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开展网络道德培育

2022-03-02浙江省余姚市丈亭镇初级中学任春科

学苑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培育道德信息技术

浙江省余姚市丈亭镇初级中学 任春科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与网络环境的接触程度逐渐提升,让人们不得不提升对网络环境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影响的关注。虽然网络环境给人们以自由,让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和共享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环境就是不法之地。初中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正确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在认识到网络的便利性的同时,能够更加正确、健康的使用网络,从而提升我国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引导学生规范、正确使用网络技术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初中信息技术应当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的重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道德培育的原则

1.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本身就具备较高的使用灵活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让自己融身于网络环境中,自由的摄取想要的信息和资源,以满足自身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求。基于信息技术使用的灵活性,让青少年使用网络的规范存在较大的工作难度,需要青少年能够从自律的角度入手,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逐步树立良好的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但青少年本身的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对各种事物正确辨别的能力。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时,教师应当始终秉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监督引导以及自主约束的工作环境下,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

2.自由和责任意识并存原则。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给予了人们较大的自由空间,但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在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下的自由。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自由和责任意识并存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要通过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环境的便利性和自由性,还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一种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乃至对民族的责任。既要让学生能够在责任意识下,主动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还要能够对周边的同学,以及常接触的网络环境形成自主监督的责任意识,从而让学生在享受网络自由的同时,也能为自己营造出绿色、健康的环境。

3.伦理与网络道德并重原则。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人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与优化,网络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亦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对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人们将我国沉淀几千年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逐渐融入到了网络环境中,使之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网络道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帮助青少年能够更加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从伦理道德与网络道德并重的角度进行思考,学会利用伦理道德和网络道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培养的效果。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道德培育的策略

重视绿色学习环境构建,肃清网络教学环境。青少年是处在成长和发展紧要关头的人,任何育人因素都能够对学生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环境本身就是各种育人要素的集合体,强调学生学习环境的建设,可以从隐性教育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学生的引导,这样既可以提升育人工作的灵活性,又可以降低学生对道德教育工作的排斥。为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实际育人工作开展中,应当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好网络教学环境肃清的工作,让学生在更加绿色、健康的学习氛围下,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我习惯于从教材内容出发,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资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帮助学生实现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的提升。但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并未对课程本身的内容进行讨论,而是会讨论一些课程教学中,不同软件所弹出的广告内容,比如游戏宣传、购物宣传以及影视剧宣传等。这些信息的出现,不仅对学生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造成了干扰,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造成了影响。为了提升学生培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通过与部分学生和教师的深入交流,我们发现了课程教学中,非教学内容和文本对学生学习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网络环境的净化作为了课程建设的两个重要内容。在网络环境净化中,我们先对所有教学计算机进行了清查,先卸载掉课程教学中不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而后再打开剩下的计算机软件,屏蔽掉各个软件和浏览器的自开启功能和信息推送功能,先做到课程教学环境的肃清。而后再结合学校的教师资源,构建双师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由一名教师担任课程教学的任务,另外一名教师通过计算机联机系统,随时随机选取课堂中学生的计算机界面进行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实现网络环境的有效净化。

三、重视教师自身素质建设,拓宽学生引导路径

对于初中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工作而言,给教师带来较大工作挑战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到网络环境中。而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工作本身就应当是持续、连续的工作,但受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无法持续的对学生进行监督和引导,让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存在困难。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信息技术在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中的价值,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还应当从自身建设提升的角度进行思考,拓宽引导和发展学生的路径,从而提升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育人价值。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只有一节课,教师原本的教学时间就不充足,再引入网络道德培育的内容,更是提升了课程教学的压力。就目前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分析,获取信息手段的“微元化”给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径。为了让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我们从“微阅读”和“微视频”的角度进行思考,先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构建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群和微信公众号,之后又对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和网络中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最后再以“微阅读”和“微视频”的方式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灵活地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科知识、学科能力以及网络道德等方面均有所发展,在“微阅读”和“微视频”资源的构建中,更是立足于教材和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的需求进行了思考。如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分清网络环境中的虚拟性和真实性,我们立足于多种不同的网络游戏,利用网络游戏对学生思想和行为造成影响的实例,让学生发现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对学生真实生活的影响,提升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思想认知,实现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加强规范学习引导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和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育人、培育人的工作效果。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实现学生网路道德培育时,教师也应突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的重视,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为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引导工作的重视,让学生自觉的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发挥出网路环境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真正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为此,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我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思考。其一是宣传教育,通过对不同实例的引入,让学生在发现网络的功能和价值的同时,学会避免信息技术使用中的风险。其二是活动引导,利用多种不同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加真实、全面的认识网络。如在实际育人工作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程《文字的处理与运用》,在课程教学中,我以“网络环境的价值与危害”为主题,将学生分为了四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完成以下任务:1.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中搜索与网络环境的价值与危害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资源;2.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网络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3.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完成主题相关文本的制作和资源的选取,根据小组讨论的成果,完成图文混排作品。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仅有效地突出了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性,更是借助这种方式让学生的课程学习与网络道德培养工作进行了融合,真正意义上提升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效。

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优化学生引导方式

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稳定长久的引导过程,教师如果将学生的培养和引导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势必会让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的品质大打折扣。所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将更多有利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网络道德修养的资源,推送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网络道德的培育。但无论是何种的育人资源,其本质上都是一种理论上的输出,并不能让学生有效的将网络道德的认知与自身的网络行为进行结合。因此,要想真正、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完成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进行思考,创设出多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需要注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创设社会实践活动时,不仅要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还要尽可能地让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学科性,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共同发展。

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考虑到每年的7月1日是建党节,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特以该月为建党月,并围绕此打造出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主动查找与“党的发展”相关的资料,并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和道德品质,从而满足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学要求。譬如,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以“念党的百年发展,塑我的人生道路”为主题,举办党史宣传活动。在该活动开展中,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求学生在该主题之下,选择如下的宣传方向:1.尊重党的付出,明确人生道路,谈如何有效使用信息技术;2.明确党的理想,牢记党的使命,谈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3.助力党的发展,强调学科学习,谈如何科学使用信息技术。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下,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对各种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查找相关资源,提升学生信息技术使用的规范性。同时,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各种信息进行应用,学生本身还要借助信息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又能够间接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而且在具有正向引导的主题下,学生也能够更加客观、正确的看待信息技术在课程学习中的优势,自主地规避信息技术给课程学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完成网络道德的培育。而且相较于课堂教学活动而言,社会实践活动的创设也更加有利于其他育人工作主体的参与,比如学生家长、社区以及其他公益组织等,有效地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完成对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思想、文化、意识等还会持续不断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中,意识到自身对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的价值,并在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自由和责任意识并存原则、伦理与网络道德并重原则等的基础上,从学习环境构建、教师素质建设、学生主体地位、社会实践活动等层面采取工作的对策,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引导下,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课程体系中融入的价值。

猜你喜欢

培育道德信息技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