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墨传情 色彩达意
——倪继新绘画人生

2022-03-03刘宪军

新疆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国画油画画家

□ 刘宪军

倪继新国画作品

天倪是老同学倪继新的笔名,也是他“画院”的名字。前两天从手机上发来一篇他写的短文——《我说我画》,其中有几句让我深有感触。他说:“世界万物最复杂的就是人了。因为复杂,所以要求一个人物画家,不仅要有高度的提炼概括,准确的造型能力,更需要画家对人性的感悟和敏锐的眼光”。说实话,现在有这种格局和眼光的画家不多了。特别是在我们新疆,画家天马行空,各行其是,有的人热衷于“现代艺术”“抽象绘画”;有的人开着汽车,带着画箱哪儿热闹往哪儿跑,一会儿是辽远的帕米尔高原,一会儿是金光烂烂的胡杨林……这几年阿勒泰喀纳斯湖名气大,热度上来了,去的画家多,一窝风地写生,专心画人物画的则寥寥无几。

倪继新1959 年出生于军垦名城石河子,算是“兵二代”。他从小就喜欢胡涂乱抹,写写画画。后来拜师学艺,画素描,画国画,还练书法。高中毕业后曾下乡“再教育”了一段时间。在兵团的连队里,因为能写会画,下乡几年里也没受什么苦。别人都在大田里、工地上劳作,他在连部写写画画,搞宣传,鼓动大家好好干活!因为有一技之长,后来倪继新被招进纺织厂搞宣传。这种经年累月的舞笔弄墨,自然练了一手好字好画,年纪轻轻,在石河子一带也算小有名气了。

1982 年,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招生,这也是恢复高考之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首届本科美术班。全疆几千人考,最后只招了16 个学生。班主任王垠生老师戏称我们这一届美术班学生是“黄埔一期”。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倪继新在我们班里是少有的几个一进校就会书法、会画国画的学生。我上国画课,如果仅仅是画画,问题倒不大,因为毕竟进校时已有些速写基础。但国画作业要题款盖章,这可就难住我了。我没有私章。只好求倪继新帮忙。他有一手,不仅帮我在画上写字题款,还用朱砂给我画几个章子。

大学最后一年分科的时候,我本来想学国画,但国画老师不要我,说我书法太臭!倪继新当然是如他所愿学国画了。在国画班一年多,倪继新画了大量的花鸟草虫、山水树木,画了大量的国画人物、人体习作;临了无数的名家字帖。那时候大家都很刻苦用功,起早贪黑的。国画班同学早自习练书法,晚自习也基本上练书法。观赏临摹历代中国画名家的作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奠定了学生的国画和国学基础。

为了搞好毕业创作,倪继新专门去南疆喀什待了一段时间。八十年代去喀什和现在可不一样,一千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坐长途汽车要跑一个多星期。虽然路途遥远且十分辛苦,但也大有收获。一二十天的时间,倪继新从喀什带回了好几本的人物速写。根据这次远行的感受和速写,他完成了毕业创作。我记得有一张工笔画,大概一米左右的尺寸,内容是一对维吾尔族老年夫妇的生活场景,一个站着,一个坐着。整个画面以令人信服的真实形象,充分表现了男女主人公朴实、粗犷、温和、善良的性格。整个画面平实含蓄,充满了祥和而神秘的震撼力。这里既有他自己敏锐和细腻的感受,也受到当时盛行的“伤痕美术”和“生活流”创作思潮的影响。这幅画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也令我至今难忘。正当我们忙着毕业考试、毕业画展的时候,班里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同学突然得病去世了。花圈、挽联、追悼会……就在这种压抑伤感的状态下,大家各奔前程。

大学毕业后,倪继新分配到乌鲁木齐师范学校任教。这段时间他除了上课,教学,也画了一些速写、素描和创作。1990 年,我们一道考入新疆师范大学“油画研究生课程班”。研究生课程班几十号学生,都是年轻人,个个意气风发,有楞有角,个性十足。也许因为是老同学的缘故,我们的关系比上大学时密切了许多,除了上课画画,有空经常会约三两个朋友,在小餐馆里吃吃饭、喝喝酒。我还到他家里去过两次。那时大家年轻,什么都不在乎,喝个一瓶两瓶白酒不算什么,一醉方休。

研究班一开始画了两个月的素描。后来是克里木老师给我们上油画课。当时克里木老师刚从“西欧列国”游学考察回来,带了很多美术馆的名画幻灯片。常常是白天和我们一起画模特儿,晚上给我们放幻灯,讲解数量繁多的世界名画,间歇也穿插他在西欧游学考察半年的感受和经历。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听得我们无限向往!克里木老师是“文革”后最早一批出国考察的中国画家。所以,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非常难得,受益匪浅。

研究生班的最后几个月,是全山石老师给我们上人体课。那时全山石老师也就五十多岁,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平易近人。全老师上课非常仔细耐心、深入浅出。这对我们这些生长在西陲边疆的艺术门徒们来讲,可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通过全山石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弄清了中国油画与苏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油画、西方油画的关系,西方油画的精髓。全山石老师反复讲,画家要有色彩意识,要用色彩的眼睛去观察,要用色彩去刻画,这是油画的根本,是西方油画的“母语”。色彩要像宝石一样,像金子一样,要有光感!可惜那个年代刚刚开放,西方的各种观念、各种画派、各种形式,泥石流般地涌入中国,搞得大家眼花撩乱,晕头转向,无所适从。一些人今天学梵高,明天画野兽派;一会儿是怀斯的,一会儿是表现主义的。多年后才明白,当年全山石和克里木老师对我们教诲多么可贵!

研究生班结业后,我们又各奔东西,多年都没再见过面。后来听说他去北京“徐悲鸿画院”进修,再后来又考入“中央民族学院”的油画研究生班深造。大约是2000 年初秋的某一天,我去新疆画院看望克里木老师,碰巧又遇上了倪继新。聊了几句才知道,他才从北京回来,刚下火车。这次回来主要是应新疆画院的邀请,创办“人体绘画工作室”。那时社会已经很开放了,画人体模特也不需要什么批示了,只要给模特发工资就行。油画源自欧洲,画人体模特儿也源自欧洲。中国人画人体模特据史料记载始于大清灭亡后的第4 年即1915 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差不多七十多年。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间画家是不允许画人体模特的,但不画人体模特画家是画不好人体的。据说为此有人反映到毛主席那儿,毛主席专门作过批示,肯定了画人体模特的必要性。1984 年我们班要开人体课,当时的系主任刘南生老师也是拿着伟人的这个“最高指示”,找到校领导、教育厅领导、自治区领导。从而开了新疆画家画人体模特的先河。我们班画的第一个裸体模特还是从“中央美院”借的,是从北京“空运”来的。

倪继新国画作品

倪继新在北京连续画了好几年的人体模特,所以,他画起人体几乎是得心应手。他的画都在一米多,看上去很震撼!当时新疆的画家很少画这么大的画。虽然画面大,但他控制得很好。画作构图得当,画面饱满,造型也处理得准确有力,色彩明快而浑厚。可以看出,他是有想法和雄心的,想在人体油画方面有所建树。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没多久他就离开了新疆画院,“人体绘画工作室”也不了了之。作为自由画家,为生计,倪继新画过广告、代过课、搞过装修。也画了不少画,参加了区内外大大小小的好多画展,也获过奖。但主要还是搞校外中小学“美术培训”。开始是借用别人的房子,经常换地方。记得每次路过乌鲁木齐,去看他,我都要满世界去找。后来乌鲁木齐最大的孤儿院“SOS 儿童村”找他合作,在儿童村开办美术培训。除了免费给各民族孤儿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也可以招收一些社会上的中小学生。这样他也就有了稳定的培训地点,稳定的工作室,稳定的收入。儿童村占地一百多亩,绿树成荫,百花争艳,环境非常优美。美术培训在“活动中心”的四楼,面积上千平米,即可培训学生,也可展示作品。同时倪继新还和乌鲁木齐市残联合作,免费为各民族残疾少年儿童进行美术教学。以“儿童村”和“市残联”为平台,这些年倪继新积极组织、举办和参与了公益事业,让更多的人关注孤儿和残疾少年儿童的慈善工作。影响较大的一次是2016 年5 月28 日,由“天倪画院”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举行的《大爱无疆,一切为了孩子——名家爱心作品捐赠展览》。数百名各界代表和画家参加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多名区内外的书画名家当场挥毫泼墨,为“儿童村”的孩子们捐赠了近百幅的精美作品。从性格上讲,倪继新完全是个性情中人。“兴致而为,兴逝而息”是他作画的常态,也是他做人的常态。一晃我们大学毕业三十八年了,十来个同学,出国的、经商的,干什么的都有。在单位上班的基本上也都退休了。能经常见见面、喝喝酒、吹吹牛的同学也就那么三五个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倪继新招集。他喝酒不行,但同学在一起,他就要喝到尽兴,因此经常喝醉。艺术家多是性情中人,尤其是画家。我们班虽然是美术班,但如今画画的已没几个人,能坐在一起谈论“画”的就更少。倪继新既搞美术培训,也画画,算是两栖“动物”,这些年他培养的学生,有很多考入各大美术院校,有些已经走向社会“功成名就”,可谓桃李满天下。“国家教委”提出学校要“双减”,同时要加强美育。可以预见,未来倪继新在美术培训事业上还会有更大的作为。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绘画方式。感受能力则是作为一个画家的基本能力。倪继新三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信条就是艺术家应该贴近生活,要少一些故弄玄虚的浮躁。他的绘画意识和眼界,受当年上学以及后来进修时的几位学养深厚的老师、西方美学的双重影响。他期望与观者在审美活动中产生共鸣,同时又不失艺术的尊严。他的作品看似中规中矩、不愠不火,但画得都很随兴。“兴”是激活艺术家创作的引信。古人说:“兴者,情也。谓外感与物,内动于情,情不可遏,故曰兴”。“兴象”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概念,是“兴”的延伸。如果说兴趣强调主观情感的自由活泼、生动灵趣,那么“兴象”则是这种创作心态下产生的艺术形象。艺术创作往往是由“兴”的冲动引起。融物兴发,因兴生情,率真自得。这是每个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切身体验,艺术作品由个体之“兴”的涂抹,上升到生命意义的追求,是一种超越自我关怀、寻找精神取向的咏叹。倪继新画过一幅油画写生《生命》,就集中体现了他这种“兴象”作画的理念。这不是一幅一般意义上的静物——占据画面的杂花尽显曾经的繁华。左下角坠落受伤的小鸟,在漆黑的底色上振翅挣扎,生命在困境中承受生活之重。这是由兴及象的表达,多少有托物言志的情怀。倪继新画过一些油画静物,也画了很多的水墨花鸟画。特别是荷花最拿手,而且都画得具有很强的书写性,笔触生动、豪放、有激情。这些荷花作品大多都是方构图,方构图更便于集中紧凑,也更显得饱满充实。总之,他的国画,笔精墨妙,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的诗意、情调和韵味。

倪继新油画作品

倪继新油画写生,更多的是画人物。他喜欢画人物,也有能力画好人物。纵观美术史,从史前的岩画、洞窟壁画,到“文艺复兴”前后的各类绘画,无不是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人类的愿望、理想、宗教信仰和喜怒哀乐!特别是我们新疆,自古以来不仅是各种文化、宗教的交汇之处,也是众多民族的共居之地。丰富而深厚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活为画家、艺术家们带来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比如说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多年来吸引了疆内疆外众多的各类画家,他们来到高原,描画壮美的山川大地和塔吉克男女老少。当然表现最多的、最有名的还是塔吉克美女。如全山石,靳尚谊,刘秉江,克里木等名家们的作品,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风格把塔吉克美女展示到了极致,让她们名扬天下。倪继新也创作过一幅表现塔吉克女性的油画作品,这是一幅三联画。有所不同的是,作品展现了塔吉克女性,从少女到老年的不同阶段的人生面貌,展现了深刻的生命的意识和作者深沉的感情。这幅画不仅色彩明快,油画味儿十足,而且也体现了中西绘画结合的特有魅力。

近几年倪继新的人物写生,画的基本上都是身边的亲朋好友。其实从油画专业的角度讲,把人物画准、画像,对画家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素养是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考验。相由心生,画肖像不仅要解决“像”的问题,还要传神。身边的亲朋好友,因为经常见,司空见惯,所以对画家来说更见功夫。倪继新画的“妻子孩子”的系列作品,让人觉得就是自己身边的生活,亲切真实。尽管从这些人物画作品中,多少能看到一些悲戚的色调、苦涩的痕迹和捉摸不定的笔触,但这正是生活的真实和油画人物的魅力!也是他多年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思索。

著名画家朱乃正为他题过一首陆游的诗,最后两句颇有深意:“方外酒徒盟尚在,囊中剑术老当传”。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固然很有意义,但同时我也希望倪继新能有更多的作品问世,特别是人物画。我记得八九十年代在新疆及全国的画展中,很少有风景画,基本上都是人物作品。那个时代的新疆名家们也几乎都是人物画家:杨鸣山,哈孜,克里木,龚建新,潘丁丁,刘南生,李锡武,徐唯辛等。初学绘画之时,看到这些名家的画,首先是很佩服,但同时也觉得全国这样水平的画,肯定还很多,觉得也不过如此。但画了几十年回头才发现,其实不然,就是现在比他们画的好的也真没几个。所谓艺术“天才”,既有才华的因素,更有时代的原因。“时也,势也!”。这两年杨鸣山老师的画,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引起极大的关注和反响,就是有力的说明。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早晚会得到世人的认可。活到老,学到老,画到老。

猜你喜欢

国画油画画家
一张油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油画《塬下》
油画
酷炫小画家
国画欣赏
聪明的画家
《岁月长又长》(油画)
小画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