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组织多维整合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2-03-02赵德金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利益群体价值观

赵德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整合能力体现执政党的执政水平。所谓整合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各不同部分在保持各自性质特点的前提下,共同集合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1]。可见,整合是对整体的不同部分进行协调和优化来提升整体性能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实现关系秩序的顺畅运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格局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变化对高校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从价值观、体系、群体、空间等维度进行整合,坚定各群体的政治信仰,突出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师生获得感和归属感,创新性构建良性网络共同体。

一、价值观整合:坚定政治信仰

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深刻变化导致高校里的一些教师、学生等群体的价值观念出现不同程度的认同迷失、信仰目标冲突,这迫切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各群体的价值观进行整合。价值观的有效整合,不仅可以满足各群体基本的价值追求,引导、规范其价值观念与行为,还可以重塑价值观的同质认同,达到信仰的高度统一。

(一)构建同质认同性价值观

同质认同性价值观是群体心理情感高度依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的价值观,是从表象认同上升到价值认同的一种高级形态的价值观。同质认同性价值观的实质为价值观的同化过程,“通过同化措施而使系统成员更为一致的小心翼翼的努力,可能是建成整合系统的最有效的途径”[2]。高校中各个群体与基层党组织的同质认同性价值观尚未形成。高校里知识分子高度聚集,他们思维活跃、互动频繁,更易接触到多元化的价值观。在追求利益合理化的当下,“从价值取向看,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蕴含着走向片面求利的可能”[3],这极易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价值观在高校盛行,极大地影响高校各群体的政治认知和实践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达成社会共识的现代性的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4],它倡导“利他”“和谐”,符合高校各群体对公平正义、公序良俗的一般认知与期待,对协调和解决高校存在的各种矛盾起着重要的指导规范作用。

在高校里,师生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成员,但部分师生党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只停留在表象化认同阶段,需要向更加实质性的同质认同性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质认同性构建需要从单一层面上的被动灌输转变为多个层面上的催化融合,即由以前的单纯理论课教学,转变为通过课堂教学整合、校园文化感染、诉求关切回应和社会实践育人等多层次立体化构建。具体来说,一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军奋战”的现状,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在政治认同、“四史”、道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等教学内容上既求正、求新、求实,又要反庸俗化,提升课堂理论教育的入脑、入心程度;二是增强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里,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依附;三是关注学生在就业创业、爱党爱国等方面的所思所盼,积极回应其相应诉求;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常态化的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搭建各类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

(二)增强价值观的包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高校一直在努力构建更高层次上的同质认同性价值观。能否处理好增强价值观的包容性与同质认同性价值观构建的迫切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整合能力提出的严峻考验。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享受轻奋斗等不良价值观,对于这些不良价值观不能硬性隔离,更不能听之任之,而应采取引领性整合,增强价值观的包容性。采取引领性整合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主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价值观导向的一元化与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统一,在较高层次上追求共识”[5]。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应具有相应的弹性,应增强价值观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既要充分吸收借鉴先进文明成果,又要创新价值观的话语表述体系,避免出现游离在高校师生之外、只顾自说自话的高深语言,要既能让师生喜闻乐见,又能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确保价值观“边界”安全

价值观都有一定的边界,增强价值观包容性的同时不能突破价值观的边界。换言之,是非原则问题一旦逾越边界将导致行为失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维持自身边界、保持价值坚守的同时,应确保价值边界的移动在合理可控范围内。如果出现价值观的越界情况,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毫不含糊地做到“堵”,即旗帜鲜明地高举马克思主义,对不良价值观或错误思潮的危害性、反动性进行深刻揭露,引导师生认清原则是非问题。高校中流传的以标榜“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普世价值”,其本质是要边缘化马克思主义,弱化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方对我国实行价值观渗透的新方式。因此,高校师生要时刻警惕这种“普世价值”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彻底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虚伪性。

二、体系整合:突出高校党委领导核心

社会组织要想持久稳定并不断发展,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政党整合社会利益的能力,决定着政党力量的强弱,也影响着政治体系的稳定性。”[6]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下的信仰型执政党,整合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向心力强的政治领导核心,建成“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的党内体系。高校党委能否成为高校的坚强领导核心,直接决定高校改革发展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党委必须不断整合党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理顺与优化运行机制,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

(一)整合领导体系,理顺党委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关系

高校党委系统与行政系统并存,是确保党的领导的需要,也是促进高校稳定发展的需要。整合高校党委系统与行政系统,关键在于严格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经过我国高校办学实践检验的制度,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高校的“总开关”。在这一制度引领下,进一步有效整合党委系统与行政系统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进一步消除二者之间的张力,构建良好的高等教育领导体系,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然对高校党委、行政二者之间的定位、运行秩序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在高校具体事务中还需要进一步整合。具体内容如下。一要切实做到党政分工、协同运行,在党委常委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框架内各自行使职权,研究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事项。二要建立党委书记与校长之间的理性互动机制。党委书记与校长只有相互支持、高效沟通,才不会出现制度执行走样、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党委书记要勤于与校长沟通、善于补台,全力支持校长独立行使职权。校长应积极支持党委书记工作,把行政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下,把党委研究制定的方针政策落实好、贯彻好,要敢于与党委书记共同承担责任,与党委书记坦诚相待,维护党委的领导权威。

(二)优化组织体系,确保高校基层党组织顺畅运行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7]。高校党的组织体系由党委、二级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构成,三级体系覆盖了高校的各个组成部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得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能更好地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好,高校所担负的政治任务也就能完全落实。反之,基层党组织横向联动和纵向传导性能不强,凝聚力下降,最终可能变成一盘散沙。新时代,高校应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试点学生支部进宿舍,重点关注高校海外归来青年教师等群体的组织覆盖,填补“组织空白”。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顺畅运行离不开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用好用活民主集中制这一“法宝”,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师资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应带头发扬民主,营造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讲真话、实话、有用话,不讲套话、空话、无用话。经过充分沟通,凝聚共识,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议而有决,最终形成科学、正确的决策。

(三)完善治理体系,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治理水平

近年来,党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8]。高校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高校治理体系是否完善。因此,高校应完善治理架构层级,不断释放办学活力。大学章程是高校运行的“根本大法”,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与关键。虽然大学章程对高校多元群体的权责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高校实际运行中,大学章程的权威性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因此,完善高校治理体系,首先要突出大学章程的统领地位,让这一“根本大法”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其次要整合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教师评价、薪酬分配、校院两级管理等事关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的诸多制度。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始终注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主要任务;在教师评价、教学评估、人才引进、职称评聘中,要坚决破除“五唯”等不良倾向,切实做到重师德、重教学、重贡献;在薪酬分配中,要向扎根教学一线,以及在重点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在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中,要重新审视学校与学院的关系,做好二者权力、责任和义务的平衡协调和再分配。总之,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完善高校治理体系能激发各群体共同致力于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群体整合:增强师生归属感和获得感

高校基于内部身份、地位、角色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教师、书记和校长为代表的校级管理者和学生等多元群体。进行群体整合,就是要在高校事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引领下,寻求整合平衡点,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消解群体间存在的矛盾,最大限度满足师生诉求和利益,增强师生归属感和获得感。

(一)整合的目标是消解群体间矛盾

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因此,利益是各群体做出各种行为的动因。剖析政治情感的深层根源,要从各群体所获得的利益中去寻找。对于高校党委来说,高校中的各群体之间无根本利益冲突,虽没有需要“弥补利益鸿沟”的巨大难度,但也不能忽视存在的利益差距,协调不好也将激化冲突,影响学校稳定。从整合的角度讲,现阶段高校的主要矛盾是各群体的利益需求不断扩张与教育资源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各群体在满足基本的物质利益需求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有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如果他们的利益诉求无法充分表达出来,那么他们对党的政治认同就会降低,对党的积极评判就会减少,政治生活的参与度就会降低。整合的目的是缓和矛盾,维护共同利益,但前提是要对各群体诉求有充分准确的把握。高校的共同目标是构建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共同目标的一致性并不否认各群体的利益存在差异性。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通过整合来消解群体间的矛盾,在凝聚各群体共识基础上确保学校改革事业健康发展。

(二)整合的方式是寻求最佳平衡点

在高校整合中,若掌握不好整合的平衡点,会让自认为是弱势群体的人员(如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等)产生“相对剥夺感”,产生离心倾向;也可能出现强势群体(如高校领导干部、高层次人才等)“强强联合”而“排他”的现象。目前,收入分配的矛盾在高校中有比较突出和集中的反映,不同群体之间、同一群体不同角色之间收入存在较大差别且有分化趋势。高校中存在收入差别是正常的,但是出现收入分化却是危险的。所以,“大学的决策必须在诸多利益群体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不能走任何一个极端,仅仅强调某一方面的利益”[10],也即在整合过程中,“必须始终从共同利益及根本利益的维度去思考及整合不同群体的利益”[11]。个体的诉求是千差万别的,追求个人合理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校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进行整合时,不可能无原则地满足所有诉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只有不断协调各群体的具体利益、眼前利益、长远利益与高校的共同利益,在各利益平衡点的临界范围权衡利弊后做出科学的决策,才能获得更大的拥护与支持。

(三)整合的途径是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各群体间的利益差别如果不加以缓解,将固化为结构性矛盾,这会对党在高校的领导产生不良影响。一直以来,出于对各种矛盾的敏感与恐惧,当遇到矛盾冲突时,一些党组织会故意“绕行”,从而导致教师群体之间、学生群体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和谐现象。“以师生为中心”应重在落实,而不能只是喊口号。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未广泛征求意见、脱离实际制定政策、未能反映师生群体诉求等现象时有发生,非常规诉求表达事件屡有发生。因此,在绩效改革中,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倾听教师的意见,防止大量人员收入“被平均”。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敢于打破身份藩篱,使教师的地位、角色能够保持合理的变动、流动。同时,对学生群体的诉求也要给予更大的关注,因为“能否恰当满足学生群体的利益需要也已经成为制约当今公立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关键性因素”[12]。如果利益表达渠道不够畅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就不能真正了解各群体的诉求,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始终以服务师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师生最关心的问题、师生最期盼的事情、师生最不满意的地方,将师生的操心事、烦心事变成暖心事、顺心事,充分保障和满足师生在物质利益、学术地位、职业发展、社会认可等方面的需求,让全体师生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

四、空间整合:构建良性网络共同体

互联网时代,各群体的诉求表达空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反映诉求,网络成为诉求表达的“非确定性领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诉求表达的新阵地,同时也充斥着网络暴力。网络共同体平常表现为散漫、松弛状态,但当面对相同或相近的诉求时,就会迅速聚合,网络民意瞬间形成,因此,有必要进行网络空间的整合,构建良性网络共同体。这一网络共同体是指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群体基于相同或相近的情感需要、利益需求而联结形成的理性互动、健康向善的网络空间样态。

(一)充分发挥网络的利益表达功能

当下,网络上民意涌流,网络交往因其虚拟性、平等性等特点,使高校师生更多地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真实诉求。网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诉求表达不顺畅问题,促使隐性需求显现出来,让紧张关系得以改善,还可以让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把握师生所思、所想、所盼,获得最真实的民意。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主动整合网络新空间,把握网络这一诉求表达的最大增量,积极利用网络的利益表达功能,发挥网络的瞬时性、便捷性特点,让网络问需问计成为民智民力汇集的最短路径;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网上评教系统等贴合高校实际、顺应师生需求又有广泛影响的网络载体,尝试通过网上互动、实时讨论的方式,创造“面对面”“键对键”平等对话沟通机会,让师生参与高校事务管理,指出高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且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实现高校与师生之间诉求传递无延时,交流互动直接透明,沟通零距离,无障碍。

(二)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如果诉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有效解决,诉求人便会通过寻求网络的力量来扩大影响,这样网络不仅成为了诉求的集散地、发泄地,还变成了同类诉求的“放大器”,从而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因此,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作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意见表达形式,不仅将以一种常态化的方式存在,而且将会随着公民意识的成长而越来越发展壮大。”[13]网络舆情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产物,只要互联网存在,网络舆情便不可避免,它是民意在网络上的最直接体现。其次,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通过空间整合,构建良性网络共同体。一是成立专门的舆情应对管理机构,对网络舆情进行常态化监管,防止出现对网络舆情信息不知或不管的现象。二是建立舆情应对长效机制。一旦舆情爆发,发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该机制要第一时间响应处理。三是通过“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正面应对网络与媒体,不回避矛盾,与师生良性互动,引导舆论走向。四是持续整顿网络环境。网络虽是诉求表达的场所,但不是“法外之地”,不能让网络成为造谣诽谤、恶意中伤、传播有害信息的场所,应逐步构建理性互动、健康向善的良性网络共同体。

猜你喜欢

利益群体价值观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利益链与新垄断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