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德语中的“专业用语”
——概念、分类及特点

2022-09-29王牧洲

关键词:霍夫曼德语用语

王牧洲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 200000)

一、专业用语的概念

目前为止,对“专业用语”这一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各学者给出的定义也各有所不同。语言学家霍夫曼(Lothar Hoffman)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他的说法,难有定论的原因是专业用语和共同语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也是专业用语领域中许多研究的主题[1]。霍夫曼本人尝试将专业用语及其表现形式的定义和界定划分为七个基本方向:词汇学—术语学方向、功能语言学观点、商务语言学、功能文体学、科学—哲学视角、翻译学方向和子语言理论[1]。语言学家罗尔克(Thorsten Roelcke)从另一个角度——基于专业用语的交流模型专业用语概念进行了分类[2]:作为符号系统的专业用语(系统语言清单模型),作为篇章话语的专业用语(实用语言学语境模型)和作为专业交流的专业用语(认知—语言功能模型)。而学者布尔曼(Rosemarie Buhlmann)和费恩斯(Anneliese Fearns)则从交流这一功能出发,将专业用语称为一种交流手段,称它是“特定学科内社会化的结果,且与这种社会化的其他结果密不可分。”[3]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用语可以与学科的思维要素相结合,包括专业用语、学科的思维结构和学科中共有的交流结构。更普遍的理解是,专业用语与专业相关并且具有功能性[4]。

二、德语中专业用语的层级与分类

如何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用语彼此区分开来?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得出的结论是:这很难做到。霍夫曼指出,由于人类的持续生产活动和新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专业用语进行完整的分层分类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只可能“将所研究的子语言一一列举成一排”[5]。因此,他建议制定一个 “交流领域”来进行阐释,这一领域指的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5],通过对多学科词汇的研究,结合对词法、句法的观察,绘制了一个大纲,即专业用语的横向划分(horizontale Gliederung)(见图1):

图1 霍夫曼《专业用语的交流手段》第58 页

由于这些交流领域可以不断扩展,因此他故意没有完成全部的横向结构。未来随着专业用语研究的深入,可以继续对此表进行扩张。该结构能基本解决以下问题:德语中有哪些专业用语?它们是如何区分的?然而,当学科被视为专业用语的载体时,总是会出现一个问题:人们无法估计学科的确切数量,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有多少种专业用语?这个问题也导致了研究人员对专业用语这一概念的不同定义。

因此,霍夫曼继续以抽象程度、外部语言形式、环境和会话参与者为依据,继续进行了纵向的划分,即垂直分层(vertikale Schichtung)。其中,抽象程度被分为5 个等级,取决于外部语言形式、具体的会话情境和会话参与者[5]。垂直分层旨在解决专业用语内部的分层问题,并解释其如何在领域内部形成一种专业用语;谁、在什么学科内、在何种程度上使用专业用语等问题。学者哈姆里奇(Tim Hammrich)认为,垂直分层有助于“描述抽象层次和各自语言、符号和交际单位的系统分配。模型当然是有限的,但至少它们允许对专业用语的文本进行粗略分类。其类型学领域的新概念一定会越来越广泛。”[6]

结合纵向和横向划分的理论,霍夫曼最终提出了下五个互相紧密连接的的主要层级(见图2):

图2 霍夫曼(1987,第70 页)

尽管该模型仍存在争议,但这种纵横结合的结构至少提供了一种充分差异化的方法。哈姆里奇认为,该模型实现了“将专业用语描述为在有限的交流领域中使用的所有语言手段的总和,并区分了不同的专业用语”。[6]

三、专业用语的特征

·尽管研究者们对于专业用语的定义不统一,但总体而言,德语中的专业用语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被明确:

·词汇(Lexik):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每种专业用语中都有特定的专业词汇。

·形态学(Morphologie):经常出现某些构词模式,通常与非常特定的含义相关联,例如前缀(如ent-等)和后缀(如-haft 等),多部分复合词也是特征。

·句法(Syntax):通常也有某些句法设计模式,例如,被动结构的高频。

·篇章(Text):其他宏观和微观的语篇关系,如逻辑结构、摘要、脚注、其他链接策略。

·字位(Graphematik):专业用语经常违背新正字法,例如使用Photo-来替代Foto-。

本章中,笔者尝试从与共同语的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专业用语在词汇、句法与形态、篇章的特征:

词汇:专业用语的特殊词汇是它一个突出的特点。对于专业词汇的描述,各学者也使用了不同的单词,如“Fachwort,Termini,Fachbegriff”等。共同语的词汇是有机增长的,而专业用语的词汇之获取来源是一个问题。根据学者弗拉斯(Claudia Fraas)的观点,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构词(Wortbildung),即从现有的语言材料里创造新的单位,常见方法有:复合、派生(增加前、后缀)、词类转换、缩写、重叠、混合等[7]。与专业用语不同,专业词汇的特征非常明显,也有助于人们与共同语进行区分[8]:

·多用名词话的不定式,如“Das Messen,Wiegen,Zählen,Durchführen”。

·带有-bar,-los,-reich/arm,-fest 等后缀的形容词,如“magnetisierbar,antistatisch”。

·多重复合词,如“Lochblende,Geradsichtprisma,Perleins”。

·带有数字、字母或特殊符号的复合词,如“47-Ohm-Wiederstand,U-Rohr”。

·多词复合体,如“Differenzverstärker mithochohmigem Eingangswiderstand”。

·用人名或专业特定的略缩语构词,如“Lorentzkraft,CNO-Zyklus”。

句法与形态学:专业用语在句法和形态特征大多显露于专业语篇之中。在日常语言的语篇中出现的概率相当低。这也是专业语篇容易导致理解和学习困难的原因。语言学家林克(Karsten Rincke)总结了其句法和形态上的特征:

表1 句法与形态学特征

另外,(词性的)曲折变化也归属于形态学之内。单词会经修改后变为新的形式,但其含义保持不变。以名词和动词为例:

·同一名词在共同语中不存在复数,但在专业用语有复数形式,如:Druck–Drücke,Staub–Stäube,Zerfall–Zerfälle

·同一名词的性在专业用语和共同语中不同,如:das Partikel–die Partikel(语言学专业词汇),der Filter–das Filter(技术类专业词汇)。

·动词在专业用语中多为弱变化,在共同语中换元音的变位,在专业用语中出现齿音后缀,如:senden–sandte–gesandt vs senden–sendete–gesendet (广播专业用语)

篇章:在篇章方面,德语专业用语的研究与语用学中的篇章语言学研究密切相关。由于德语教学中通常不会涉及专业用语的句法和形态方面,因此专业用语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专业语篇的阅读困难,且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都得以体现。微观上的难点特征包括上文中所述的专业用语的部分特征,如频繁使用专业词汇、复合词、缩略语等。宏观层面,其特征表现在句子的语法结构甚至整体结构上,如一般较少用到的语法结构(如被动态)、复杂的句子结构(条件从句、关系从句等)、压缩并无冗余地对事物的描述、理解文本所需要的先验知识等。因此,从下(微观)至上(宏观)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识别拼写及单词,领会词义→创建句子间的语义和句法关系→从句子到意义单位的跨句子整合[9]。

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对专业用语的定义和分类的研究并不自成一体,而多角度的分析与解释以及对共同语的界定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德语的专业用语以共同语为基础,但在很多层面(词汇、词法、句法、文本)也与之不同。因此,专业用语和共同语之间的关系对于专业用语研究至关重要。如今,专业用语对共同语的影响通过发达的媒体广泛传播,专业术语也涵盖了越来越多的领域。不仅专业人士需要专业用语,普通公民也需要。随着越来越多新学科的涌现,对专业用语研究也需要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

猜你喜欢

霍夫曼德语用语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先驱——汉斯·霍夫曼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礼貌用语大家学!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天使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