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中旋律线应用的实践研究

2022-03-02安徽铜陵市郊区大通中心学校244000何丽娟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音高手势旋律

安徽铜陵市郊区大通中心学校(244000)何丽娟

旋律是音乐表现的重要要素,旋律线是在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力度强弱的变化、情绪感染的变化等而形成的起伏线条。旋律线是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线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它是体现音乐作品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相对来说,上行的旋律线逐步倾向于紧张,而下行的旋律线逐步倾向于放松。运用画旋律线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包括乐曲中音的高低、力度的强弱、时值的长短以及情绪的变化等。形象直观的旋律线能够促使学生迅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成音乐课时教学目标。《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了旋律线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通过开展旋律线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旋律中的强弱、快慢、高低变化,感受音乐情感,体会歌曲旋律的美感,形成相应的旋律感知。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旋律线的绘制方法,结合具体的歌曲旋律,通过绘制图谱、描画音线等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促使学生沉浸于旋律线所构成的音乐空间中,更好地体会歌曲中的情绪、力度与速度的变化,不断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一、结合歌词绘制图谱,把握旋律线走向

图谱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有着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是直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图谱可以简单明了、结构清晰地展示旋律的高低和线条的走向,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从感性方面积累音乐的音高感和节奏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旋律线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歌曲的歌词图形谱进行教学,初步引入旋律线,促使学生对旋律线产生良好感知,为之后开展多样化的旋律线教学活动奠定基础。结合新课标,在小学1~6年级中,教师均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尤其要重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歌曲内容,引进不同起伏变化的歌词图形谱,让学生在图形谱中发现旋律线,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为开展旋律线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如人教版音乐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清晨》,是一首经典的校园歌曲,是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是四个方整的乐句,其中第一句与第三句、第二句与第四句的旋律是重复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形谱图示,提出问题:“请观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图示,谁能够发现第一部分歌曲有什么特点?要感受其中的旋律特点哦。”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为班级学生播放第一部分的歌曲录音,让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思考问题,同时认真观察图形谱内容的变化。学生在视觉、听觉与思维的多种刺激之下,逐渐发现了音乐旋律与图形谱的对应之处,进而给出答案:“老师,我觉得第一部分的四句歌词,它们的旋律是两两对应的,第一句与第三句的旋律是一样的,第二句与第四句的旋律是一样的。”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那你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以线条的形式将这种旋律的变化与对应关系画出来吗?”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感知,在纸上绘制旋律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初步接触了旋律线,认识到了旋律线与旋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其他旋律线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教材图形谱的启发之下,自主绘制旋律线,从而更好地感受了旋律线变化与歌曲旋律变化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传统的“讲解旋律线”的教学,这样教学更能够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与发展需求,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跟随图形谱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走向和节奏长短变化的同时,学生逐渐建立起音高感和节奏感,为今后的识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柯达伊手势法,引导学生体会旋律线旋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旋律线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特定的教学技巧与手段,通过肢体动作与手势,引导学生体会旋律线的韵味。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一样。由这个观点来看,只要具备良好的师资和完整的教材,无论在都市还是乡镇,甚至最偏远的地区,都可以实施音乐教学;而且教学对象年龄不受限,从两岁的幼儿到成年人,都可以通过歌唱的方式来学习音乐。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的组成部分,它是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中把所唱歌曲的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七种不同的柯尔文手势所代表的七个不同的音高,把听觉转换为视觉,对学生进行音准的训练。旋律线虽然能够直观展示歌曲的旋律变化与强弱变化,但是由于其是静态的、平面的,学生只能够感受其变化,不能够深入体会其中韵味,而且小学生的音乐水平较低,缺乏音乐艺术感知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若单纯地展示旋律线,则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可以引进柯尔文手势,结合旋律线,通过手势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音节的高低,通过手势的逐渐抬高展示音高的逐渐提升,以动态的形式“活化”旋律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好地去感受歌曲旋律变化下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旋律感。

仍以上述的《清晨》歌曲为例,教师要结合歌曲旋律的变化情况,分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变化关系,结合第二部分所展示的“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这些生机勃勃的自然景物以及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针对第二部分“音高变高、旋律变快”的情况,利用手臂,在空中比画出一节比一节高的旋律线,同时控制手臂挥舞的节奏,使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观看教师的手势,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右手臂,根据“清晨听到公鸡叫喔嗬,推开窗门迎接晨曦到”这句话的音乐旋律画出旋律线。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旋律线,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一边用手臂比画,一边在电子白板上生成抛物线,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抛物线,实现柯达伊手势法与旋律线教学法的有机融合。在教师手势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了歌曲中不断变高的音高与加快的旋律,从而产生了激动、充满热爱的情绪,体会到了这首歌曲的主要情感,更好地理解了歌曲旋律变化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柯达伊手势法的运用,教师将旋律线以空中抛物线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感知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感受教师手势旋律线的变化,形成沉浸式的旋律体验,从而更好地感知了歌曲情感。这样教学,凸显了旋律线的情绪传播特点。

三、现场描画音线,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旋律线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现场描画旋律线,通过不同类型的旋律线生动表达歌曲的旋律,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歌曲的节奏变化,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不同的线段表示不同的旋律部分。比如,利用波浪线表示舒缓的歌曲情感、利用短线表示明快的节奏旋律,同时让学生跟随旋律线的变化进行歌唱。小小的音线带给了学生美好的感觉,帮助他们掌握了音乐的广度与深度,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如上述《清晨》这首歌,歌曲中的第一、第二段旋律较为欢快,第三段整体旋律优美,而第四段又重复了第一、第二段的欢快情绪。对此,教师提出:“请利用波浪线、短线、折线等不同的线条,绘制出你的旋律线图示,同时唱出来。”布置课堂任务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纷纷开始思考歌曲不同部分的旋律变化,尤其是第一段、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的旋律变化。学生先用小波浪画出欢快的歌曲部分,利用粗线条表示音高较高的部分——“今天又是一个艳阳照”,再利用大波浪画出第三段的舒缓部分,如“青青的草呀对我笑……那白茫茫的云雾在山腰”。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只有轻音伴奏的情况下,拿着自己小组绘制出的旋律线一起歌唱。这样教学,强化了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不同旋律之下歌曲的情感变化。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旋律线、依照旋律线演唱歌曲,学生认真感受歌曲的韵味,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辨认音高、速度与旋律的变化,在绘制出生动的旋律线的同时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歌曲的内涵,感受到了不同旋律的歌唱效果。学生对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速度、力度的变化有了更加清晰的感受,对音乐的创造和表现能力得到了提升,强化了音乐学习体验。

四、以旋律线组织合唱,发挥情感体验的作用

所谓情感体验,是指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作品或演唱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学生的情感应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作为音乐教师,如何让学生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自身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经常运用旋律线展开教学活动,如利用旋律线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合唱等。合唱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不仅能表达出学生的思想感情,还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合唱活动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内涵,体会音乐的情感魅力,从而发展学生的音乐情绪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除此之外,以旋律线组织的合唱活动,学生的心灵境界往往与音乐一起升华,这更增强了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人教版音乐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册《小鸟小鸟》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歌曲一开始时柔和、音色较弱,歌曲中段节奏较强,随着歌曲的演唱逐渐加强节奏,整体旋律轻快活泼的特点,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借辅助手势为学生重复呈现旋律线,并提问:“请同学们看着屏幕旋律线的变化选择自己的声音强弱,好吗?”此时,学生纷纷关注视频上波动变化的线条,发现幅度起伏比较大的波浪形线条出现于歌曲活泼奔放的中段部分,微微荡漾如水波一样的线条出现于歌曲一开始与结尾的舒缓柔和部分。于是,学生提出:“老师,通过看这些旋律线,我不仅看到了歌曲的旋律,还感受到了不同类型旋律线的情感,如‘微微荡漾’的旋律线表达的是柔和、愉悦的情感,‘波浪形’旋律线表示开心、积极、热烈的情感。”

这样能够创新合唱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歌词当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丰富情感,从而较好地进行合唱学习;同时,让合唱更具层次感、立体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让音乐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在合唱中,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旋律线变化与教师的手势去感受歌曲的情感变化,形成了情感共鸣,有效实现了音乐课程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旋律线教学法,教师可以结合歌曲中的歌词带领学生一起绘制图谱,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谱把握旋律线的发展与变化,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可以运用相应的教学技巧,鼓励学生自主体会旋律线中的韵律,感受歌曲情感,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利用旋律线引导歌唱,让学生通过歌唱的形式更好地感受旋律变化,并进入音乐情境中,形成良好的旋律感,有效实现音乐教学目标。总之,旋律线是音乐表达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音乐教师可通过画旋律线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旋律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抽象思维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音高手势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挑战!神秘手势
V字手势的由来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胜利的手势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