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带在减少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中的应用*
2022-03-02戴向华王小永蔡则灵葛玉壮
戴向华,王小永,丁 浩,汤 飞,蔡则灵,葛玉壮
(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普外科,南通 226100)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双侧疝无需增加切口等优点[1-2]。目前最常用的术式为经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不管采取腹腔镜还是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术后发生的血清肿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3]。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血清肿的比例较常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要高[4]。本研究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应用疝气带压迫手术区域,观察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普外科2017 年1 月—2021 年11 月间收治的335 例腹股沟疝患者,均为男性,单侧腹股沟斜疝,均行TAPP。将患者随机分为3 组:A 组110 例,年龄28~78 岁,平均(62.5±15.6)岁,其中左侧斜疝52 例,右侧斜疝58 例;B 组111 例,年龄30~80 岁,平均(61.0±15.7)岁,其中左侧斜疝54 例,右侧斜疝57 例;C 组114 例,年龄29~82 岁,平均(63.4±13.3)岁,其中左侧斜疝55 例,右侧斜疝59 例。每组患者在年龄、疝发生部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方案由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KY04)。
1.2 治疗方法 TAPP 手术方法:沿脐孔上缘切开约1.0 cm小切口置入气腹针,注入CO2成功建立气腹,后经脐孔上缘小切口置入10 mm Trocar,再于平脐处左、右侧腹直肌外缘置入2 枚5 mm Trocar(患侧对侧的Trocar 位置可适当偏下),于疝环上方处切开腹膜,进入腹膜前间隙,分离Retzius 间隙和Bogros 间隙,剥离疝囊,精索去腹壁化。经脐部Trocar 置入巴德3DMAX 补片,将其展平于腹膜前间隙,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切口。
术后A 组患侧腹股沟区域不予压迫。B 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在手术室予腹带捆绑患侧腹股沟区域进行压迫,连续压迫1 周。C 组手术结束即在手术室予疝气带(河北佳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G03 型)压迫患者腹股沟区域,疝气带硅胶垫包置于患侧腹股沟区域进行压迫,连续压迫1 周。
1.3 观察项目 患者住院期间术后每日查体,并于出院后1 周、1 个月、3 个月来院复诊或电话随访,腹股沟手术区域有肿块者行B 超检查以证实。术后血清肿是指腹股沟疝术后查体腹股沟区有肿块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分型采用2012 年欧洲腹壁疝登记处制定的Ⅰ~Ⅳ型。Ⅰ型:血清肿病史<1 个月;Ⅱ型:血清肿病史>1 个月;Ⅲ型:有切口感染、局部疼痛、蜂窝组织炎以及血清肿病史>6 个月;Ⅳ型:有疝复发、深部感染、发生补片排斥反应须取出补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3 组间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C 组的血清肿发生情况见表1。A 组发生血清肿19 例,B 组16 例,C 组7 例,3 组均未发生Ⅳ型血清肿。与A 组和B 组相比,C 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A 组和B 组相比,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A、B、C 组的血清肿发生情况
3 讨论
血清肿通常是指渗出物积聚在体内腔隙形成的液体性包块[5],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主要表现为质地较硬、境界清楚、位置固定的腹股沟区肿块[6],有些可伴有异物感或腹股沟区疼痛等症状,彩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国内外报道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差异较大[7-8],但均证实血清肿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最见的并发症之一,甚至有学者[9]认为所有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清肿发生。
本课题组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均比开放手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高[4]。M.GASS 等[10]也发现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究其原因,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完全后入路的手术[11],虽然可将补片在腹膜前间隙放置很平整[12-13],但对疝囊所形成的腹股沟区的空隙并无干扰,这为血清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关闭腹股沟区的空隙是减少术后血清肿的关键,国内有学者[14-15]尝试在术中将假疝囊拉回缝合有效地减少了术后血清肿的发生,其理论依据是关闭了术前腹股沟区原有的空隙。
C 组发生术后血清肿有7 例,且都是Ⅰ、Ⅱ型;而A 组血清肿有19 例,其中2 例为Ⅲ型;B 组血清肿有16 例,其中1 例为Ⅲ型。对于Ⅰ、Ⅱ型病例可予以密切观察随访,必要时予以局部理疗、中药外敷等保守处理[16-17],血清肿一般都可以吸收。Ⅲ型血清肿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腹股沟区局部疼痛,本研究采取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抽液予疝气带压迫,经治疗后患者都恢复良好。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C 组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明显低于A 组和B 组。C 组采用疝气带压迫患者腹股沟手术部位,关闭了原疝囊所形成的腹股沟区空隙,消除了血清肿形成的条件,从而降低了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压迫的时间为术后1 周,1 周后原腹股沟区的空隙周围组织已粘连,将原有的空隙闭合。且C 组发生的7 例血清肿,均为Ⅰ、Ⅱ型,处理相对较容易。
疝气带通常用于无法手术的腹股沟疝患者,压迫腹股沟区部位使疝内容物不向外突出。采用疝气带压迫腹股沟区手术部位最大的优点就是压迫区域固定,不会移位。通常采用压迫腹股沟手术区域的方法有腹带捆绑和沙袋压迫[18]。腹带加压捆绑患者虽可下床活动,但腹带的位置会移动,腹股沟区捆绑压迫位置就会发生位移,达不到压迫腹股沟区手术部位的效果,不能关闭原疝囊所形成的腹股沟区空隙,所以也就无法减少血清肿的发生。而沙袋易滑落,如果采取沙袋压迫患者必须保持平卧,不能下床活动,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疝气带压迫患侧腹股沟部位可明显减少术后血清肿的发生,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但此研究只在单中心进行,无多中心数据,还有待进一步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