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2-03-02田源博
■ 田源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二十大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伟大变革,紧紧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重点任务举措,为新征程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环境科研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和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定位“擎火者、远行人、创新家”三个角色,以科技力量守护绿水青山,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环境科研工作要坚决忠诚核心、拥护核心、紧跟核心,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造福人民。
树牢价值观念。自觉地从“国之大者”高度谋划和推动工作,强化争先晋位意识,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向国内高水准看齐,保持前瞻性的创新意识,把精力全部放到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上,以坚定的信念、勤勉的精神、实干的作风,为生态环境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厚植家国情怀。始终牢记生态环境科技是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怀着对事业的满腔热情,聚焦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弱项,更加自觉担负起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使命。
坚持科学精神。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心无旁骛,研究培养独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鼓励理性的质疑和批判,提高科学诚信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
二、站位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局找准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青山绿水、护蓝天净土,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切实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环境科研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科技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坚持理论武装走在前。自觉站位全省创新发展大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刻领会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牢记初心使命,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能力提升走在前。重视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提能力练本领,补短板强弱项,注重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找方向、定目标、抓落实。要有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的英雄气概,要有不骄不躁、孜孜以求的踏实作风,要有勇于探索新领域、发现新知识的素质能力,注重开发特色研究方向,创造新价值。
坚持担当作为走在前。坚持知行合一,在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求真知、练真功。一要理念更新。多要素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研究方向由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单一管理向多元协同转变、污染演变向形成机理转变。二要技术创新。围绕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和治理瓶颈全力开展科研攻关,推动形成一批符合黑龙江省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实用技术。三要机制革新。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创造价值效益。四要手段出新。加快建设和完善无人机、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体系,打通资源壁垒,提升智慧环保水平。
三、聚焦生态环境治理重点,提升污染防治科学性精准性
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着力建设绿色龙江”“实施生态振兴计划”,标志着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环境科研战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第一站位、第一标准、第一时间、第一行动、第一目标,加强生态环境科技战略力量培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跋山涉水”三篇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新篇章。
构建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体系。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研的基础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大力促进生态环境科研领域协同合作和联合创新,不断增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强化基础性研究。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水、大气、土壤等领域基础研究,不断夯实环境科研基础。鼓励探索科研平台多元化,支持申报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落实系统性研究。围绕村镇(小规模)污水处理、畜禽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大气污染治理、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综合利用等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一批符合区域、行业特点,可广泛推广应用的实用技术。三是突出引领性研究。围绕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等重点工作,完善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研究、协同攻关机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着力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创新与核心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
构建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和提升环境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科学决策、环境管理、精准治污提供支撑。一是在产学研用上实现跨越。搭建技术转化平台,加速推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不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探索建立若干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助推绿色低碳产业和生物环保产业发展。对接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荐省内先进成熟的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入选平台技术成果库,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二是在人才培养上实现突破。加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的选育储备,打造专业贡献突出、引领作用显著、团队效应明显的人才队伍,逐步构建“矩阵式”人才梯队格局。结合实际落实《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精神,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切实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三是在指导帮扶上实现共赢。组建科技帮扶团队,采取“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一事一议”科技咨询服务、“一题一训”技术培训等模式,帮助地方解决突出问题。开展系列技术研讨、政策宣讲等活动,深度分析企业污染治理技术需求,精准匹配优秀专家和优质成果,为企业提供优质科研平台,帮助企业破解治污困境。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普在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创新改进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普工作,促进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一是丰富拓展生态环境科普资源,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科普化,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等主题自主开发系列主题科普作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实验室、监测中心等机构和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环保设施单位要增加科普设施及功能,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国家科技活动周、六五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等期间,组织开展主题科普活动。二是开展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建设,把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与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场所。加强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的创建和培育,鼓励相关部门开展生态环境科普场所建设,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高全民生态与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科普全民行动。发挥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科普主力军作用,提升科普咨询和服务能力。帮扶企业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科普活动,创建科普基地,提高员工生态环境科学素质。支持各类学校、媒体等机构积极履行生态环境科普的社会责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科普宣传强大合力,增强公众践行绿色生活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