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2-03-03田琳琳
田琳琳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活动开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这样学生也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加强学生思维碰撞,还要注重写作拓展教学,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教学证明,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在当今这个创新型社会,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因而应该也是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也就是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同,它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而且创新与主体之间紧密联系,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只有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调整语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促使他们积极的开动脑筋,实现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推动小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生活阅历相对匮乏,形成了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对于抽象的教学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敏捷[1]。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进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提升学生的个人魅力。传统的教学中限制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得学生不敢表达自我,严重缺乏自信心。而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加强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勇于展现自我,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魅力以及自信心。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2.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现代教学方式则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理念,让学生从以往的从属地位转变为教学中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然后可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辅助工具,通过播放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生动具体,引导学生更好的认知和体验,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激发出创新思维[2]。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课文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能明确认识潮水来临整个过程中的不同变化,对于大海也没有真正的看见过,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潮水来临的壮观景象,并且对比课文中的文字描写。通过这样生动的展示,学生对于潮水来临的各个阶段都有了深刻感受,并且也能够自由的想象,仿佛自己就在海边,看到浪花,听着潮水声音,这样的课堂上充满了奇思妙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活动,为了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需要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才能萌发和产生。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借助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效率在本质上的提高。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深入分析和了解课文,抓住文中的疑问点、独特点,甚至是一些插图等,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质疑,让他们始终处于思维自由活跃的状态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求异、求奇、求新中进行创新[3]。例如在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中,雷达设备的科学原理是一个疑难点,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蝙蝠和雷达接收外界信号的视频,学生们仔细的观看,此时教师借机说道:“蝙蝠为什么能够顺利的在夜間飞行?受到启发是如何研制雷达的?”在这样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求知欲浓厚,主动的阅读课文去了解这个知识,明白自己应该有爱科学的思维,去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2.3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加强学生思维碰撞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自由表达观点看法,加强了思维碰撞,大家相互启发、相互借鉴,这样有助于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4]。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其中,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促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思考方向,不要随意的联想,从而取得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例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的学习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学习的梦想,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有的学生梦想很简单,比如吃好的,玩好的,或者要长大赚很多钱,还有的学生想法比较具有创新性,比如想当飞行员、航天员等,教师要赞赏学生的创新想法,激励其为了梦想努力学习。
2.4注重写作拓展教学,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写作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是调动学生思维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思维得以拓展,充分发挥想象力,有助于创新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比如可以开展看图作文教学,为学生展示几幅画,没有任何文字说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编写故事,或者在课文教学中,抓住那些“言之未尽”的地方,要求学生继续去续写或者改写课文,这样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拓展空间,从而让学生积极的探索和想象,在这样良好的思维环境下,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读写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5]。例如在《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故事的教学中,这一故事介绍了盘古把自己身体化成天地间万物的故事,具有奇幻的色彩,不但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要使其感受盘古那种无私伟大的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没有盘古开天地,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那样就没有了青山绿水,人类也无法生存了,还有的认为人们会生活在混沌世界里,生活不再多彩。学生们的这些想象都非常的丰富和精彩,而且在充分的想象过程中,创新思维也随之产生。
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积极深入思考,活跃思维,充分想象,这样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新思维一定会得到培养,逐渐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5.
[2]周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分析[J].中国培训,2019(2):298.
[3]罗文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思考[J].学周刊,2019(8):171.
[4]王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20(2):197.
[5]任正琼.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9(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