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殊教育智慧平台的功能设计与思考
2022-03-02路荣喜
路荣喜
《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了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一目标为在“办好特殊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的区域特殊教育智慧平台提供了方向。区域特殊教育智慧平台功能设计应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拓展教与学空间:构建智慧课堂教与学平台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指出,学校应以满足每个特殊学生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赋能教师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信息收集,精准分析学生,促进差异化、交互性和个别化指导。”特殊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教室交互式一体机、教师终端、学生学习终端及配套软硬件,搭建线上无障碍的个性化教与学环境。在智慧课堂教与学平台上,师生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互动,学生实时传送课堂笔记、作业、课前课中测试等数据,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点评反馈。教师还可以通过智慧课堂教与学平台,对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学生推送相应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精准教学。根据智障学生记忆力、知觉和识记能力较弱、发声迟缓等认知特点,教师可以将构音、认读单韵母、声母复韵母、键盘打字、书写等融为一体进行系列化教学。学生在学习完拼音后,可以使用影音软件,搜索并观看自己喜爱的动画片,在遇到不理解的汉字时,使用在线《新华字典》随时查阅学习,提高认读汉字的能力。
二、提升康复服务质量:构建智慧康复平台
智慧康复平台可以搭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框架的教育康复云服务体系,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线上资源提供相关程序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制订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同时,教师还可以建立数字化康复档案,形成特殊学生教育康复档案数据群,包括学期方案、月方案、周方案、日方案等,通过对教育康复数据的分析提出下一步的教育康复计划。特殊学生入校后,教师可以通过智慧康复平台对学生进行综合筛查与专项筛查,用平台中的异步评估功能对学生进行语言、听觉、言语等功能的评估。在筛查和精准评估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个性化康复建议,个训教师和集体课教师可以将每日作业内容、每周教学计划、每学期教学目标、校园特色课及开放活动放在智慧平台上与家长实时共享,将各项教育教学内容落实到家庭教育中。
智慧康复平台还可以整合相关教育康复资源,全面辅助教师的教育康复工作,为各类障碍学生提供教育、康复支持保障。山东省淄博市特教中心建立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简称OTO)科学评估体系,实现线上评估与线下评估相结合。在评估的基础上恰当选取教育康复内容,实施主题化、个别化的教育康复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同时,特教中心建立跨部门的特殊教育数据共享平台,为参与送教上门的教师提供详实的学生档案和资料,为该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和学生的系统化康复训练提供有力支撑。
三、丰富优质资源:构建智慧资源平台
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新课标和新教材为参照,设置教师自制资源、平台优选资源和链接,将多方的教学资源整合、分享给在校师生,实现资源管理、资源分类、资源检索、资源上传、资源下载等多项平台功能。教师自制资源包括教案、素材、课件、习题、课堂实录等图文、音频、视频等文件,上传自制资源之后,可以在平台资源管理模块查看,也可以与普通学校资源教师共享。资源平台让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实现了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四、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可以构建四种模块。一是组建区域同类学科教研组,精心设计组织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线上主题教研活动。二是设置专题培训模块,如基于多重障碍学生教育,教师可以进行言语、语言、听觉、认知、情绪、视觉、运动、学习等八个领域的障碍评估及教育康复策略培训;还可以为普通学校进行课程与教学调整的相关培训等。三是设置“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块,组织普特教师全面参与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网络研修,全面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成果。四是设置名师远程指导模块,聘请国内名师对本区域特殊教育教学进行精准指导,或由巡回指导教师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远程指导等。
五、凝聚家校合力:构建家校互动平台
家校合作是帮助特殊学生巩固干预效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可以为家长提供教育康复资源的推送和支持。例如,家长通过线上的亲子同步课堂,掌握孩子的教育康复进度,在教师的及时反馈指导下不断学习教育康复的方法策略,参与孩子的教育康复。再比如,教师建立班级家长群,在积极做好线下家校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还进行线上即时互动交流,共同承担促进特殊学生成长的责任。
六、优化特殊教育治理:构建智慧管理平台
区域内相关部门及普特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是区域特殊教育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一步,智慧管理平台可以汇集多方数据,提供课程管理、后勤服务、公文处理等OA 办公服务,整合汇聚教育部门、卫健委部门、中国残联系统中关于特殊儿童诊断、教育、康复等多方面的信息,满足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的需要,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学校管理以及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总之,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的区域特殊教育智慧平台,必须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好应用场景,使平台建设与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有力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