自然本性,失去了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平衡,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导致天人相分。因而在养生防病上需要调整自身的衣食住行,从而保全健康,延年益寿,以期恢复到“天人本一”的原始“本一”状态。

3.3.1 养生调理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视为是从元整体发生学观点论述人体养生防病之总纲。该句将天、地、人三者联系起来,认为人作为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效法天、地之自然变化,顺应自然,以求从天地之道中悟出人体之道,从而实现后天返先天的养生目标。

《黄帝内经》中亦蕴含了“法天则地”的养生观,多根据自然界节律变化引导人们进行养生防病。

3.3.1.1 昼夜养生昼夜养生宜顺应一日阳气变化特点。《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一日三时养生法:“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从阴阳角度入手,认为人体阳气早晨由收敛潜藏转为外发浮越,此时各器官开始活跃,应适当借助一些扶助正气之养生措施长养人体之阳气;傍晚人体阳气由外浮转为内藏,此时宜静养休息,不宜运动耗散人体阳气。该句提出人应顺自然界阴阳消长节律,使人体阳气与自然界阳气消长变化协调,从而保持机体内外阴阳相对平衡,以达到回归自然、延长寿命的养生目的。

3.3.1.2 四时养生四时养生宜遵循四季变化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养生法,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养生宜顺应四季变化规律,减少外物对自身的干扰,使人体生命活动节律与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协调,回归自然人的原始状态,从而在养生上实现天人合一。

3.3.1.3 地域养生地域养生宜顺应五方气候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述了我国五方气候的基本特点,即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人居于天地之间,不免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而在养生时需注意依据地域之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案。如东南地区气候湿热,饮食宜清热利湿为主;西北地区气候寒冷,饮食宜温补为主。

3.3.2 疾病防治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医学历来崇尚自然,对自然常持敬畏之心,认为疾病的发生在于违反自然规律,因此在平时应顺应自然调节生命活动,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点明得道的根本在于顺应自然,认为自然变化是万物之本,违背自然规律将导致疾病。因此疾病防治需重视自然规律,顺天而变。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不外乎正虚和邪实两大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因时之序”即顺应春夏秋冬四时次序变化。人应苍天之气,通过适当的运动、饮食及精神调养等措施,做到“天人合一”,如此方可充养自身阳气,使之固密。阳气固密,护卫肌体,人体正气充足,虚邪贼风亦不可伤人,从而实现未病先防。

4 从元整体发生观探讨“天人相应”理论内涵的现实意义

4.1 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健康与疾病元整体发生观以天人本一为理论基础,指导人们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借助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现象类比人体内未知的生理、病理现象。在分析人体病理情况时,不是片面、孤立的局限于人体某局部病变,而是从“天人相应”角度入手,将天人动态联系起来,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天人关系失调,在养生防治时需做到法天则地,回归本一,如此方可顺应天时地理,以期重回天人本一之原始混元状态。

4.2 有益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纵观中国古代哲学,在对天人关系的探究中,出现了诸多纷繁复杂的思想主张。然而历代学者的研究,多从各种思想的区别入手,而元整体发生学则注重各种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首要前提、生理病理及养生防治等多方面对“天人相应”的本质内涵进行探究,认为“天人相应”具有逻辑递进的多层次内涵,系统化揭示其内涵及外延,有益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构建新型中医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整体观素问阳气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江学勤主任医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探析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整体观在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及治疗方面的体现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