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2022-03-02王振杰周晓东张维龙
王振杰 周晓东 张维龙
踝关节骨折当前发生概率并不低,属于关节内骨折较常见一种,由于踝关节结构较为复杂,同时为人体负重关节,在损伤后常有软组织损伤发生,目前大部分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可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正,并对关节腔内碎骨片、血肿进行清除[1]。但患者术后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踝关节肿胀,加重疼痛,同时患者肢体受到限制,长时间患者关节肌腱粘连且僵硬,痛苦程度加重,关节功能降低,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而加强疼痛管理并尽早采取训练对于患者而言尤为重要[2]。疼痛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心理压力,同时尽早采取康复训练,可对患者血液循环进行促进,同时影响关节滑液吸收,加强关节修复效果,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康复训练的措施也不断得到优化[3]。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疼痛干预结合康复训练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女20例,男25例;年龄(47.25±3.52)岁;对照组45例,女20例,男25例;年龄(47.16±3.48)岁。2组纳入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愿签署研究相关文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患者需要符合相关诊疗指南内容[4];具备完整影像学资料;均属于新发型骨折;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具备清晰意识。(2)排除恶性肿瘤;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器官障碍;术前存在软组织坏死;认知功能障碍[5];视听功能障碍;术前肢体缺失;心理或精神方面存在病变。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常规方案:患者术后护士需要详细说明注意事项,遵照医嘱用药并监测患者变化,指导患者在术后1周左右尝试下地行走,后逐渐增加行走时间与负重,直至患者可独立行走,期间需要护士在旁专业指导,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1.3.2 45例研究组疼痛干预结合康复训练方案:①疼痛干预:责任护士需要明确患者各项信息与资料,综合临床相关案例设定适合患者干预方案;确保病房舒适度,了解患者需求,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抚慰其焦虑不安的心情,引导抒发负性情绪;为患者详细说明术后可能产生疼痛的原因、处理方式等,加强患者了解程度,并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视频、音乐等,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疼痛程度;于患者患侧肢体使用肢体垫,抬高患肢约30°,借此缓解患者疼痛,并结合患者反应,适当选择消肿活血、或是镇痛药物,控制疼痛程度;②康复训练:护士专业指导下首先进行患侧股四头肌锻炼,首先进行肌肉收缩,2次/d,同时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等伸曲运动;使用功能锻炼带进行协助,踝关节进行背屈等练习,并在主动练习后恢复坐位,患足放置在锻炼带中,并在其下放垫子,尝试进行牵拉功能练习,并尝试背伸踝关节;结合患者骨折类型、以及恢复状态,借助推拿等手法对患者关节进行松动训练,需要注意按压力度,确保患者耐受度同时以温热感产生为表现,按压后进行患肢热敷。
1.4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工具选择临床面部表情疼痛量表,0~10分直尺上,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评估患者疼痛感受,疼痛加重则分值增加[6];(2)关节评估:工具选择Baird 踝关节、及AOFAS后足评分量表,两者综合评估患者踝关节恢复,0~100分,功能恢复则分值降低;(3)炎性因子水平:常规抽取干预前、后患者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常规离心处理、低温放置后,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各项数值检测[9];(4)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Barthel),0~100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分值增加[10]。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所得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4 d和6 d所得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n=45,分,
2.2 2组干预前后关节各项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所得踝关节以及后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所得踝关节以及后足评分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关节各项评分比较 n=45,分,
2.3 2组干预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组干预前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所得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较
2.4 2组干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所得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所得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n=45,分,
3 讨论
踝关节作为人体承重关节之一,在人体处于活动状态之下,其所承受的压力较大,一旦出现受力不均或是超过承受能力的外力冲击等情况,则患者出现踝关节扭伤尤其是踝关节骨折的几率较高,这对于患者伤害明显,同时患者活动受到限制[11]。目前对于踝关节骨折多采取手术复位,其可有效恢复并固定患者正常踝关节生理位置,但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较深,进而影响患者术后关节恢复、心理状态,部分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临床当前极为重视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术后康复管理的价值[12,13]。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所得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所得踝关节评分以及后足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疼痛干预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效果明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疼痛干预措施,首先加强了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技能,并在实际运用中结合患者个人情况调整措施,在干预前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舒缓患者心理负性情绪,并促进患者配合度与信任度[14,15];疼痛干预通过调整环境舒适度等,增加患者的接受度,减少疼痛程度,正确选择镇痛药物等,控制患者疼痛反应[16]。本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所得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所得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康复训练的科学实施可对患者局部炎性反应进行缓解,并加强骨折手术部位的稳定性,研究中康复训练前实施疼痛干预,在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确保康复训练中患者配合度,从而确保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康复训练中借助锻炼带,引导患者进行自主牵拉练习,具备较强灵活性,同时康复训练期间对患者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17,18];因患者术后受到制动因素影响,易出现关节粘连,因而为患者关节松动训练可对患者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并缓解关节肿胀程度,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在疼痛干预与康复训练影响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舒适度增加,其关节功能逐渐恢复,促进患者不断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最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恢复与提升[19,20]。
综上可知,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积极采取疼痛干预结合康复训练方案,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对炎性因子产生一定影响,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不断恢复,临床价值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