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准 书写“生命历史”
——评李俊的《陈培勋及其音乐创作研究》

2022-03-03

新疆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音乐家历程

□ 韩 娜

音乐家陈培勋先生

在音乐史的研究中,音乐家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心和重点,知名音乐家也一直为大众研究者所热衷关注。随着“音乐家群体”研究、“音乐口述史”、“区域音乐史”研究等带来的“新”的治史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逐渐转向挖掘那些“未曾出名”的音乐家或是音乐家群体。这也是学科高度发展的侧面映照。越来越“细化”的研究支撑学科更好的发展,而学科更好的发展也在促进研究的“精细化”。李俊老师的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毕业论文《陈培勋及其音乐创作研究》(后简称《陈培勋》)即是学科高度发展下的“精细化”研究成果。

陈培勋作为近现代具研究意义的音乐家之一,对其钢琴作品创作研究的成果在总的研究成果之中所占比例最大,是为“陈培勋研究”的“热点”。而在对陈培勋的生活历程、管弦乐创作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对陈培勋的整体研究更少。因此,李俊老师的《陈培勋》一书补充了对陈培勋整体研究方面的缺失,是音乐家群体研究中的重要成果,也是“精细化”研究的产物。笔者作为一名中国音乐史方向的研究生,有幸在本书出版之际阅读学习,所获颇多。

多重史料 严密论证

无史料则无史学。史料的重要性,在音乐历史的研究中无须多言。每一“定论”的得出,都要有史料的支撑,拥有丰富的史料,论证则更有说服力。阅读《陈培勋》全书,常可发现细微之处的“多重史料”的论证,其细致严谨的精神,也令笔者倍感激励。

此书的史料,其一为多重的口述史料。如第一章第一节中的第四点,陈培勋的性格及爱好这一部分,李俊依据自己对陈薇、陈达刚、邓希路、梁茂春等多人的访谈记录,加之前人对陈培勋的访谈记录,多方对比,综合各方面对陈培勋的性格及爱好进行描写。陈培勋先生这样一位性格内向,不喜社交,谨慎踏实的音乐家形象立即明朗清晰了起来。第一章第三节陈培勋的工作及音乐活动经历以及书中其他部分,同样有着丰富的口述史料。而这些口述史料的获得,与艰深的文献史料梳理获取相比,未必更容易。在鲍元恺先生的《静静沉没的大师——怀念陈培勋老师》一文中写道:“但无奈于陈先生后人对此配合不利,我们得不到必须的资料。”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史料的获得之不易。“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我曾去香港见了大姐和儿子,他们提供了很少的资料,但是我获得了很多(陈培勋)生活方面的信息。对于陈培勋工作上的很多事情,其实他的子女自己也是不清楚。”笔者在问及作者是如何与其后人联系,获取资料这一问题时得到的是如此答复。由此可见,陈培勋研究的难点不是发掘其价值,而是资料的缺失。口述史料在此就更显重要。音乐史中,像陈培勋这样极具研究价值,但又缺少研究资料的音乐家不在少数,这是个体音乐家研究存在的困境,也是这一类音乐家群体研究的困境。而克服这种困境,对于全面准确地勾勒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二为多重的文献史料。尤其在本书的第二章陈培勋的音乐创作历程和第三、四章陈培勋音乐创作特征(上)(下)中,对于其创作历程作者使用了诸多一手、二手的文献史料以及珍贵的手稿。例如在介绍陈培勋晚期(1981 年-1998 年)的音乐创作部分中在香港期间创作的作品,作者对梁茂春的《〈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序》《中国交响音乐博览》、鲍元凯的《怀念恩师陈培勋先生》、常敬仪的《心潮逐浪高——陈培勋教授访谈录》这几个文献进行综合,加之通过自己收集的手稿及音响资料得出,陈培勋在香港期间的创作以管弦乐为主。

其三为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的互证。这样的“互证”贯穿于全书之中。尤其在第一章陈培勋的生活历程部分,作者对陈培勋的生卒时间、姓名、家庭背景、性格及爱好等都做了十分细致的考证,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互证。例如对于陈培勋生卒时间的确定,作者在书中写到:

“关于出生日期,梁茂春的《〈陈培勋钢琴作品选——中国著名作曲家钢琴作品系列〉序言》与《中国交响音乐博览》一书中关于“陈培勋”部分所载均为1921 年1 月15 日,与陈培勋长女陈薇的说法完全一致……陈培勋在中央音乐学院的人事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1921 年12 月7 日……关于去世日期,梁茂春的《中国交响音乐博览》一书、童道锦、王秦雁主编的《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一书中陈培勋简介的插页、鲍元恺《怀念恩师陈培勋先生》一文以及陈培勋长女陈薇均提到为2007 年2 月25 日。在这一点上是高度一致的,因为最先知道陈培勋去世时间的应该是他的家属,因此,这一时间应来源于家属的提供。”

作者并未凭某一文献史料,或某一口述史料下定论,而是进行了多重史料的相互论证,体现作者的严谨学风。

深度视角 纵横比较

研究视角折射着研究者看待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格局,研究的深入程度与其密不可分。书中两部分纵横比较,体现其学术之格局,其视角也使笔者获得了在音乐人物研究方面的深刻启发。

视角之一:纵向比较。本书第二章陈培勋的音乐创作历程中的第四节:音乐创作历程的历史观照。作者将陈培勋这一个体放置于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阐述其创作随时代变迁、创作体裁的转变、创作题材的变化这三个方面,将陈培勋的创作历程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并发现其创作变化规律。本书第二章的前三节是对陈培勋音乐创作历程的梳理和阐述,其中的每一个节点,作者都将其与陈培勋的人生历程加以结合。陈培勋的音乐创作不是“凭空而现”的,这是他个人经历实践的产物,其中的内涵,在作品之中,也嵌在生活之中。这三节已然已将时间、事件、作品等说清楚,但作者又将研究个体从自身的历程中抽离出来,将其置于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增添第四节,作为纵向比较,体现了作者更为深度的思考,在研究中始终保持“大学科”的“史学观”。

视角之二:横向比较。本书第五章在陈培勋与同时代代表性作曲家比较中,将陈培勋与朱践耳、杜鸣心、罗忠镕三人的成长、创作历程创作风格进行了比较,其研究视角进一步深化。在陈培勋所处这一时代之中,选择了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且与陈培勋同一时代背景的三位音乐家与陈培勋进行了横向比较,其可比性本身也体现了陈培勋的价值和地位。音乐家的价值不等于他的知名度。身为研究者我们不应仅凭影响力、知名度而做判断,应善于去挖掘那些还未曾被研究者所重视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音乐家。

不管是横向比较抑或纵向比较,这些研究成果都在展现着音乐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陈培勋是个例研究,却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作者所言,“从他的创作历程可以透视出与他有着类似经历的一代作曲家们的创作历程,他是这一代作曲家的重要代表之一。”研究的是个案,却不限于个案,这是作者研究的价值所在,也是其研究的“生命力”所在。

《陈培勋及其音乐创作研究》封面

从“人”出发 找寻联结

音乐学的研究要将目光投向“人”。李俊的这一观点是对郭乃安先生“音乐学,请将目光投向人”这一观点的呼应,发表于《陈培勋创作历程解读——社会变迁中的作曲家个案研究》一文中。本书作为《陈培勋创作历程解读——社会变迁中的作曲家个案研究》一文的进一步研究,也无不体现着他的这一观点。同时,他认为社会性是人的重要属性,作曲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研究作曲家的根本问题。因此,全书从“人”出发,探寻以陈培勋个人为中心的社会联结。

本书从“人”出发,找寻联结,即从陈培勋个体出发,研究其生活、学习、工作、创作等历程,梳理探寻被研究者个体的“真我”。阅读全书会发现有趣的一点即是,陈培勋其音乐风格与他本人性格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陈培勋其人低调不善于展示自己,公开发表言论几乎没有。可以说陈培勋是一个专心于创作的音乐家,对他的研究多是以分析研究其作品为主。本书的大量笔墨是对陈培勋创作历程和特征的梳理总结,一共占有三个章节。作者在对陈培勋创作历程和特征的梳理中将历史背景和个人背景进行结合对照,体现其从“人”出发,将目光投向“人”的研究观点。如第二章第一节中舞剧音乐《宝塔与牌坊》的创作:

“关于该舞剧的创作背景,本文第一章第三节中提到,陈培勋到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任助教,主要教钢琴,弹伴奏,正是在此期间,他的舞剧音乐《宝塔与牌坊》诞生了。”

从“人”出发,探寻联结,其二即以陈培勋为主轴,探寻其社会关系,以口述主体作为对象,将陈培勋作为一个社会人,更完善地建构陈培勋的人生历程。在本书参考文献的采访记录部分,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探寻联结”的线索。作者从2011 年起至2013 年对常敬仪、陈薇等15 人进行采访,为构建陈培勋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人生历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作为研究者主体介入,在研究之中将陈培勋与他的人际网络相联结,书写其生命的历史。

本书是人的研究,也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从“人”出发,在社会中寻找答案,“人”的温度尽显其中。

结语

《陈培勋》一书始终围绕于“人”,不管是对陈培勋历程的书写,还是对其作品的研究分析,都以“人”出发,致力于对其生命历史的书写。读罢全书,不管是使用史料的严谨、研究视野的深入还是研究中将目光投向“人”的观点对笔者都有启发。何以治史?研究者主体应当如何介入?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音乐史学生,这是我所思考的问题。生命无法复刻,但生命的历史可以记录,作为研究者,在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中应以“人”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够研究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音乐家历程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立足中国视角 跨越文化边界——评《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结构思维与当代走向》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色起义》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小小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