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激励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022-03-02余兴花

关键词:受教育者榜样思政

余兴花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江门 529080)

当今世界,我们处于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大学生是未来我国民族复兴的希望,国家的栋梁!如何在精神上引领一大批高校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教育法是指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从而促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去努力学习,全面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方法。

一、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一)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面临的现状

从学校层面上来看,“重视智力教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现象还比较普遍。我国有些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证率、就业率,对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培养没有重视,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体现在这些方面:一些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程不太重视,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不足,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上课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照本宣科,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没有及时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相关的思政实践课程,教学评价体现不够完善等,如此现状制约了思政课程的授课效果。

从受教育的家庭和个人层面上来看,在高校逐年扩招,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大环境下,家长和学生都以就业为导向,将主要精力主要用于能提升自己就业筹码的一些硬件学科上,而不重视提升自己思想道德方面的“软实力”。这种家长学生的功利性心理制约了高校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不利于培养将要担负民族复兴伟大任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现阶段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国内和国际新环境的挑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40 多年,国家由闭塞走向全面开放,经济文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经济上出现贫富差距、思想上受到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由此导致社会道德滑坡、社会矛盾突出的现象。这一切变化也对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青年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思想冲击,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对我们广大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政教师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就会很容易跟不上新形势、新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它的共享性、及时性让很多人受益匪浅,但是它的负面信息也对学校思想政治课造成了一定的冲击。21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中一些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层出不穷,不可避免地与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冲突,例如我们讲究大同思想、集体主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大学生网民群体普遍存在思想定力不坚定、思维判断力不强、认知事物能力不深入、价值塑造容易受影响等思想多变问题。[1]网络媒体似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严重冲击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2]在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全球化带来的双面效应,能正确面对,合理引导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思想政治课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必须政治坚定、旗帜鲜明、审时度势、创造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负面信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

针对上述情况,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以及国内国际的大环境的急剧变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以及思想政治素质本身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生最为重要的素质,高校“思政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目前00后是当代接受高校教育的主体对象,他们热情、开放、充满活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活跃在各种电子媒体上。但是有些学生还有缺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消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是人,因此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就成为实施过程成功与否的关键。[4]可以运用西方管理科学中的政治激励理论来指导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性。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手段探析

根据各心理学派对人类行为模式的不同解读,我们可以将激励理论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内容激励理论又包含需求层次理论、激励需求理论等。过程性激励理论又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恰当运用这些理论对思政教育效果具有教育正面意义。

(一)需求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生理需求。这是最低层次,满足和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身体需要,例如吃喝拉撒睡。第二层次,安全的需要。主要是用来保证身心免受来自外界的伤害。第三层次,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对爱情、友情等感情的接纳。人有群居性,所以也希望是某个群体中的一分子,能被该群体所接纳,在该群体中找到归属感。第四层次,尊重的需求。包含内在的尊重和外在的尊重,内在的尊重主要有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求。外在的尊重有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求。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求。该理论研究表明,激励目标的制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激励作用发挥。如果一个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应该调整激励方向,将激励目标转移到满足更高一个级别的需求上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及时发现受教育者的优先需要,是教育者实施科学精准教育的关键。[5]

(二)目标激励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施教者对受教者树立恰当的目标对受教者的行为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为高校学生设定的目标越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就越能激发其进取心和积极性。这就要根据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我们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该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及不同学生本身的个体间的差异,提出合适的学习目标。比如,大一学生刚来到新学校,管理方式与中学时期有着天壤之别,还有面对来自更加遥远广阔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方式迥异的同学舍友等,势必对新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大学的学习方式比起中学更加注重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注重升学率的高中主要是填鸭式的教育,如果不能及时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学时光很容易被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同学所荒废。此时应该引导他们不断调整自己,以便建立新的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培养一定的社交能力,以适应全新的生活方式、全新的学习模式以及全新的人际关系。但针对大三的学生则有着新的教育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是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年,即将面临踏入社会或选择继续提高学历。可要求他们以提升学历或找工作为目标,认真准备提升学历的课桯学习和复习备考,并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这在当前就业难的情形下尤为重要。

(三)榜样激励

“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学生们一般崇拜一些科学家、医学专家、艺术家,他们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思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这些榜样的案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效仿榜样。例如在“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中根据专业特点选出榜样的案例,通过对榜样积极的学习经历,到为社会做积极贡献的事迹的学习,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心理。学生通过崇拜榜样和学习榜样,就能全方位地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这种榜样激励对于优秀的、普通的和有待进步的学生都会产生激励作用。要达到榜样激励的目的,选择好榜样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选取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英雄、革命家,著名科学家、爱国人士的事迹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可信、可学。也可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身边的人物事迹。例如每所高校都有一些毕业之后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校友,我们可以邀请这些校友定期回校,给刚入校的师弟师妹们或者即将踏入社会的师弟师妹们讲述他们的成功的学习经验,成功的职业经历。这些榜样更加有实效性和时代性!

(四)情感激励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情感激励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着如沐春风般的关心,经常用平等的视角与受教育者的交流沟通,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能够敞开心扉,和施教者进行真心交流。施教者能真正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困惑、实际困难等等制约受教育者发展的因素,从而进行有效帮助。同时施教者也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宿舍氛围,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友爱的氛围,使受教育者能够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行为转变,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6]。适时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思想,谈心交心,以情感人,是激励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尤其是一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或者从小有过留守儿童经历的学生。在家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学校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有人性的心理引导,很容易有各种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习的方方面面。

(五)精神与物质激励

“奖励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奖励本身,而在于其中所透露出的对于某种价值理念的肯定。”物质激励是指教育者运用物质手段让受教育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包括奖金、奖品等有形的物品。精神激励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精神方面的激励,包括鼓励认可、赞美表扬等。物质激励见效快,效果立竿见影。但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拥有正确获得物质的能力,过度的物质激励还会让受教育者把奖励当作目的。精神激励教育成本低,持续性强,两种激励各有利弊,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有些学校历年在每个年级都有进行每个月的文明班评比活动,获得文明班的班级每个月被授予流动红旗,在学期末还会进行学期文明班的评比,还有一百到三百不等的物质奖励,可以作为班务费用。根据我们长期观察,获得文明班的班级的同学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方面做得更加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适当的物质奖励进一步鼓励了这些班级的同学再接再厉,班级管理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为年级班级管理提供了标杆效应。

三、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

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激励理论的时候,我们要理解激励可以分为正激励和反激励,正激励就是奖赏,反激励就是惩罚。我们要注意激励方法的公开透明,要制定明确的激励措施,让受教育者对奖惩制度了然于胸,知道奖励原则,知道惩罚底线。我们在学校使用反激励的时候要注意规避罚款、人身攻击、谩骂等侵犯人权的行为。奖惩对等是体现激励公平的第一步,其次,激励范围要公平,激励范围要覆盖全员,而不是部分覆盖。然后激励的手段要公平,例如同等成绩的情况,奖品要一致。教育者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公开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觉得这是有效激励,才会在这种规则下面学习生活,不敢跨越雷池。通过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育经验,例如设置奖学金制度,每学期根据成绩排名和管理班级能力公开奖励优秀学生,优秀学生班干。按照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公开处分惩罚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两种相反的激励措施对高校学生本人其他同学有着很大的激励和惩戒作用。

(二)遵循稳定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激励机制作为一项常规管理制度确定下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想教育过程,受到不同的受教者性格、心理状态、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者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开拓多种教育方式辅助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激励理论的着眼点在于人的需要,关注的是人的内心活动,激励理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激励理论中看到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捷径可走,我们施教者一定要倾注真情实感,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感同身受,实施正确的激励方式,才能达到激励的最大效果。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榜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