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及发展探寻

2022-03-03李文燕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新时代高中语文

李文燕

摘 要: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提升有赖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高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结合新课改理念,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作为基础,完善学科教学模式。本文中主要分析了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思路,旨在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时代;创新教学

引 言: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指导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在不断调整、创新,逐渐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教育者也在不断开发和应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从以往的“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旨在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创新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是提升高中生应试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关键一环,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弥补传统课堂的缺陷,提升整体教学水平,重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模式。

1.新课程改革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第一,将“教学目标”由“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变为“语文素养”意味着什么?将教学目标定为“语文素养”,意味着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和方法,教师要关注知识、能力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联,即与学生生命的关联,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第二,将“教学内容”由文本的“语言知识”变为文本的“教学价值”意味着什么?教师如果将教学内容定位为文本的“教学价值”,则既要着眼教师“教”的需要,又要着眼学生“学”的需要,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与整合。文本的“教学价值”,是师生共同建构,互动生成的结果,它尊重了师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第三,将“教学方法”由“讲授法”“问答法”变为“对话法”意味着什么?采用“对话法”是师生间、生生间,需要相互问答、相互质疑和相互讨论,一般没有预设的结论和答案。第四,课改后,“教师角色”的变化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师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从而探索出适合教师“教”的方式和适合学生“学”的方式,着力促进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

2.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尝试

2.1创新课程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大班授课制的形式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者,是中心和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主体性得不到调动,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和学习兴趣养成。创新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贯彻落实全新的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树立全新的语文观,不再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把朗诵、辩论赛等教学活动形式引入高中语文课堂,让学生获得锻炼能力和培养兴趣的机会。其次,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上,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学习《荆轲刺秦王》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在演绎角色的过程中感悟人物魅力、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深化学生都有阅读学习体验。

2.2深入分析新高考要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伴随着新高考制度实行,要求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学科教师要加深对高考制度的解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1]。第一,分析新高考制度,明确具体的考查内容,以此为指导优化自身的教育观念,结合新高考制度制定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的语文理论知识,还包括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语言的构建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2],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三个维度制定出教学目标,即 :语文知识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第二,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改革对语文教学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2.3贯彻生活化教育理念,重视个性化学习指导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依托生活经验去深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语文学习中体会生活。而立足生活化教学视角,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创新能力。如阅读《陈情表》一课时,老师先组织学生在周边进行调查和访问,了解当地老人的赡养情况,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深刻体会课文当中的“孝”,比较现代人们的“孝”,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老师可以根据课文阅读内容,引導学生关注和分析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观察和理解能力。

2.4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挖掘传统文化因素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传承文化的特性,语文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和综合素质发展[3]。高中语文教育目标更加具备多元化特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比较符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教学素材本身就蕴含丰富的文化要素,是传承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其中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文学作品中的质与美达成了统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渗透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将知识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4]。

结束语:

高中语文为新课程标准对实践教学活动提出了全新和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工作者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不断融入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强化教学方法创新,构建符合学情的教学模式。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在指导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立足学科教学需求,为课程改革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爱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J].科学咨询,2020(15):231.

[2]白玫.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2):509.

[3]潘婉婷.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16.

[4]郑煦,苟强.课程思政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初探[J].中小学班主任,2020(08):57-58.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新时代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