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春风送暖换桃符
2022-03-03丁云
丁云
火红的灯笼、澄红的春联、威猛的门神、吉利的年画,以及腊梅、水仙等春节花卉,与春卷、如意菜、八宝饭等食物齐齐映入眼帘时,人们在新年之际该有的喜悦、思念、期待、放松都不由自主地溢于言表。新年是一家团聚的日子,也是在外工作的孩子回家,辛苦劳作的家人们一同品尝这一年里辛苦耕耘的成果的日子。对于人们而言,这些新年里重大的象征意义始终未变。而古老的、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新年习俗作为苏州人日常生活里的文化符号,也年复一年地唤醒着人们记忆深处对于新年最温暖、最美好的记忆。
贴年画,祝四季平安
苏州人对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最熟悉,水印套色、构图丰满、色彩鲜明、刻工精细。少时不懂桃花坞木刻年画之美,觉得红、紫、绿、黄、粉搁一起过于乡气,后来才越来越欣赏那种独特的色彩搭配,是超越了时代和空间,放在哪里哪里好看,搭配什么都很和谐,又何止是装点新年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古老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之,《四季风雅——苏州节令民俗》里就说,“削刻桃木以为人,敷以丹彩,挂在门上来驱避疫疠、邪恶之气。”古人相信,桃树有驱鬼避邪的功能。因而侠、道手执一把桃木剑, 是能斩妖除魔的。传说天帝怕鬼扰乱人间,派神荼、郁垒二神把守此门,辖领众鬼,遇恶鬼就用苇草做的绳索将其捆缚起来去喂老虎。但削刻桃人十分费事,之后逐渐简化,便有了门神和春联,门神画再演化出年画。门神也渐而由秦琼和尉迟敬德代替神茶和郁垒。
年画最初驱鬼辟邪的意味或许已经泯灭,但在人们心中,新年对应年画,年画祈愿吉祥平安的意义,已然生根。
吃好饭,出去烧炷香
在苏州的各种有的、没的的新春民俗中,烧“星宿香”的事儿很少听人提及。但在《百年观前》一书,却专门提及百姓到玄妙观星宿殿,按自己的生年对照星宿殿神像磕头烧香,可谓盛况空前。
全盛时期的玄妙观是很宏伟的,分中、东、西、北四路。照道光年间《玄妙观志》附图,玄妙观是道观总称,由许多配殿和其他附属建筑组成。中路有正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正山门东西两旁黄照墙两头开辟东、西角门,两个角门各有一条通道直达玄妙观底。东路14座配殿,西路7座配殿,北路3座配殿,加上三清殿左右有四角亭、六角亭,四角亭后有行宫,六角亭后有长生殿,计有28座殿宇。
星宿塑像移入观音殿后,观音殿就改称星宿殿了。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人们便阖家赶去玄妙观烧星宿香。人群熙攘,烛火通明,香烟缭绕。就连小孩也挤入人群中,根据自己的年龄找“本命神”点烛跪拜。按《百年观前》里的形容,城内、城外皆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涌来烧香,整个玄妙观内人山人海,露台上万年宝鼎烟雾腾腾,大殿里钟磬阵阵,夜晚比白天喧闹,夜色比平时还好看。此情此景咱们是没见过。但若真如此,想轧闹猛的心是有的。
喝杯茶,荡荡白相相
过完除夕,苏州人在新年期间的茶水中放两枚青橄榄,喝“元宝茶”。《本草纲目》说,橄榄食煮饮并消酒毒,还能解鲧鲐鱼毒。鳏鲐鱼,就是河豚。生啖煮汁能解诸毒,开胃,下气,止泻,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痛。青橄榄入口时味道很酸涩,据说能解油腻,因为被冠以“元宝”之称,新年讨吉利的意味似乎更浓。不过苏州本地是不产青橄榄的,近来喝元宝茶的人似乎也不多,因而前两年水果店、零食店里还少量进货零售,但因为赚不到钱,今年更少见。只是不知古城的茶馆店里是不是都自行订了货。
如果将时代、环境置换,姑苏古城过去过年跟现在也差不多,无非是大家伙放松一下心情,吃吃喝喝、买买荡荡。玄妙观仍是中心。里面可看爬高竿、走钢丝、踩高跷、翻斤斗、弄刀枪、碟舞、翻甏、相扑、口技、猴戏等杂技表演,听木偶、宣卷、摊簧等民间说唱艺术,以及面人、竹编等民间工艺,还能见到紫箫、地铃等民间乐器和玩具。此外还能看到“西洋镜”“洋画”等玩意。
周围更是热闹。观前是一溜的老字号,有卖酱肉的、腌腊的、糕饼的、茶食的、糖果的、糕团的、化妆品的、绸布的,北局有娱乐场所,戏院、影院、书场之类,太监弄么“吃煞”,从牛角浜到皮市街,有镶牙店、旧书铺、算命、花鸟鱼虫等,还有卖文化用品、桃花坞木刻年画等。這么多好看好玩儿的都聚集在一个地方,大家伙儿自然都往那儿奔。想想从前跟现在也差不多,差的就是网红茶馆店与网红咖啡店之别。
(参考书目:《百年观前》《四季风雅——苏州节令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