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法”,推进“减负”
2022-03-03刘莉
刘莉
摘要:懂得发现教学规律并利用教学规律,才能做好“加法”,推进“减负”,促使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得心应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工作实践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智力发展、能力发展规律,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学会”“爱学”才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教师在“增效减负”过程中要向这一方向努力。基于此,本文探究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教师在追求“加法”,推进“减负”的过程中,要迎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偏好,提升课程教学实践的兼容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联合使用打造高效课堂。在日常教学中,促使小学生乐于主动探究与思考,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减轻小学生学习负担,教学手段的创新应用与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都可以围绕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展开。
一、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原则
(一)内容整合
现代化教学技术促进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师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在高效课堂构建目标的统领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现代线上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性结合,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拓展,针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方式。在多种教学资源的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基于高效课堂构建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案,为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注入新活力,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得心应手。
(二)清晰师生角色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从而清晰师生角色,逐步形成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小学数学课堂。各种新型教学技术、先进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不断融合,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方式快速变革,推动了师生角色的变化。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笼统地将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是不够合理的,是对教师职能的一种弱化。小学数学教师应在高效课堂构建目标指导下,积极学习新教学技术和理念,从而有能力通过自身角色转变促使学生角色转变。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要化身为课堂参与者、引领者,见证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诞生,并进一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细化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整本教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析,在确认学期总体教学实践目标之后,将目标细化并落实与各个章节的教学实践中。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师要将细化后的教学实践目标再次进行整理,从而形成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其中长期目标包括期中、期末目标,短期目标则重要体现为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基于单元教学实践目标,对每一节课的数学教学实践目标进行考察,并在教学实践目标指导下完成高效课堂构建。
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意义
(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保证了小学生课堂教学实践参与度的提升。以小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为载体打造学习空间,可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与培养。比如,数学学科内容以逻辑严谨著称,往往会给小学生留下抽象、刻板的印象,通过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则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促使小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探索未知,并借此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快速掌握目标知识点。
(二)促进教育进步
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方式创新相互促进和制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可从教学理念与实践创新两个方面促进小学教育进步。在高效课堂构架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教学相长,从根本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输方式,使单向信息传输转变为双向传输,通过师生互动方式的优化使学生受益的同时,为教师争取到更大的教学创新空间,对小学教育进步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应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追求“加法”,推进“减负”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进步,逐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三、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学生在“玩”中学,构建高效课堂
让学生“玩”中学数学,是指利用多样的游戏形式与内容,增强课程教学魅力,使小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乐趣,从而提升其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完成高效课堂构建。这种教学实践策略,有利于小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可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增效减负”,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目标的高效达成。
例如:教學《条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实际营造生活场景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自主探索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让他们在“玩”中快乐学数学。首先,教师可将超市抽奖活动情境引入课堂,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将抽奖游戏与问题导学相结合,促使学生对不同奖项的中奖人数进行统计。很多小学生都有在超市参与抽奖活动的生活体验,因此这一情境的引入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并拉近条形统计图绘制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其次,在课堂上模拟抽奖活动,可让学生在抽奖游戏中获取数据。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抽奖结果进行统计,尝试结合统计结果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介绍自主探究绘制方法,然后结合学生绘制结果确认接下来的教学侧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高效课堂
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工作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师生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各司其职”,是高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借此引领学生发挥好自己的主体作用。
例如:教学《负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采用开门见山的导学方式,让学生带着特定的生活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首先,教师可通过提问学生当前的气温,引出温度计刻度认知,让学生探究“零下”与负数的关系。其次,教师要鼓励各个学习小组通过网络平台和课本找答案。学生找答案的过程中,可将自己看不懂且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留待课堂讨论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学习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相比于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知识应用的教学方式更为符合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要求。当学生掌握负数这种表达方式之后,教师再与学生继续讨论负数在其他生活场景中的应用,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数学视角去看待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
(三)借助思维导图,构建高效课堂
思维导图有助于小学生清晰思路、完成思辨过程,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构建数学课堂,加深了学生对目标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应用灵活性。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可高效培养学生辨析、综合、分析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比如,在讲解《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小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已经得到初步发展,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植树问题解决方案,梳理对数形结合工具与数学知识的应用思路。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探究兴趣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与学习主动性,比如将圆形湖畔与道路照片引入课堂,借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事物呈现数学问题。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画三种植树问题所对应的图像,通过对几何图形的直观研究抽象出数学规律。在这一环节,教师可选择一种植树问题为学生做示范。再次,引导学生将三种植树问题的解决思路填入思维导图,借助该过程促使学生对比三种不同的生活问题及其解决方式。小学生智力以感性思维为主,思维导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将前两个环节的学习体验转化为清晰的数学规律探究结果,有效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对于高效课堂构建方式的创新而言具有明显积极意义。
(四)横向知识拓展,构建高效课堂
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各个数学知识点往往会零散地存在于小学生的脑海中,这种碎片化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扩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横向联系,帮助他们将不同知识点连接成网。
例如:講解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长方体体积公式进行回忆,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几何图形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横向链接。生活中需要通过计算获得圆柱体体积的场景比较常见,笔者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圆柱形立柱构建所用水泥量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教学内容编排上,教师可先引入生活问题,再提示学生回忆长方体体积公式及其获得过程,通过观察两者间的联系自主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学知识网的构建与完善并非一日之功,教师需要将高效课堂构建目标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不断地重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有助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利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提升高效课堂实施价值。学生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构建效果,影响了教师对“增效减负”目标的落实,教师要为学生打造参与式、开放性课堂,从而通过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提升课堂教学实践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仲凤.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应用题学习兴趣[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5):76.
[2]王君臣.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探究[J].科普童话,2019(42):35.
[3]邱廷建.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构建——以《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1(01):9-11.
[4]王学敏.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实践探索——基于“观察物体”的案例研究[J].求知导刊,2020(4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