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旅途
2022-03-02陈治勇
陈治勇
我到过很多城市,丽水、台州、杭州。这因为语文。我去过很多远方,湖北、贵州、稻城。这也因为语文。因为语文而到过很多地方,且每一次都是一段较为绵长的旅途,这就有点意思了。远水遥岑,春夏秋冬,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景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人文,将我的旅途装点得色彩斑斓,或层峦叠翠,或层林尽染。每一路,都是一幅经久的画卷。这,是不是堪称语文的漂泊呢?然这漂泊里多了一点诗意,蕴含着厚重的人文,点点滴滴都汇聚成了思念的河流。
我想念唐崖的雨了。听着舍外的落雨,点点敲打着窗外厚密的叶子,琐琐碎碎,絮絮叨叨。雨声若琴声,绿意作香炉,无边的雨雾就是香烟了。槛菊愁烟兰泣露,想着不久的将来,叶子散尽,秃枝于风中颠簸,想着我即将与之别离,再无法与其来年之新叶相见,漂泊之意顿起。可怜唐崖雨,万里眷余归。这雨之柔情,恰似此地人之深情——温存,炽热,体贴。饭店老板娘那一池春水的微笑;学生家长硬塞进手里的土豆;操场上孩子们问候时灿烂明媚的笑脸;更有那每日斜阳照满庭院之时,广播里的唐崖话——唐崖人是有情怀的,以方言为老者广播。是的,唐崖的人文除了厚重久远的土司遗址,更弥漫在这点滴间,这是鲜活的人文。
较之多水的江南,稻城是素朴、大气和磅礴的。立于广袤之原野,低头乃丰茂的草,奔走的牛羊和来自四面的风;抬头是不见边际的青天,来去自如的白云和那翱翔苍穹的雄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儿时背诵的诗歌竟在此时活了。沿途所经,处处有随风飘飞的经幡,石头垒积的土堆。土堆上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经文。在通往西藏的路上,常能看见目光诚挚,匍匐于地虔诚行走于朝圣之路的藏民,他们中有的竟为之永远停留在了路上。在人类信仰逐渐荒芜之时,他们恪守着千万年的祖训与习俗,那一张张被炽热的骄阳熏染成了古铜色的脸,流淌着笃定,焕发着坚贞。面对这群大地上的苍生,人的心魂被洗礼着,净化着,心胸亦无限舒展开来,往日之恩怨情仇、荣辱得失一扫而空,宠辱皆忘,盖若是也。
初至稻城,我们像一群新生,对未知的支教学校充满了期待。这是一所县中,校名的题字惹人怜爱,汉字与藏文相互辉映,潇洒的行书折射着学校的个性。学校的外观虽普通,但素朴的外表难以掩盖教育的本真。细观之,教室的门口意趣甚丰,其文化布置虽简单,却处处现出高层对教育本质之识见与对教师之尊重。如一教室门口贴着:
不学无术只凭打扮,不能引起学者喜欢。
骏马如果没有行姿,哪怕再稳也不值钱。
写于条形木板上的四句话,绿字绛衣,阐明了人应重内在神气之哲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甚是有味。再如“若是不敬师长者,虽通百典事难成”一语,揭示了人之成就与尊师的因果关系,凸显了敬师之重要,人不能忘本、饮水不忘思源之道理。这简单的言语虽无渲染,却把“尊师”二字镌刻于每一个孩子心田。有什么能比这朴素而诚挚的教育言语更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呢?
这学校,随意一暼皆为文化,它的骨子里流淌着教育之真谛。有此,则陋室不陋矣。这让我想起了湖北之唐崖民中。依山傍水的民中,有着文物楼;楼前的操场,以青石相连而成,一块块,或灰白,或青黑,参差斑驳,历经风霜的洗礼,有的碎了,有的完好如初。它们与两旁陋室相映,织就了岁月之经纶。文物楼乃两重楼,以黑色廊柱支撑,共两栋,左右相对,一重四开间,上下八间。廊檐下的水泥地面年纪也大了,斑驳的它不知曾被多少脚步踩踏,每一个细胞里想必都贮藏着汗水与艰辛,童真与欢笑吧!文物楼再向前,是古长廊,目力难尽。长廊上黛瓦含情,廊边古木荫蔽,长廊从东到西,悠悠然,绵延着一派静谧。蟋蟀叽叽,鸟鸣声声,加上廊间偶有的蛛丝,大有时空穿梭之感。古长廊下,立一石碑,此乃当年建造旧校时各单位的集资名单,名单字迹斑驳,青苔掩映,然仔细辨去,一个个便彰显了出来。小小的石碑,凝聚的却是唐崖人对教育的赤诚。古长廊与古学校相连之门框上,左刻“庭廊幽深鹅石相嵌通南北”,右刻“松柏参天庭院有致见古今”,两联虚实交错,一空间,一时间,“幽深鹅石”“松柏参天”彰此地学府之幽深静远;“南北”“古今”则极目远眺,纵横时空,颇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为学之道。尖山人后浪不忘前浪,重视精神绵延。这一块“恩施自治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尖山民族中学早期建筑”的石碑站立着,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人不忘本,今日不忘昨日,后人不忘前人,文化脉络之延承需赖以此类。
兴许是文化熏陶之缘故,生长在这些高远之地的学子,皆有着非凡的梦想。他们关于梦想的文字令我动容:
或许是受爸妈的影响吧,因为他们都是人民教师。每当看见爸爸身穿运动服,在操场上喊着整齐的口号;每当看见妈妈批改着作业,那认真的样子,很让我动心。他们与学生之间浓浓的师生情与充实的生活规律更是打动了我。所以,我想做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充实、真诚、合格的人民教师。
——洛桑达瓦
没有夸耀,没有颂歌,潜移默化间,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播撒在了子女心田。梦想,是一种信念的延续。读之,我有一点点心动了。
看惯了浩瀚无边的草原,见惯了连绵起伏的群山,数遍了荒草间牦牛的数目,数尽了光秃原野间屈指可数的树苗。在大雪纷飞的冬日,杨树落光了叶子穿着光秃秃的白衣,河面铺满了冰,牛儿躲在圈里咀嚼着干草,母亲用开裂的手艰难地洗着衣服。风在呼啸。祖辈在这里生活了好久了,我也这样艰难地生活下去吗?我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了。所以,我的梦想,是走出祖辈的生活天地,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与生活。
——泽仁泽旺
读之,我想起了王家新《在山的那一边》。山那边是什么呢?山那边还是山吗?山那边有海吗?海是什么样子?面对祖辈生活的土地,学子的心中有一粒破土的种子在萌动着。人都该有自己的向往。故土好,然梦想亦好。此心安处是吾乡。也许,乡就是一个让人安定的梦想吧。
我的作文不好。我多么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啊,做梦都想。如果我能够拥有一手漂亮的文字,我就可以用文字画出妈妈的美丽,老师的善良,奶奶的温柔,还有草原上那些美丽的风景。看着杂志上的那一篇篇文字,它们有的也是我的生活。我突然发现,似乎写作也不难,只要用笔写下自己的故事,写下自己的感受就好。老师说的“真情实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嗯,我以后要好好体会他们的作文,好好地写作文。
——左西拉姆
这是一个被阅读点燃了的梦想。希望左西拉姆也能用她自己的笔写出属于她的故事。
我读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梦,他们青涩、纯真、善良、温柔,犹如碧空下那一根又一根坚韧的草在风中摇曳,吐露着芬芳;犹如高原上夜空中不染纤尘的颗颗璀璨明星,照耀着纯净浩瀚的草原。这些梦,正在蓬勃滋长,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座又一座如山般坚定的厚重的现实。
回望漫漫的语文旅途,想着山一程,水一程,想着那不同的景色,不同的人,想着他们于我人生旅途上装点下的风景,不禁感慨万千:有些地,停留再短已成故乡;有些景,虽是一目却永留心底;有些他,相遇再短已成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