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分析
——基于骆驼评级体系
2022-07-02杨帆
杨 帆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天津 300072)
一、研究背景
2021年3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出台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中指出,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影响本行负债来源稳定性的内外部因素,提高负债来源的稳定性,加强对负债规模和结构变动的监测、分析和管理,以防负债大幅异常变动引发风险。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以巴塞尔协议为主,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暴露出资本充足率为核心存在很大的漏洞,因为只靠资本充足率这一监管指标很难监控复杂的银行体系,而银行的稳定性关乎整个金融市场,甚至会影响整个经济领域乃至国家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有一套健全的评价体系对银行稳定性进行监测。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银行业逐步趋向于全球化。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也显露出了诸多的问题[1]。虽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时我国并未发生金融危机,但也为我国政府提供了丰富的教训与启示,虽然中国至今尚未出现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银行业危机,但这并不能表明我国银行业不存在问题。事实上,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方面的压力[2]。一方面,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根据WTO协议,2006年以后我国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全部取消,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进入国内的外资银行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外资银行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生存压力[3]。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还面临着来自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实施、银行间竞争经营等方面的压力。2013年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监管机制改革等多方面改革政策的推行使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同业竞争压力,也给银行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带来了挑战。中国银行业在来自内外部压力下,能否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银行作为衔接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中介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会爆发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银行稳定性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骆驼评级模型构建资本充足性、资本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流动性水平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标,从监管层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量化指标是否达到要求,以及在2013年前后的变化,并了解影响银行稳定性的因素,体现了本文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银行稳定性
关于银行稳定性的定义,理论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国内外对银行稳定性研究是从银行的不稳定性或脆弱性开始。首先由马克思提出“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后Minsky提出“金融不稳定假说”[5],之后 Diamond 和 Dybvig提出银行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来自银行主体的内在和存款者对于自身流动需求的不确定性[6]。国内学者邱立成和王凤丽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世界各国金融联系的不断加深,银行也更不稳定[7]。Delis and Kouretas认为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变动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稳健性[8]。FadzlanSufian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当银行有强大的资金支持的时,银行会表现为强劲的稳健性,而且这种情况下银行在开展相关业务的时,会更加有重点和效率[9]。
(二)银行稳定性的衡量
本文对衡量银行稳定性的模型进行理论整理,衡量银行稳定性的方法有很多。早期,西方学者一般选择运用事件研究法,例如,Demirguc-Kun 和 Detragiache等[10]。银行危机事件后,学者们测度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方法一般选用多元 Logit 模型。后期学者如Honohan,采用多元指标法衡量银行的稳定性,建立了指标体系,如美国的 Camels 模型、IMF的FSAP模型[11]。另有学者采用Z-score、金融稳健性指数等方法来进行测度,如Tabak和Staub、Laeven和Levine、Abdulazeez Y.H. Saif-Alyousf,Asish Saha,Rohani Md-Rus、段丽丽等[12-15]。曾浩[2]、赵丽娟等、王蕙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衡量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16-17]。周长贵对我国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稳定性相关指标进行量化,运用骆驼评级体系评价银行的经营效益[18]。孙唯一、李坪联从经营持续性、区域覆盖面以及社会绩效三个方面构建量化指标,运用骆驼评级体系评价样本银行的运营绩效[19]。谭梦达、倪武帆等根据骆驼评级体系构建了样本银行经营风险识别与测度模型,分析评价上市银行经营风险的来源、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20]。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稳定性是自身可以运用科学的评级体系进行度量并可以有效的预防风险或将风险转化为收益,降低银行出现不稳定的概率,在保持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稳健经营的同时,银行体系的发展能够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综上所述,现有国内外研究对银行稳定性已有初步研究,但大都基于商业银行运营的某一方面,有些学者通过骆驼评级体系对我国银行体系进行研究,但研究目标基本是围绕经营绩效或风险管理角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骆驼评估级从多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进行探讨。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考虑到2020年初开始的全球新冠疫情可能导致数据的不连续性,本文样本选取2008至2019年18家上市银行(其中包括5家大型商业银行,8家股份商业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Wind数据库、《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和各银行年报整理。
(二)指标选择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和中国的国情,对骆驼评级体系(CAMEL)的五个监管指标进行量化。由于骆驼评级系统在最后综合评级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本文参考权日淑对5个指标分别进行分析。依照监管部门要求,在资本充足性方面商业银行应确保资本对资产的保障,因此选择资本充足率作为量化指标。资产质量是评价金融机构总体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选择不良贷款率作为量化指标。管理水平主要考察商业银行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职员素质、客户忠诚度等难以定量评估的因素,为了方便考核,本文选取成本收入比作为管理水平的量化评定指标。盈利状况主要考察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是抵补损失的第一道防线,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量化指标。流动性主要考察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情况能否满足客户的提现和贷款需求,选择存贷比作为量化指标,下表1为 CAMEL模型的指标与计算。
表1 CAMEL模型的指标与计算
四、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分析
(一)稳定性分析结果
本文选取2008至2019年18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在上文的基础上,根据骆驼评级模型分析2013年中国进入新常态前后,资本充足性、资本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水平五方面量化指标的变化,并试图分析其原因。如图1,2013年前后骆驼评级模型量化指标的变化。
图1 2013年前后骆驼评级模型量化指标对比
由图1知,总体来看,在骆驼评级体系的五个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都达到了监管部门的规定。具体来看,在管理水平、流动性水平和资本充足性方面,2013年之后高于2013年之前。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方面,2013年之前高于2013年之后。
(二)原因分析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全球金融体系遭受沉重打击。在危机重重面前,我国积极采取了逆周期的调控政策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商业银行的风险总体可控但稳定性指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金融机构不断改革,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实施股份制改革,资本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五项稳定性指标也在逐步提高。
随着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三期叠加”(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矛盾凸显,我国处于经济下行期,前期快速增长阶段积累并潜藏的问题不断显现,导致中小微企业经营难度增加,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令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恶化,信贷违约不断增加,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从而银行资产质量下降。
与此同时,2012年后,利率市场化速度不断加快,2013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放开贷款利率下限,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场化,存款成本不断增加,银行业的存贷款利息差额逐渐变小,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要业务的银行利润空间减小,银行业的收益率逐渐接近于社会平均水平。利率市场化导致净利息收入下降,从而带来部分利润损失。从日本等国的实践看,在低利率政策实行初期,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低迷引发的信用成本上升;在低利率政策实行一段时间后,银行将经历信贷需求疲软和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在201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呈现出不良贷款率上升、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双重不利局面。
五、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商业银行2013年之后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方面,有所下降,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提高其稳定性的建议:
(一)改善资产质量,加强风险监测
1.健全银行数据库信息系统,加强风险监测
当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商业银行相关的数据库,构建稳健性和风险指标的口径也不一致,因此就需要建立权威的银行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健全性和真实性,为今后做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分析不仅可以监测到银行在过去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预测风险,使银行的管理者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防备金融危机的发生。
2.完善银行信用体系,降低挤兑风险
对银行业的发展来说,信用是根本,因此整体社会信用环境的质量对银行业的稳健经营非常重要。银行是以负债经营为主的行业,从长期看,出现挤兑风险的概率较大,并且市场反应的某种信号很可能导致银行发生挤兑风险。对于存款者来说,如果信用差,那么银行资金链断裂,不良资产率提高,会使银行发生挤兑风险的概率增加。在我国,尤其是目前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要构建完善的信用机制,利用法律和道德双重管制来约束投资行为,从而使银行的挤兑风险降低。
3.稳定传统业务,审慎推进金融创新
占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比例最大的是信贷业务,因此要密切关注信贷资金的使用状况,确保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尽可能使信贷资金流注入实体经济;同时运用科学的度量方法来评估信贷风险,设定合规指导和内部审计独立等管理措施,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保持传统业务的稳定经营。同时,在保证传统业务稳定的基础上审慎推进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要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构建限额管理体系,有效拓展金融产品和工具,要始终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审慎推进和发展金融创新。
(二)提高盈利能力,改善运作效率
在利率市场化的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应重点加强资产扩张与负债重组、资产配置与资本约束之间的联动,做好定价的前瞻性管理,平衡好规模、结构、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1.提高贷款等高收益资产占比,同时增加中长期贷款占比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相较于债券投资和同业业务,贷款还是生息资产中收益较高的业务。在基准利率下行时,贷款利率调整速度相对滞后。因此,在低利率周期,各家银行通过提高贷款等高收益资产占比,可以保证利息收入的稳步增长。近年来在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国内主要银行的贷款占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时,在低利率环境下,利率曲线呈现走平的态势,商业银行通过“借短放长”获取的期限错配收益大幅减少。为了提高净息差水平,部分银行在借入更短期资金的同时,发放更长期限的贷款,即增加中长期对公贷款占比,以获得期限溢价带来的收益。
2.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贷投放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的优势凸显,越来越多的大客户转向债券和股票发行融资,向银行信贷需求减少,加之国家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银行将对公客户群体逐渐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下沉。中小微企业议价能力普遍较弱,且绝大多数不具备发债或IPO的资格,所以这部分贷款的刚性需求较强,且可以提升净息差水平。因此随着国家转型发展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提高对民营企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比例无疑是提升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零售信用贷款具有收益率高、不良率相对较低的特点。在对公信贷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以信用卡、消费信贷、按揭等为主体的零售业务也成为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等均加大了对零售业务贷款投放速度,信贷比例明显提升。
3.降低资金成本
在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统筹协调不同性质的资金,建立以成本为导向、以流动性为边界的负债结构优化机制,按照不同类别的产品特点,确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要下更大力气拓展低成本存款,提升自身的存款竞争力。短期内,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做好现有客户的维护和挖潜工作,加强与核心客户合作,实施链式获客,重点是抓住源头性资金和项目资本金,积极拓展代理、结算等增加资金来源的业务,减少客户占用本行信贷资源、却将结算放到他行的现象,引导流量资金在本行体系内循环,提高资金沉淀率。
4.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一方面,合理把握筹集资金的节奏,保持筹资节奏与信贷用款节奏匹配,进一步降低每日平均货币市场资金融出规模;另一方面,适度提高同业授信整体额度,增加交易对象,综合考虑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同业存单、金融掉期等资本运作或筹资方式,努力提高流动性资金运作效率。
(三)实施金融创新,发展“商投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规模和质量均得到明显提升。优质企业融资渠道从传统以贷款为主,逐步转向贷款、发债、股权融资等方式相结合。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使得优质企业在与银行议价时占据有利地位, 同时对银行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如果银行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极有可能丢失客户。因此,越来越多的银行在积极推动对公业务转型,提供“商投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在全方位满足客户投融资需求的同时,提升了非息收入水平。例如,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均提出类似的集资产管理、交易银行、投资银行、资产托管、金融市场等战略性业务,协同发展综合服务的发展方向。
此外,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商业银行要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还需要结合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手段,加强互联网与金融的高效融合,积极探索综合经营模式,适时开展保险、投资银行业务,进而提升非息收入占比。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之路,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还要坚持服务和服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扮演好衔接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的角色,提升自身金融服务能力,顺应互联网信息革命潮流,推动银行业走向国际化、综合化、信息化的改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