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022-03-02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孙明哲

奋斗 2022年23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总书记

■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孙明哲

历史反复证明,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思想的领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回答中国、世界、人民、时代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一、敏锐洞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深度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首先,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世界形势发展变化提出并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21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当今世界大变局中,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化遭受重大挫折。因此,中国必须认清变局的范围和趋势,进行准确判断。

其次,从国内情况看,当今中国正处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握发展规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最后,从党的中心任务看,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赶考”之路,如何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赶考”来告诫全党,这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有着9600多万名党员,如何领导14亿人口的国家走向富强,能不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能不能始终保持与担负的执政兴国使命相一致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等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需要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秉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系统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在实践创新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世界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新的深刻意蕴;创造性地提出并阐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指明了现实路径;开创性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命题;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础上提出“十四个坚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科学回答世界之问。当今世界,“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的世界之问在全球回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引领人类进步潮流;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观点;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科学回答人民之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者的群众”。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权法治保障,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等,这些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之问的铿锵回答。

科学回答时代之问。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和方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同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三、开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敏锐洞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等重大历史课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全局出发,统筹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在坚持继承和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党的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创造性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创造性提出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创造性提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创造性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创新了党的建设方法、路径、举措,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把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共同构成的;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这一系列富有创新性重要论断将对社会主义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境界。

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与人类进步的高度,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观,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型文明观,倡导公道正义、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正确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世界眼光,为世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我们要在“两个结合”中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的伟大奋斗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