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应变能力
2022-03-02覃丹凤
覃丹凤
关键词:新闻记者;应变能力;节目质量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科技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得到了拓展,并且信息传播速度明显提高。在此情况下,广播电视台整体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因此对新闻记者整体工作的要求变得更严格。新闻记者自身应变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采访水平的提高,使新闻采访整个过程变得更具针对性,更具有价值。
采访应变能力基本概述
就应变能力来讲,即突发情况发生时,采取及时、合理的反应,避免突发性事件逐渐向坏的方向发展。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变能力指对于采访时可能会发生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能力。采访工作在开展时,整体随机性比较大,不能进行编排或者是演练,发生的事件可能是非人为,也可能是人为的,受意外事件的影响,可能会造成采访的失败。一般来讲,采访过程可能会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在电视屏幕投射。采访时如果出现意外,就会导致大众观感受到极大程度的不良影响,应变能力是记者进行采访时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通过采访应变能力的发挥,能够将出现的采访危机巧妙化解。同时由于新闻是传播信息、记录社会和反映时代的文本,是大众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通过浏览新聞,大众能够了解人物动态、热点话题、产品资讯等。采访应变能力在保证整个采访过程顺利推进的情况下,也需要针对事件进行深层次挖掘,进而体现出新闻播报的价值。
广播电视台中新闻记者采访应变能力的影响因素
自身分析判断能力
新闻事件往往牵涉范围比较广泛,新闻发生以后可能具有上升趋势。对新闻记者来讲,如果不能掌控事件爆点,将难以对后续可靠信息进行跟进。部分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受报道经验欠缺的影响,可能会难以找到事件最具有价值的方面,导致新闻时效性以及价值受到不良影响。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新闻记者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地质灾害等时,应在保证自身安全,并且不妨碍到工作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及时深入一线,充分了解事故情况或者是灾情情况,将信息传递给大众。这就需要在正式进行采访之前,对采访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其中包括受灾情况、原因、面积等,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将很有可能导致采访失败。
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记者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时,记者综合素质对于新闻采访质量往往会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当前广播电视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脚步,开始对传统采访模式做出改变,不再运用被动、单一方式进行采访。
由于新闻传播方式、收集方式发生的改变比较大,这对新闻记者专业素养的要求变得更高,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获取独家信息的难度更大。但是就当前新闻记者的工作现状来讲,专业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其采访时往往难以有效应对出现的突发情况,因此导致采访出现较大失误,造成采访效率、采访质量明显降低。
同时部分新闻记者运用的采访技巧比较僵化,不能针对性地结合受访者以及新闻环境展开采访,造成新闻内容千篇一律,内容同质化严重,难以使大众的新闻需求获得充分的满足。
受访者方面出现的问题
新闻采访要想获得顺利开展,就需要受访者和记者之间展开高效互动,在二者完美配合的基础上,方能保证采访内容具有较高水平。但是当前新闻记者展开采访时,部分受访者配合度并不是很高,导致采访难以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对受访者进行合理引导,使受访者能够积极配合采访,推动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提升自身采访应变能力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增强采访灵活性
记者应变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事件发展趋势合理调整采访方式,并且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有效应对,促进采访的有序开展。
有利于提高采访流畅性
记者进行采访时,比较容易受到突发性因素的影响,而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能够促进整个采访过程的顺利衔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处理措施,保证整个采访过程的流畅性。
有利于强化采访创新性
面对同一新闻事件、内容,不同记者的采访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应结合采访事件具体情况展开采访。在此基础上,方能获得价值较高的新闻信息,确保新闻整体采访质量。
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提升自身采访应变能力的有效措施
有效增强新闻敏感度
新闻敏感度即新闻记者具备的职业判断力,能够敏锐感知未发生或者是已发生事件,精准找出新闻要点,进而运用恰当方式挖掘新闻内容。新闻采访具有不可预料性,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往往难以预知,要想使新闻节目更具有价值,就需新闻记者对新闻具有较高敏感度,避免出现手忙脚乱问题,确保采访整体水准。这就需要新闻记者注重日常学习,细致分析新闻采访案例,系统总结以往采访记录,增强新闻敏感度。同时日常获取信息时,应重视筛选工作,实现对信息的科学归类处理,准确预测采访方向,实现对突发性事件的合理处理。
关注采访氛围的转变
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和受访者会展开语言、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应观察受访者神态的转变和语言的变化,随时进行合理调整,把握好现场整体情感氛围。一般来讲,受访者情感、心理、思维出现变化时,往往会通过眼神、语气、肢体动作体现,新闻记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了解受访者情感波动,尽量使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处于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只有这样,新闻记者才能把握采访重点,获取价值较高的新闻材料。
增强现场的提问能力
新闻记者在展开采访工作时,即便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也很有可能会出现不能预料的情况,对采访整个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于记者来讲,采访时精神应保持高度集中,无论是受访者的回答,还是突发性事件自身,都需在短时间内快速处理。
同时新闻记者应尽量避免提问被受访者打断,把握采访进程,使受访者回答问题时处于比较自然的状态。对新闻记者来讲,要想提升自身应变能力,就需积极展开思维锻炼,通过辩证的角度分析各类事件以及热点话题,基于他人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加强对他人思想情感的理解,进而掌握采访主动权。
有效地展开准备工作
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虽然突发性事件难以预料,但如果做好大量的事前准备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进行事先模拟,结合案例学习把握采访整体流程,就有可能补足自身应变能力的短板,促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保持心态稳定,进而使得采访顺利进行。
展开人物访谈时,应了解受访者不想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受访者完全打开心扉。开展准备工作时,记者可以准备简短开场白、精心设计问题,进而使整个采访过程更具表现力以及艺术性,向大众呈现比较真实、完整的信息。同时可以制作采访大纲,通过层次分明的方式对采访过程进行规划,进而使受访者获得比较舒适的采访氛围。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
广播电视领域中,移动互联网获得了比较广泛的运用,当前已经进入到媒体融合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对于传统媒体产生的影响和冲擊比较大。同时微博、微信等的出现,使大众在接收信息时,平台变得更加多元。在此情况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处于融媒体时代中,新闻记者应与时俱进,进行有效创新,在具备良好专业能力同时,把握互联网时代智能化以及快速化特点,能结合微博、微信处理紧急情况,进行新闻播报,加强和大众之间的互动,满足大众多样化要求。
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式
新闻记者在展开新闻采访时,临场反应、采访思维是对应变能力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对新闻记者来讲,应形成发散思维,改变机械、固定的思维框架。同时应形成逆向思维,善于发现新闻以及捕捉新闻,加强对知识的积累,积极展开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总结,实现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
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新闻记者在展开新闻采访时,常常会遇到不同采访事件、环境、对象,因此对一些情况、问题需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任何事件都能沉着、冷静应对,做到不卑不亢,避免情绪异常,形成较强心理素质。如果新闻记者不具备较强心理素质,可能会导致整个采访过程难以顺利进行,影响整体采访。
重视提高提问的水平
新闻记者展开采访时,无论是提问模式还是提问内容,均需记者制定,因此如何提问是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新闻质量,因此,应重视提高提问的水平。这就需要记者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实现对受访者的科学引导,防止提问出现过于跳跃的问题,确保新闻质量。
提升自身的听辨能力
新闻记者想要使采访应变能力获得有效提升,还需要注重提高自身听辨能力,重视对优秀采访案例的借鉴,迅速了解新闻要点,挖掘新闻内容。实际上,听辨能力可以将记者判断力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保证采访新闻对大众具有较强吸引力,具有较高新闻价值。
注重细节的观察捕捉
新闻信息价值的体现和细节之间联系紧密,小的细节往往可以体现出新闻信息的价值。因此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注重对细节问题的观察,加强对细节的捕捉,不仅需要了解与观察外界事物,也需要善于观察采访对象衣着、表情等,聆听采访对象给出的回答,结合回答内容进行有效判断。如在对居民生活情况展开调查和人们进行交谈时,可以结合居民表情、语气出现的变化,针对居民的生活情况进行判断,根据细节捕捉问题,增强采访整体效果,同时,也能使新闻信息从整体上更加形象生动。
总之,广播电视台在进行新闻播报时,新闻采访是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记者展开采访工作时的应变能力是新闻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因此需注重新闻记者应变能力的提升。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有效增强新闻敏感度、关注采访氛围的转变、增强现场的提问能力、有效展开准备工作、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式、形成较强的心理素质等几方面进行,促进广播电视台获得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