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三种意识,破解阅读难题
——以2021年语文高考真题为例谈阅读理解的备考
2022-03-02陈士同湛常骏
□ 陈士同 湛常骏
不论是传统高考卷,还是新高考卷,亦或是部分省市的自主命题卷,阅读理解始终占据试卷的半壁江山。认真分析近几年高考语文卷可以发现,试卷基本上采用“阅读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相结合的体例。而就阅读理解的语料看,它们是由现代文和古诗文组成。其中,现代文阅读一般分为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古诗文包括叙事类和古诗词。
告别考纲时代,新高考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高考“稳中求变”原则的指导下,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尽管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考查的方式和理念已经进行了调整。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创新意识和核心素养作为新高考考查的重点,不是以单纯的试题针对性检测,而是融入到材料中。从近几年语文试卷命制的式样看,单纯就知识而设题的考查已经不再采用,取而代之的是以语段和语篇为命题的材料,由此带来的是考查指向的改变。由单一思维转变为多种思维,这不仅强化了对学科综合素养考查的力度,也提高了考查的难度。“阅读与鉴赏”作为语文基本能力之一,在新高考中的考查明显增加。不论是语段,还是语篇,作为命题的依据,命题点和考查点都隐含在其中。要解决依据语料设计的问题,必须准确理解材料的内容,并厘清各个语言单位间的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从形式到内容梳理材料的关系和主旨,并树立下面三种意识,这样方可破解相关难题。
一、文体意识,读懂文本说了什么
文体,即文章的体式。从文章学的角度看,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如叙事类是以叙述事件为主,说明类以介绍知识为主,议论类以阐述道理为主。不同体式用不同方式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都蕴涵着写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综合分析用作命题的语料,语段和语篇尽管篇幅长短不同,但是都具有传递知识的功能。从形式上看,有连续性的文本,有非连续性的文本;有现代文,有古诗文。就传递信息而言,语料一般分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的现代文和古诗文。不同体式的文章,承载不同的命题价值,相应的由材料命制的试题就有了不同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分工。以2021年全国乙卷为例,阅读理解试题由五篇材料命制,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当然,六种能力不是集中在一则材料中,而是分散在不同语料中。考查能力是内隐的,灵活运用能力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要做到这些,在依据文体理解材料应有之义前提的前提下,以体读文是最基本保障。
论述类文本旨在阐述道理,理性思维较突出。阅读文本,既要清楚说什么(论点),还要明白用什么说(论据)和怎么说(论证),而且要辨别观点与材料、事实与观点、他者观点与文章观点、定性观点与或然观点;准确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语句的同时,还应注意一些重要的表示时间性、逻辑性、结论性的词语。阅读中把这些问题搞明白,再把围绕原文设计的三道题(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和根据原文内容筛选整合)的选择支带入到原文中比照,按照题目的要求(不正确和正确)进行思考,作出选择。
实用类文本阅读也是如此。从能力考查的角度看,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的是阅读理解、筛选整合、分析概括的能力。不论是连续性文本,还是非连续性文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介绍生活中发生的社会性事情。材料有介绍现象、陈述事实、作出短评等类型。阅读时既要清楚表层内容,更要理解材料隐含的意思。完成这一工作,解决两道客观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和一道主观题就有了依据。从设题的情况看,有的是局部设题,有的是针对整体材料设题,指向不同,思考的范围和角度就不一样。像乙卷的第六题“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从题干看,该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的理解。至于“相同的经验”,临朐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亩产3.73万亩”,安义县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此外,双方为了促进粮食增产都在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造交通条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明确了这些,主观题作答时,把细节性内容分层次进行概括化处理:“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立足当地实际,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古诗文的阅读同样需要根据文体,抓住文体的特征。文言文阅读一般是以叙事性文章为主,而人物传记偏多。阅读时,明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职务做什么事情、反映什么样的品质”等问题是读懂文章和关键。读懂了文章,才能解决“三客一主”的问题。文意不顺,文言句读就无法解决;不准确理解文章,“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的判定就有困难(该题考查一般从人物角度、地点角度、时间角度、词义角度、关系角度、内容角度诸方面设误。);有了必备的文言知识,并理解了文本内容,文言文翻译就没有多大问题。
二、语境意识,明确文题怎么融合
语境,即语言情境。语文学科是学习、感受和品味语言文字的学科。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不是止于对音形义了解的层面,而是放置在特定的语言材料中理解“该语境”中的语言文字的应有之义。不同的文字缀连,呈现不一样的语言特质。正是这样,由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构成的语言场才丰富多彩,语文学科的魅力也正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语言场表现出来。进入“三新”——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时代,不论是教学,还是考试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双基”和“三维目标”因侧重于静态知识和能力考查,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才选拔的需求。在“立德树人”总的教育目标的框定下,语文的教学和备考也转向了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的语文活动。采取这种方式,不仅避免了语文学习和考试的碎片化与散点式,也让教学与备考有了具体的抓手。
从考纲进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语文考试不论是从考查方式,还是考查理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强化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查基本的学科素养是主要的指导思想。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试卷的独特性。这种特性在试卷上的体现就是“阅读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都设置了特定的话语情境。摒弃孤零零的知识考查,在特定的话语场域检测,这不仅让问题的解决有了具体抓手,也更好地凸显了学科特色。就试卷涉及的语言情境而言,它简单地由语料情境、解题情境和答题情境三个方面组成。语言材料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解题的凭证。每一个材料,不管是整篇类的,还是片段类的,它们都创设了独特的语言情境。阅读语言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语质语脉理解内容。文学类偏重于感性思维,非文学类侧重于理性思维;现代文需要现代文的阅读思维,古诗文少不了古诗文阅读的功底。分清了各自的侧重点,再回归到语言材料中理解,就不至于乱而无序。乙卷中的实用类文本,提供的话题情境是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媒体关注的社会热点“粮食安全”问题。材料以图文组合的形式呈现,阅读时既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语言情境,还要注意图表直观展现的情境。图文结合,才能全面理解材料。同样,诗歌鉴赏选的是辛弃疾的《鹊桥仙.赠鹭鸶》,文本以人与鸟对话的方式,以自然生活为题材,用浅近的语言围筑亲切的语言情境,表现词人美好的生活情趣。从情境创设的角度看,文本以人劝鸟为全篇的基本框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把极富天真的生活趣味和深刻的人生体验揭示出来。
很显然,对文本话题情境的准确把握是解决问题的保障。而对问题的解决,没有具体材料情境做依托很难做到全面准确。从阅读理解设置题目的方式看,有的针对局部,有的围绕整个材料。分析问题分清问题指向、确定命题材料点、抓住问题题干的关键词,才不会走偏。乙卷的15题“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简洁的问题表述,但指向性很明确——语言鲜明、简要分析。从问题考查看,它考查的是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就行文选取的角度看,上片先直呼白鹭,让它听听自己的劝告,接着告知它溪中鱼儿寥寥可数,要它体谅主人的心意,与溪中的鱼儿和谐相处;下片劝告白鹭,视角从眼前溪边移向远浦、别渚,由溪中的鱼儿想到泥沙中的虾鳅,劝它去那里饱食美餐,再悠闲地飞回来。通过材料语境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在表情达意时语言灵动的表现:“本词使用对话体,以‘告汝’引起下文,构思新奇;用‘汝’‘君’等第二人称,赋予白鹭以人性,生动形象,营造亲切感;用词简洁,直白浅近的语言写出对白鹭的劝告及其原因,给人以清新之感。”
三、规则意识,清楚解题如何操作
要全面准确地认识和了解事物,必须要熟悉事物本身的属性。只有按照固有的特性分析,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才会少走弯路。要保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不成为短板,备考时必须树立规则意识。这里的规则主要涉及遵循阅读理解自身规律、根据不同文本阅读思考、按照不同问题指向设计答案等几个方面。
就阅读理解而言,读懂材料本身意思是前提。除了理解材料固有意思,还要了解命题人为方便命题而对材料所做的选择及预留的关键点。如果疏于其一,就会增加解题的难度。众所周知,被用作命题材料的文本都经过命题人二次加工。为了命题方便,会在命题点加注关键的信息。对于命题人有意为之的内容,阅读时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作为信息类阅读的论述类文本,此类文本侧重信息传递,行文用词的严谨和思路的严密较为突出,反映在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时间的、程度的、总结的、逻辑的使用比较多,而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往往会成为命题点。古诗词鉴赏,关注标题、作者、字词和注释是浅层的,重要的是抓住语言、意象、意境、情感和技巧五个构成元素品味文本。惟其如此,才能读懂诗词,较为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
遵循文体固有特性来理解是基本的阅读要求,而不同性质的文本阅读由于在试卷中被附加的功能不同,所以阅读的方式和取向就不一样,运用的阅读思维也有差异,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主要以筛选和整合信息为主,故在阅读时注重信息获取;文学类文本和古诗词鉴赏以阅读品味和鉴赏评价为主,所以阅读时应专注于细节品味和技法鉴赏。之所以关注对象不同,源于不同的文本用来命制试题负载的考查知识点和能力点不同。新高考一卷第一篇阅读材料把论述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整合为一个文本,依据文本命制5 道题:三道客观题侧重对信息的筛选以及文本细节处关键词的理解,两道主观题分别考查的是论证和归纳要点、探究问题的能力,第4 题“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明确了分析思考的范围以及解题的方向:“材料一项提出‘诗画异质’的观点,然后通过对比拉奥孔在诗歌和雕塑中的不同形象探讨诗画不同质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最后补充说明不同质但可互补;材料二先通过《拉奥孔》所讲的绘画与诗歌的区别引出中国古人对该问题的看法,接着举例分析以证明观点。”
文学类阅读的鉴赏评价采取的思维和关注视角则有所不同。新高考一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小说阅读第9 题“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很显然,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作品中重要意象的能力。对文学作品意象意蕴的分析,在遵从文本的前提下可以充分调动自主性的思维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作为文本表情达意的道具,被选入文本中的意象除了本体意义,更被附加上独特的文本意蕴,承载作者独特的情感:“在王木匠的故事中,‘门’指‘石门阵’,其灵感来自南教场政治指导员的报告,此门击退了鬼子,保护了百姓;在故事中鬼子的眼里,‘门’后有他们想要侵占的各种事物,是他们攻克的最后一道防线;‘门’表现了王木匠对‘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的向往,也表现对鬼子的憎恶,对和平时代的期盼以及对战争定会胜利的信心。”而诗歌鉴赏第16 题“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该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语言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尽管是局部设题,但思考时应该联系全诗,不仅要关注诗歌的思想情感,也要注意炼字用词和表达技巧:“第二句说高僧惠远曾经住在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吗?该句以问句方式委婉地表达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问候与关切;同时该句与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相呼应,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千万不要消沉,他日依然可以青云直上,前途无量。”
“阅读与鉴赏”作为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进行了集中的考查。但是从整体分析看,阅读理解部分除了考查阅读和欣赏能力,把“梳理与探究”和“表达与交流”两种基本语文能力也渗透到其中。既然是综合性的检测,在复习备考该考点时,立足文体读懂文本、结合语境分析思考问题和遵循解题规律规范答题,这是不能淡化的关键点。只有对这三点给予高度重视,阅读理解部分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