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表达:独立、理性、共情
——由“背人事件”说开去
2022-03-02张晓瑜
张晓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公共领域开始兴起并高速发展起来,呈现出更强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多元性。面对“非常态”的现象、事件,人们的话语生态往往存在拒绝思辨、盲目跟从、极端偏激、表达失序、乱贴标签等现象,极易陷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误区。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猎奇心强,极易在纷繁复杂的各类网络现象中失去应有的辨别选择能力。因此,中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学习如何有效地发出积极、合法、合理、负责的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6月15日,有网友曝出一组六盘水师范学院“保洁阿姨背大学生过河”的照片与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一张保洁阿姨背大学男生蹚水的图片更是备受质疑。网友的跟帖、评论中,有人看了暖心,看到了保洁阿姨的淳朴、善良、爱心,表达了对她们的赞许与敬意;有人看了扎心,看到了大学生的娇气、无知、麻木,表达了对他们的愤怒与担忧;有人看了寒心,看到了评论者的盲从、傲慢、偏见,表达了对他们的质疑与回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时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以“背人事件”为例,笔者在分析网络表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思辨表达的追求和态度——独立、理性、共情。
一、独立:审慎批判,不做键盘侠
评论1:难怪都说是巨婴时代。
评论2:确实对不起“师范”这两个字。怎么解释都是掩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学校平时师德教育不够吧,这样的学生怎么能成为身正典范?其实学校不用解释,以此为契机,加强教育反而是一件好事。
评论3:为啥不说是校园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安装不到位呢?每逢稍大的雨都积水。
评论4:可能有些人说“不必过度苛责孩子”,新闻里也说了,是保洁阿姨把他们当孩子主动背的,但我还是认为,有自主意识的大学生应该婉拒这种好意,自己走过去,别把自己当宝宝,别让别人把自己当成宝宝。温暖本是好事,但不要演化成没有原则的泛滥之情,更不要变成一种自我感动的温床和过度保护的温室。
评论5:这些道德制高点上的棒喝,听起来相当快意恩仇。在这种标签化的逻辑想象中,保洁阿姨是被奴役和被剥削的对象,她们必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而大学生是享乐主义的代言人,他们必定是精致利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有了这样的群体画像,阶层扭曲的情感价值也被一股脑套用到“保洁阿姨背大学生蹚水”事件中去,结论便语不惊人死不休了。可是真相呢?(光明网)
前两则评论不了解全情就妄加评论,带有明显的盲从性和片面性,人云亦云。评论1从个别大学生的行为推断出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巨婴”,旨在批判社会对孩子的教育。评论2则由此主观地得出“学校平时师德教育不够”这一结论,旨在批判师范教育乃至整个大学教育,并认定“怎么解释都是掩饰”“学校不用解释”。对此,事发学校学生的跟帖留言“网络键盘侠真的太可怕了,不明真相的人只会用恶意的眼光看事情!”可谓一针见血。
有的人不愿去发掘真相,更愿意凭感觉去想象。有的人带着严重的个人情绪,只凭个人价值观就做出评判,失去了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开骂,推波助澜,成为“键盘侠”。有的人甚至突破道德底线,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严重的还会导致群体性网络暴力事件。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将舆论激化。
评论3视角与众不同,指出了事件背后造成积水的根本原因。评论4承认不同意见——肯定保洁阿姨的初心,以退为进,进而提出大学生应该婉拒这种好意,并进一步挖掘,揭示其实质。评论5则深层次地探究了阶层扭曲的情感价值套用的原因——标签化的逻辑想象,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使自己的表达言之成理,并以问句形式提醒大家去关注事件真相。
尊重客观事实,是独立思考的前提,但我们中有许多人都认为自己在独立思考,却局限于重重枷锁之中。这些枷锁包括观念、经历、阶层、利益、性格或职业,等等。与此同时,对于与自己主观判断相悖的信息,人们则更易选择性无视。心理学中有个判断,即“注意力不等于事实”。许多时候,人们注意力中的所谓“焦点”,其实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如果不加辨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免会掉进思维陷阱,犯下以偏概全等逻辑谬误。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保持理智,不断挖掘事件信息,不断追问事实真相,跳出认知的局限,摆脱局部因素的干扰,审慎判断。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跟风,不能重“闻”轻“悟”,随意搬用他人的观点来评判事件,避免被误导或者带偏,以免被人利用。因为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有时也会因为其局限性或严重的个人情绪而忽视事实,失去本心,形成的是偏激乃至极端的观点。当然,这不是说不能批判质疑,而是说批判质疑也要合情合理,适当有度。此外,在批判质疑的同时,我们的观点应该力求能对解决问题具有建设性与改善性意义。
二、理性:接纳质疑,不做喷子
评论6:这是当代大学生?明明就是巨婴!估计不是怕鞋进水,是脑子进水了!
评论7:这样的师范学院,怎么培育有师德的老师,怎么教书育人?
评论8:现在的社会是怎么了?反过来让大学生背那些环保大姐,我会给她们点赞,但这种情况,我反而越来越厌恶大学生,看不起他们年轻人。
评论9:虽然是正能量很暖心,但很难理解大学生愿意接受妈妈辈的阿姨去背着。独立自主应当是年轻人追求的特质,更何况大学生们。当我们把接受这种善意当作理所当然之时,必须要反思了……
评论10:保洁阿姨背大学男生过“河”,存在两大差别:一是保洁阿姨与男生的性别差,二是年长与年轻的年龄和体力差别,直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舆论关注,引发坊间讨论。因为,在公众眼里,大学生被寄予厚望,应该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遇到一点儿小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不应到处寻找帮助,把目光落到其他人身上,遑论对方是保洁阿姨。
对上述评论,稍加分析,我们会发现:
评论6—8都武断且带有偏见,仅从保洁阿姨背大学生蹚水这一事件就得出结论,怒怼大学生素质低下,是巨婴,令人厌恶,脑子进水,将整个大学生群体标签化。不仅如此,批判对象从大学生扩展到年轻人,从大学教育扩展到整个社会,上纲上线,任意拔高,明显是强加逻辑关系。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结论都是封闭式的自说自话,不仅没有讲明理由,甚至还充满着谩骂乃至人身攻击的味道。类似表达比比皆是,片面、缺乏理性的话语表达,恰恰是典型的“网络舆论生态”。这种评论看似霸气或正义感满满,实则蛮不讲理,往往并不具有理性的判断,胡乱指责、批评乃至谩骂,乱贴标签,大扣帽子,思维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特征。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激化矛盾,使事实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评论9在肯定正能量的前提下,表明自己很难理解大学生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理由及见解“独立自主应当是年轻人追求的特质”,最后才指出我们需要反思,有理有据,思考分析较为客观、理性。评论10则主要分析了背人事件引发的舆论关注及大学生备受质疑的原因,一是由于两者身份造成的强烈对比,二是基于大学生的特殊身份,思考有深度,分析很透彻,见解很独到。
说理评论不能咄咄逼人,不应是充满火药味的讨伐,而应坚守理性,本着善意、尊重、平等、开放、积极、文明的评论原则,因为许多争议性问题本就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自省意识,超越感性,警惕惯性,保持冷静,理性地分析事件,破除狭隘、偏激的一元论和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避免情绪化表达和偏激言论,不做简单粗暴的判断、站队。
坚守理性的前提是冷静地接纳他人的观点,尤其是不同的观点,当然这并不代表要完全接受、认同他人的观点。接纳就是把他人的观点纳入自己的思考范围内,在多维审视中有的放矢,站在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这是一个理性评论者应有的态度。如果他人的观点评析是完全错误的,就应该旗帜鲜明地加以否定乃至反驳。但更多的时候,他人的观点、评析往往并非一无是处,首先就要肯定其正确的一面,然后再否定、批判其错误的一面,或补充、完善其不足之处。
三、共情:多维审视,不做杠精
评论11: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现在的人就是矫情!
评论12:不管怎么洗白,都很扎心。
评论13:让父母年纪的阿姨来背,于心何忍!还能辩解得出口!!!
评论14:站在学生的角度想,被阿姨背过“河”的学生只是少数,其中也有可能是身体不舒服的学生,而且照片不能真正反映实际情况,大部分同学还是自己挽起裤腿走过去的呀,怎能随意说侮辱了“师范”二字?
评论15:看着评论一面倒的“扎心”,苦了那群散发正能量的阿姨,但愿她们不要内疚不要自责——你们没错,你们只是做自己想做的觉得对的事。大学生们也长点心,要认清这个社会对你们的严格要求,以后做人做事要三思!要谨言慎行!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你们成长,让你们以后更有勇气去承担社会压力,更坚强地去走未来的路!
评论11—13主观上就直接拒绝当事学校和当事人的解释与澄清,不辨是非,为反对而反对,不管别人说什么,先否定了再说,或者来一番看似有理实则无力的反驳,有的甚至等真相大白后,仍坚持原有立场,惯于固有的批判立场与视角,擅长用自己都做不到的高标准或歪理来要求他人,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
评论14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事实说话,被阿姨背过“河”的只是少数大学生,而且不能单凭一张照片就妄加论断,揭示了以偏概全的逻辑谬误。评论15则更为全面,先从保洁阿姨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一面倒的评论对其造成的困惑与伤害,并给予真诚的肯定与鼓励。接着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提醒他们要认清社会的严格要求,告诫他们要谨言慎行,设身处地地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事件对他们的影响,充满理性与温情。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察思考的视角,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角度,坚持以共情为先导,避免因自己喜好的倾向而产生“注意力陷阱”。尊重他人是共情的前提,在共情、同理心所衍生的情绪的驱动下,应以一种平视的态度,而不是俯视的姿态去看待他人。只有学会尊重别人,设身处地地站在事件各方当事人的角度思考,把当事人的观点纳入自己的思考范围,全面考量,多维审视,才能开阔视野,逐渐逼近事实真相,才能发乎情、合乎理地表达。
当然,不仅网络公共领域的表达需要思辨理性,任何公共生活中的表达中都需要思辨表达、理性精神。在当下这个信息纷飞的网络时代,中学生要学会思辨表达是非常重要的。理性、独立、共情,是我们思辨表达的追求和态度。它是一种表达的方式,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