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构

2022-03-02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水南小学李少莲

学苑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有效性情境探究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水南小学 李少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关键的是实践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毕竟,所有知识的积累和课堂练习的进行都是为了更好地解答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着重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教学模式的迭代更新,从交互性教学、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角度切入,充实课堂、丰富资源、优化教学;二是教学内容的科学选取和指导,数学教材中编排有不同难度的知识点,有基础性的必要掌握知识,有促进能力提升的中高难度内容,也有选择性的学习模块,那么在选择性的部分,教师就可以将其作为了解内容,在实际的练习中补充即可,并额外融入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要点;三是教学情境的创设,生动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发散和互动的有效增强。

一、致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建构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高效教学模式的开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构建将大大推动高效教学模式的开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仅意味着课堂效率的提高,也预示着学生学习效率有了提高的更大可能性。高效课堂的构建依靠的最关键的两股力量就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教法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将为课堂效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育人的新风向标;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品质的塑造、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升将直接推动教学的进程,因为课堂是学生的,教学内容也是因其而备,学生主体活跃了,课堂就会随之活跃,课堂活起来了,教学进程自然就会更加紧凑,教学效率也将有效提高。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都会更加主动的在“教”与“学”中各司其职,营造出最佳的学习氛围。

2.有助于多元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推动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的有效手段。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的直接输出,尤其是大量文本内容和数据的展示,往往更不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反而还会使其陷入枯燥的学习氛围,从而使他们的课堂专注力大幅下降。而在多元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环境,都会得到较好的优化。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了生活、信息情境的导入,整体内容的呈现会更加直观生动,尤其在微课视频一类的资源导入下,原本静态繁琐的知识点会变得可视化,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从文本数据到具体画面的切换,很大程度上能够为课堂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知识点的研习,效率和质量都会更优。

3.有益于学生灵活数学思维的发散。

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势必会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数学思想的强化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合理化的练习都将回馈到学习收获上,而这种源自知识的收获将为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帮助。种种良性的反馈可归功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效性的大幅提高,一方面直接推动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使其能够以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分析处理综合应用题;另一方面也反向促进了教师教学环境的建构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从而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的可能性。总的来说,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和发散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

二、探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建构的途径

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为了有效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构,教师首先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入手,在确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同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究,从而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那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教学活动集中在一两项之间,或是单纯的概念知识的讲述,或是集中性的数学练习,而应有序安排教学活动,尽可能设置多个活动,让教学呈现出多样性,如此一来,教学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元,课堂教学也会更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能够驱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学习掌握好数学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情境互动、课堂提问和实际练习。首先,结合问题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即引导同学们介绍自己在班级上的位置以及周边同学的位置,看看每个人对位置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以此对数学中的位置定义有初步的认识。接着,进行探究交流,解决数学问题,这一部分可分为“说一说”“想一想”和“写一写”三个模块,分别组织同学们进行互动、思考和实践,先观察座位图,和同桌交流描述位置的方法;再思考具体问题,如某某同学的位置在哪里,应如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然后让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可利用纸笔进行具体位置的表述,像很多学生可能会以绘画的形式,并借助图形进行不同位置的表示。可见,透过这三个学习步骤,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都能获得有效的培养。下一步,带领学生学习用数据掌握位置描述的方法,学会用数对进行具体位置的表述,像(2,3)就表示第2列、第3行,(4,6)就表示第4列、第6行,通过简单的举例让同学们对数对的概念和表达方式有整体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自主探究和讨论,亦可组织大家进行趣味数学游戏。在探究讨论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思考数对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由此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练习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趣味数学游戏互动部分,教师则可组织学生进行组内活动,即每组安排5至7人,其中一人为组长,组长任意说出一名同学的名字,另外的同学需要迅速作出反应,将该同学在班级排列中的位置以数对的形式表述出来,以此检验学生对数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学生就能用数据表示位置,能够迅速确定某一位置。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不同形式的教学指导下获得知识的理解和积累,有助于课程的高效推进。

2.引入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长。

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新课的引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的,前者需要眼前一亮的即视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后者则要求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信息化的数学课堂,以此拓展学习内容,赋予教学更多趣味性,并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粘性。综合其二者,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都能在各自领域发挥到极致,进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深度建构。另外,可在课程中有序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提供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像微课视或者其他的网络资源,微课视频具有视听同步指导的功能,其能够实现知识的可视化,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相对全面的补充,避免学生在某一块知识的学习中出现遗漏。再者,网络资源的获取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数学课堂增添了不少新意,不仅充实了课堂,也丰富了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的探究性学习中获得全面培养。所以,引入信息技术、推助自主探究对于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抽象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动态化的呈现,并在此环境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组织同学们在视听体验中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与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方式进行对比,熟练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教学没有让学生机械地背公式,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前整理、展示交流、同桌合作交流摆一摆、说一说、观看微课,汇报交流的多种形式,回忆知识,建构体系,突出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顺利地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接着,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要求同学们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具体为,教师给每位同学一张方格纸,并提供工具——手工剪刀,通过拼接体验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推导过程。随后,再随机抽点几名同学到电子白板上写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巩固练习,同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像“不规则图形”练习,就可创设情境——我们学校要进行校园绿化的添置,要为环境优化来做一些贡献。学校为了美化环境,买来2970株花苗打算种到空地上(将空地的图形投影出来),大家能算一算每平方米大约需要种几株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由教师巡视指导,在讲解环节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搜集典型方法,将其传送到电子白板,展示给大家学习,指定学生到白板前讲解,全班交流订正,最后总结方法——数格子法、近似图形法。又如“组合图形练习”,即我校科学小组打算在种植园内种植西红柿,每平方米种8株,请你算一算需要购买多少株西红柿幼苗?通过这道例题带领学生总结学习出分割法、添补法这两种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方法。经此,学生就能在信息资源和实践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多种学习资源交互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构。

3.注重数学实践探究,引导学生创新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核心,专注双向才能真正落实好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了落实好这一教育任务,教师就可以多开展一些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充分的练习时间。在练习部分,教师可以透过一些具体的典型案例,向学生作具体分析,主要是对解题技巧和答题的一般性规律进行探索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起快速准确解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可借助游戏互动的形式带领学生在数学游戏的开展中进一步理解知识,既避免了单一化学习带来的枯燥无趣感,促其自主自觉地投入到课堂中,此即寓教于乐之法。同时,还可培养学生之间协作学习、互助沟通的良好学习品质,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氛围,让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愉快的学习体验蔚然成风。

例如,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对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进行综合探究,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综合应用题的实践探究中创新数学思维,掌握科学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像在《小数乘法》的实践探究中,首先,教师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并发出提问: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大家看教材第2页例l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以此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回答:3.5×3。接着,带领同学们观察这一道算式,让大家思考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由此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小数乘法。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对一些具体题目进行专题讲解,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出解决小学乘法一类问题的一般性规律,使其在实际解法中达到速度与准确度的有机统一。如0.75x5=(),该算式中出现了小数,很难直接得出结论,这时就要转变思维方式,利用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将小数先转化为整数,再进行计算,即先将因数0.75扩大到它的一百倍,为75,再根据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得出结论为375,这个数据是由0.75扩大一百倍而出的,因此结论需要反向缩小一百倍,亦即缩小到它的1/100,得到3.75。经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同学们就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一般步骤,即先对小数作出整数处理,再利用整数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将得取的结论同倍数缩小即可。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深刻,数学核心素养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总之,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这一新的教育要求,教师在育人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上也要随之改变,要以设计适合学生开展系列数学学习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驱动,以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的数学意识为核心,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灵活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单一的课堂教学转为多元的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有效性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