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的辩证思考
2022-03-02张凤珍
闫 晨,张凤珍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否定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否定之否定”思想源自黑格尔辩证法。黑格尔认为,从逻辑原点始发,需要“有”和“无”之间的相互否定,并构成了具体的逻辑概念“变易”,“否定”是“有”的固有存在,是“变易”的动态规则。“变易”是有与无之间不安息的运动,它因为这种不安息自己扬弃了自己,并过渡到了“有”与“无”的单纯合一,构成了“定在”(质),也即规定性的存在,“是此非彼”。“是此”构成定在的现实性,“非彼”构成定在的否定性[1]。其次,“否定”让僵硬的范畴流动起来。不停的否定,最终走向了黑格尔的绝对领域。黑格尔逻辑学的概念体系,均按照“否定之流”进行演变,如:有—无—变易,质—量—度……如此,构成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沿着正、反、合的螺旋运动,最后达到绝对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地吸收了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思想,并深入到社会历史之现实的广大区域。在“关于资本的所谓原始积累的经济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最后结果”[2]P511中,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前期,出现了生产资料的小私有者,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增加,逐渐形成资本集聚,从而产生垄断集团,“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兴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2]P512,最终导致资本主义走向消亡。恩格斯指出:“否定的否定究竟是什么呢?它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发展规律。”[2]P520恩格斯列举了大丽花从种子-散播-消亡,直到新的种子再生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次重复,每一次新的否定的否定都向前推进这种完善化。”[2]P51总之,理性认识上升到了与实践相结合便构成了唯物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的否定都是对原点的扬弃,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二、城乡关系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一)城乡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所蕴含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城乡关系的发展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视角下分为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城乡融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呈现出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城乡同一阶段,是指城市与乡村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恩格斯借鉴了摩尔根关于人类发展史的划分,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蒙昧时代发展缓慢,时间跨度较长,其社会形态经历了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和原始村落时期。人类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增多,人口也随之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个个的村落;到了野蛮时代,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们使用陶器和铁器,特别是出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受种植和畜牧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人们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逐渐发展成早期“城市”的雏形。这个阶段,村落的出现是对母系、父系社会的第一次否定;城邦的出现再次否定了早期村落。虽然城乡间还没有差别,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聚集形态的变化,呈现出否定之否定运动,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城乡对立阶段,恩格斯指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3]随着城市的建立,城市与乡村开始走向对立。进入文明时代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城市和乡村出现了明显的界限。进入工业时代后,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工业高速发展,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一百年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以往所有世纪的总和”,农业相对滞后,也加剧了工业与农业的对立,乡村为以农民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经济,而城市则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商品经济[4],城市成为乡村的主导。纵观人类走向工业化的历程,无论是先进的工业国还是落后的农业国,在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引起工业与农业的失衡,造成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代价,农村贫困、凋敝、破产甚至会引起农民斗争反抗[5]。贯穿整个历史,从古代城邦到封建城市,再到近代以来高速发展的城市,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代表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方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加速器,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城乡间矛盾的相互对立也发展到了极致,把城乡关系推向了变革的顶点。
在城乡融合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消除城乡对立。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工业现代化发展到了很高的阶段。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有序自由流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如果说城乡对立是工业化建立在牺牲农业的基础之上,那么城乡融合则是农业依附工业,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在此阶段,城市充分发挥其优势,对农村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带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城里人和乡下人之分被消除,从事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同等的身份,社会阶层的对立,两者间的利益冲突缓和以致消解。农民逐步摆脱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不平等待遇,摆脱落后的发展状态走向现代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私有制是城乡对立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得资本向城市集聚,形成工业与农业的畸形发展以及农村贫穷与城市相对富足的对立。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城乡对立消除的关键,也是城乡融合的终极目的。但是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坚固的壁垒需要一步一步去打破。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建立起来,抛弃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社会制度,所有制改革在城乡融合阶段是永不停歇的。最终,私有制和旧的分工覆灭,公有制替代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走向城乡融合的最高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朝着共产主义目标前进,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城乡间的差异和对立会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将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在这三个阶段的变化发展中,城乡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城乡同一到城乡对立再到城乡融合的前进性、曲折性过程。随着城市与乡村的混沌统一体崩离,城乡同一的状态被城乡对立所替代,这是第一次的否定运动;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下,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推动城乡关系向更合理的阶段发展即城乡融合阶段,这就是否定之否定。
(二)城乡间生产方式发展变化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
从生产力主体即劳动者出发,在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劳动力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由于地缘封闭、生产水平低下,早期的人们尚不具备资源集聚效应,劳动附属关系尚未成形,劳动者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自己和家庭。但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进入城乡阶段,劳动就出现了异化,“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6]。早期在生产方式方面,由于国家长期对农业缺乏有效投入,相反却通过剪刀差政策大量索取农业积累,农业本身的内生动力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改造提升,更承担不起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7]。只有增加投入,破除旧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农村生产力的辩证否定发展。
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为统治阶级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还表现出农民与城市工人的对立,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产生了巨大的差别[8]。因此,城乡对立本质上也是不同劳动力之间物质利益的对立。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城乡关系最终走向城乡融合阶段。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平等的享有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能够不再因为生计成为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工具。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素质提升到一定高度,能够胜任自身想从事的任何生产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破除城乡对立造成的人的畸形而片面的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至此,劳动力本质的变化经历了自由-异化-自由而全面发展,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逻辑。
(三)城乡之间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
城乡同一阶段,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劳动者以氏族公社为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土地、种子等生产资料以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归氏族公社所有,再分配给家庭,生产关系表现为原始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文明民族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原始阶段后,公有制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被否定以致废除,转变为私有制,小农经济开始瓦解,工业化对农业的巨大冲击使得农业变成了对工业的单向输出,城乡对立不断加剧。私有制不能更好的解决城乡对立的矛盾,就必然否定矛盾进入更高级的城乡融合阶段,生产关系表现为驾驭在私有制之上的“社会公有制”。私有制和旧的分工被废除,农业和工业开始形成协调发展的关系,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随之消失。社会公有制再次确立,人将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社会公有制条件下资产(包括生产资料等)归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由集体统一经营[9]。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牢牢把握生产关系的辩证否定运动,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城乡同一阶段,氏族社会中通过男女的自然分工,从事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要。此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并不凸显。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城乡矛盾开始显现。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把占有的大量的土地出租给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其财富积累依赖于对农民的剥削,城乡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加剧。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资产阶级的出现并没有彻底改变这种现象,而是形成了新的剥削形式。资产阶级通过对内剥削工人阶级和对外扩张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大量注入城市,此时的社会矛盾不仅仅表现为资本家与工人,更表现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矛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表述,随着私有制的覆灭,公有制的确立,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剥削被消除,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在社会分配制度方面,城乡同一阶段早期的氏族社会是一种公有制分配方式。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劳动产品有限,分配的范围仅限于氏族公社内部,人人享有劳动产品,平均分配,分配方式相对公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逐渐对立,在封建社会中,分配方式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统治阶级以税收、租赁土地等形式对农民加以剥削,农民只能在交付税收、土地租金之后,剩余的劳动产品和财富才属于自己。城市间的商业也受到限制,商人积累的资金除了交税和家庭开销外,剩余的部分则用来购买土地,加剧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因此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形成了极为不平等的分配制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生产力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社会分工不断完善,但是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制度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城市中,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工人只分配到少量的劳动产品。在农村,农业生产力水平表现为不平衡的状态,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农业。收入方面也极不均衡,工业生产的收入要远高于农业。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虽然分配制度变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是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城乡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居民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工业带动农业,城市与乡村间形成共同的利益纽带[10],城市带动农村进入城乡融合阶段。通过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全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
城乡融合是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矛盾激化并不断得到解决,由此推动城乡关系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城乡融合。改革开放至今四十余年,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加快了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进一步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城乡间对立关系仍然存在,因此中国城乡融合道路着重在于逐步消除城乡对立状态,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一)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与增强城市牵引力并举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是最主要的动力因素。生产力的进步依靠资本与劳动之间优化配置,由此推动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机械化大生产[11]。在此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体现在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的程度。如果流动程度大大受限,那么资本与劳动间的对立加剧,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会极为缓慢甚至停滞;相反如果流动程度较大甚至实现自由流动,那么资本与劳动之间就会形成同一关系,两者相依相通,通过资本的输入进一步解放劳动力,劳动通过资本获取更多生产、生活资料,由此促进生产力发展并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12]。生产关系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村集体经济条件下,土地归集体所有,但仍要深化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开放性和流动性。在所有制不变的条件下,分配制度就变得尤为重要。农村劳动力的缺失归根在于受农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影响。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要把蛋糕做大,更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虽然国家已经宣布全面脱贫,但脱贫并不是最终目的,因此现阶段更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3]。建立合理的分配体系,工资分红等收入分配细致化,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回乡,资金、技术、人才才能源源不断的注入乡村,城市和乡村才能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之中,资金与劳动、生产力水平与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之间经历了曲折性和前进性的变化,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
(二)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城乡融合道路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要创新发展理念。首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资源要做到城乡融合,特别是公路、医院、学校的建设,激发农村的内生力量把各项服务设施做好,才能更好的吸引人才,减少人员流失。其次,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的整体形态要做到城乡融合,产业布局和整体规划受具体区位的限制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并且有可能成为某一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矛盾,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14]。再次,生态环境要做到城乡融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实现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更要注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减少环境污染,美化环境,好的环境是提升劳动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社会文明及生活方式要做到城乡融合,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既体现在农业的现代化也体现在社会文明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要注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形成新的社会风尚。注重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学龄人的教育,还要普及全体农村居民的教育,只有提升了知识水平,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才能更加完善,农村治理现代化才能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性、交互性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城乡发展中旧的矛盾破除,新的矛盾产生,再破除,呈现出辩证否定规律。
(三) 统筹城乡互联互通有效弥合数字鸿沟
当下,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尚不充分,城乡间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接受信息能力、使用和分辨信息的能力较差。城乡间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成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信息阻碍。因此,统筹城乡互联互通,加快弥合数字鸿沟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所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初中学历的网民占比38.1%,低学历网民主要集中在农村,导致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获取信息的机会不平等,加大了城乡间居民收入的差距,数字鸿沟加大,割裂了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与城市存在差距,城乡数字鸿沟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加大互联网的普及力度,帮助农村居民拓宽获得信息的渠道,引导农村居民实现信息现代化。
随着国家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在70%左右,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在55%左右,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其中如何分辨信息、使用信息成为关键。分辨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与受教育程度相关,要加大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让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更好的利用数字信息进行交流,破除城乡间数据孤岛。完善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监测和预警返贫人员,更好的实现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要加强农村信息安全建设,防止农村信息诈骗,更好的保护农民财产不受损失、精神不受损害。再者,要激活城乡间消费市场,鼓励发展农村电商,“直播+电商”新业态要伸展到农村去。既方便城市消费又使乡村农产品销量增加、既扩大了国内市场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形成“双赢”良性循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四) 构建城乡劳动力统一就业市场
城乡融合发展意味着城乡间劳动力流动更加自由化,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15],也凸显出了一部分问题: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就业、住房保障、市民化等。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只有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缩小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为此,加大对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技能培训,使其通过增加自身的技能更好的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加强对农民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保障,放宽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政策,让农民携带基础的资本进入城市,提高农民落户城市的意愿,使其有能力落户、安心放心落户。大量农民迁移至城市后,减少农村的承载力,更好的折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农业现代化[16]。
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目前城乡融合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民市民化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精神文明建设并举。消除农民及其子女自卑心理,首先要增加农村转移人民收入,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减少财产风险。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底气更加充足。再次,在子女教育方面,要做到与城市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弱化父母职业歧视,让其子女在城市学习生活中有归属感、平等感,形成城市化现代化的学习生活方式。
四、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城乡间对立的问题体现了事物变化的曲折性,城乡发展到城乡融合阶段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更高级的阶段,体现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当前,城乡关系发生了多种变化,要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创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