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分析

2022-03-02福建省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王敏榕

新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校企人才

□ 福建省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 王敏榕

一、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现代学徒制就是指技术院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教师在讲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过程中,借助企业中有相关经验和知识的师傅带领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工作,通过校企联合的模式,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核心素养,巩固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现代学徒制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深化了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还能扬长避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培养,针对学生弱势的技术内容进行弥补,让学生在现代学徒制中,既学到理论知识,又参与了社会实践,避免传统的学徒制降低学生社会参与率,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等问题。教育部门以及政府在加强校企合作过程中,教育部门应当将二者有机结合,让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充分碰撞、融合,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在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教学模式下,丰富传统教学模式的内涵。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校企双方有进行结合,提高培养学生的效率,培养专业素质的人才,就应当践行“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从而保证校方以及企业双方二者互利共赢,最终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随着我国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的学徒制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到企业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实践创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高水平的素质人才。同时,校企双方还应当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烹饪技术。顺应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优势进行发扬,将学生的缺点进行弥补。此外,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教学方式中,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加强课堂管理,通过对学生的培训,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烹饪技术人才。现代学徒制的另一特点便是专兼结合,通过将现代学徒制引入到烹饪技术教学中,利用全职和兼职的两大优势,对学生进行培养。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够优化课堂设计,打造出精品课堂,培养学生的烹饪专业知识技能,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积极参与专业实践,让学生在现代学徒制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借助校企双方之间的合作,将二者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打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应当从学生成长环境以及教学环境出发,尽可能保障学生高质量的学习烹饪技术,推动学生烹饪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在保证提高学生烹饪基础知识过程中,兼职教师也是烹饪技术学院的一部分。兼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校企双方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对烹饪技术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保证学生扎实基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巩固学生课堂基础知识的积累。

三、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现代学徒制打破了传统学徒制落后的教学理念,丰富了传统学徒制的内涵。现代学徒制应当强调校企双方有效的结合,从而达到二者互利共赢的局面,将二者充分结合起来,共同培养专业素质人才,这是传统学徒制所不能为学生带来的便利,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更能直观地面对市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学校这一桥梁,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更直接地了解当前市场对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从而本着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巩固学生课堂基础知识。

此外,现代学徒制能够完善中职院校的管理制度。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校教学理念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对传统学徒制的改善和提高,优化培养人才的管理制度。学徒制是一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通过师带徒这一教学模式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现代学徒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校企二者有效的结合,借助二者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满足市场的对人才要求,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过于僵硬,而不注重实践,教师应当解决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问题,迎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保证学生的就业率。

四、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策略

1.加强教育理论革新,引导学生主观能动

在中职烹饪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必须迎合学生成长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率,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参与教师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学徒制不足,丰富传统教学模式的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当一改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大量的知识填鸭式灌输给学生的模式进行摒弃,充分地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烹饪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以及成长发展特点来制定相应的烹饪教学模式,本着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提高学生的个性。教师应当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激励自己,时刻保持对烹饪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让学生进行烹饪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在企业能够与师傅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将主要的精力参与到企业实践过程当中,能够根据师傅的专业技能,吸收师傅的经验以及烹饪技术,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保持对烹饪技术学习的热情以及对师父的尊重、敬仰。在校企双方加强合作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打破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专业素养

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下,中职学校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满足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现代餐饮行业中,校企双方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才能让学生了解市场的需求,让教师能够根据市场做出教学调整,让学生能够根据市场来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不应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应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烹饪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师傅以及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学习烹饪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获得成长和成功。与此同时,校方还应当加强与餐饮行业的沟通,满足学生在烹饪课程当中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只是传统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向学生传授烹饪相关的实践技能以及炒菜、做饭操作步骤,一点一滴地让学生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获得实践相关的技巧经验。因此,在现代学徒制教学规则下,让师傅走进校园,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烹饪技术学习。

3.完善专业讲授内容,培养学生技术能力

在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以及新课标的改革背景下,要求中职院校对学生烹饪专业的培养工作有新的要求。学校不仅应当培养学生烹饪技术的专业素养,还应当确保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烹饪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保持对烹饪学习的热情,在教师的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当丰富烹饪教学的内容,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社会实践,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下进行烹饪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开展烹饪技术课程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成长发展,巩固学生所学的烹饪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校企双方的价值观下学习基础知识。教师丰富烹饪教学内容,首先就应当加强烹饪实践活动以及烹饪基础知识教学,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向学生传授烹饪的技巧,充分锻炼学生的烹饪技术,保证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开展中职烹饪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时刻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不仅能够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能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荣誉感以及使命感,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同时,保证菜品质量,落实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借助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将二者融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有效地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具有高专业素养、高道德基础知识的专业人才。

4.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保证现代学徒制有效地落实,还应当对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原则进行补充。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校企双方合作的管理制度下,进行有效地融合。结合二者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师的教学模式应当落实到社会实践当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激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烹饪基础知识并参与到企业的实践当中,让学生时刻追随师傅的脚步,进行烹饪技术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教师和师傅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成长环境等特点,适时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以及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烹饪技术知识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和师傅应当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进行合理地评估,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烹饪水平,让学生在教师以及师傅的引领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再次学习,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不足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够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发展的需要,从而定向地向市场输送一批具有高专业素养、基础知识扎实、社会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满足市场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满足企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达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有效提高学生烹饪的基础知识以及烹饪专业素养。

5.密切校企合作联系,提升学生管理成效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应当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将校企二者的优势共同结合起来,培养专业素质人才。让学生在校园和企业之间进行角色互换,既让学生以学生的身份接受课堂知识的学习,又以学徒的身份在企业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从而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将校企双方进行有效的融合,制定高水准的教学方案,满足企业以及市场对人才的渴求。在现代的烹饪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应用校企之间的优秀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然后让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学生。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地结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起到指导作用。为企业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烹饪技术专业素质的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企双方应当完善教学资源,共同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企业和校方应当邀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让校外的企业参与烹饪教学,对学生的烹饪专业进行培训,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烹饪知识的认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烹饪技能。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持续繁荣,餐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加强校企合作,完善传统的学徒制,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将二者的教学观念有效地碰撞融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现代学徒制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能够培养一批批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完善学校的教学模式,让校园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导向,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校企人才
人才云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清律的基础知识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掌握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