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导学 建构实效语文课堂
2022-03-02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重庆路小学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重庆路小学 张 霞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中,“知识问题化,以问导学”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即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科学的提问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的组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学习,让语文学习自然发生。
一、以问导学概述
顾名思义,以问导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主动探究,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学习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以问导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解决“填鸭式”教学模式造成的学生学习思维僵化、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实现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合理使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问题导学,实现对学生问题思维的启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二、以问导学构建实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1.学前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这也正说明在教学过程中“以问导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以问导学”的过程中,最好一开始就用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前设疑时,教师既可以承接上节所学内容进行“温故知新”式地激发,也可以让学生依据题目,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是依据文章内容或主题巧妙设计[1]。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蟋蟀的住宅》一文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全文运用拟人的写法,向人们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虽然学生在以前也学习过许多关于小动物的课文,但是像这种科学性与趣味性兼具的文章却不多。所以,教学时,教师以“蟋蟀”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通过展示蟋蟀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蟋蟀这个小动物有一个大致地了解,特别是对于蟋蟀的柔弱有一个了解。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后,然后抛出问题“对于蟋蟀这样小巧可爱的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建造自己的住宅的吗?”“你们想知道蟋蟀的住宅建在哪里,是什么样子,有哪些特点吗?”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而且还是课文内容的重点所在。能够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课文,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在学前设疑时,如果问题是由教师所设,就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巧妙与新颖;如果是让学生来设疑,就一定要从他们提出的众多问题中精选最有代表性的,同时也是他们最感兴趣和最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他们探索新知的内驱力。
2.学中设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如果说学前设疑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学中设疑则更多地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深入地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发现文本在表达上的妙处所在。不过,教师在进行学中设疑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所设之疑要同前面的问题紧密相连,一脉相承,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有连贯性,学起来也才会更加轻松;所设的问题是学前设疑的细化与深入,或者说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小“分支”,以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学习;设疑还一定要保证问题是依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文本的精妙之处所设,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2]。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节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写的是“诺曼底号”邮轮与“玛丽”号轮船相撞遇难,全船的人一片惊慌,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游客和船员安全脱险,而自己却同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事情,赞扬了船长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这篇课文虽然内容并不复杂,但却具有一定的深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学中设疑”方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学习。在指挥大家逃生时,船上明明一共有六十一人,他为什么却“把他自己给忘了”?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船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再有,就是船长明明有逃生的机会,可是他为什么却同轮船一同沉入了大海呢?这样,又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船长的忠于职守。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学习,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在学中设疑时,学中设疑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巧妙的追问,也可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疑问,一定要注意问题抛出的“自然性”,尽量让学生感觉问题是自然“流”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故意设置的,从而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这样状态下的语文学习,才是积极、高效的。
3.资料设疑,增强深度学习意识
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于发展其问题思维有着积极意义。教师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资料设疑,通过展示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料、辅助教学资料、拓展材料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在多看、多听、多学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知识,锻炼更多发现问题的技能。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拓展教学资料:第一,作者资料。作者梁晓声,男,1949年出生,生长在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儿时家境贫困,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二,文章创作年代资料。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多数工人的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第三,作者《母亲》的片段。“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没有就近的公共汽车可乘,即便有,目前也必舍不得花五分钱一毛钱乘车。”学生结合相关资料阅读原文,在读到“母亲明明把一元五角给了我,一分不少,一句话没说我……鼻子一酸”这句话时,产生疑问:“我”鼻子一酸是怎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在疑问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拓展资料、原文内容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我”的家庭很穷,母亲拼命劳作才赚到钱,而“我”一本书就要一元五角,“我”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很羞愧;母亲辛苦劳作却仍要花钱供“我”读书,“我”为此很感动,也很心疼。这样,学生在资料设疑的过程中逐渐挖掘课文蕴藏的深刻情感,由此掌握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师结合课程教学需求收集作者生平资料、文章描述的故事的背景资料、作者的其他作品片段等资料,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拓展资料加深其“读”的感受,让其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疑惑并根据疑惑分析课文,实现对原文的深度解析。
4.分解设疑,突破学习重点难点
在以问导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学情,把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设疑”。什么是“分解设疑”呢?就是把一个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相对较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解决数个小问题之后,自然地攻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不过,教师在“分解设疑”时,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步骤,即从哪个角度,按照怎样的步骤和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然后再具体设置学习问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于无形之中传授给学生以解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写了一首诗,得到了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一直陪伴着他,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作者也从这两种极端的评价中感受到了父母深深的爱。课文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父母之爱;难点是对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分解设疑”的方法来突破。比如,这两种极端的评价是评价什么的?对于同一首诗,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父母这样评价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等。正是通过分解设疑的方法,把一个大问题化成了几个紧密相连的小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更准确深入,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突破重点难点,构建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分解设计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决定是否需要分解设疑,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同时,还要思考运用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解,从而把一个大问题的解决细化为几个小问题,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5.情境设疑,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情境设疑”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什么是“情境设疑”呢?即在设置学习问题的时候,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把具体的问题与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一扫课堂学习的单调与枯燥,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变得具体生动起来。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父爱之舟》一文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是作者吴冠中所写的散文体裁的文学作品。课文从卖茧子、住店、看庙会、送上学、凑钱缴学费、坐小船、缝棉被,还有作者的心理想法表现出父亲对“我”深沉的爱。这是一篇极富画面感的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浓浓的父子亲情。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习的更加深刻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情境设疑”。教师可以把文中最感人的画面用PPT的方式来展示出来,让学生图文并茂地学习;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用生动的影像将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配合朗读的方法,给学生创造一种非常接近生活的学习情境。总之,教师要通过情境设疑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可见,在进行情境设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设置与所创设的情境之间的高度融合,即创设同问题相一致的情境,并且要运用生动感性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设疑”导学的作用,建构实效的语文课堂。
6.对比设疑,强化学生理解认知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只有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质疑与反思,才可以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比较质疑法是一种有效的设疑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纵向对比,教学同一题材下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横向对比,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抽象语文知识。教师要做好“同中求疑”与“异中求疑”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根据关键点提出质疑并进行探究,从而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认知。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中的《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提出问题:你认为这三首诗词有哪些相同点?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对比学习意识,使其主动找出三首诗词的共同点:“这三首诗词都是羁旅题材的诗词。”“这三首诗词都花费了比较多的语句描写景色。”同中求疑,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三首古诗词的过程中探究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接着,教师追问:这三首诗词有哪些不同点?让学生反复阅读关键语句并作答:“《山居秋暝》这首诗记录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寄托了作者纵情山水,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情感。”“《枫桥夜泊》描述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无归无宿的漂泊之情。”“《长相思·山一程》描述了行军路上的图景,通过写山、写水、写风、写雪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异中求疑,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三首古诗词刻画不同景象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创作心情,从而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
由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比教学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使其主动地进行同中求疑、异中求疑,并在此过程中挖掘更多埋藏于语言文字之下的情感,从而强化其课堂深度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之,以问导学,是教师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进行高效学习,提升学习质量。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研读课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当然,在运用“以问导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遵循这样的设疑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让课堂充满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构起实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