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我的作文教学实践

2022-03-02娄红玉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验式作文情境

娄红玉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客观生活是写作基础”的观点引发了我对写作教学的思考。写作,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引导学生注重主体生活体验能力的培养。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2年1月,我曾在广州市景中实验学校上了一节作文课——“落叶情思”。

当一片片枯黄、深褐,抑或黄中带绿的落叶放在课桌上时,我分明感觉到学生的好奇与惊喜。于是我带着他们慢慢端详手中的落叶,透视它的叶脉,摩挲它的叶面,轻嗅它的气息……让孩子们相互分享体验与遐思。接着我们又一起回顾课文中学过的状物抒情文章,借鉴名家名篇的写法,尝试写出自己心中不一般的“落叶”。这节课的效果确实不错:大部分学生都有话可写,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有自己的想象与思考。

本着让作文课有趣、有效的愿望,我和备课组的老师们一起开始了“情境体验式”作文课的开发:“校运随想”“品茗会意”“绿道考查”“翰墨飘香”“俗班奇人”“接成语,编故事”,等一系列源自生活情境的作文体验课纷至沓来。它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缺乏真情实感、写作课堂效益低下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形成了以聚焦生活情境,体验激发情感为突破口的作文教学的实践框架、资源开发框架、课程框架等。2013年,我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的研究项目(2012YQJK047)“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设计符合初中学段的“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将情境与趣味、体验、情理结合起来,符合写作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标志着一项基于问题的课堂实践、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真正开始了。

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018年9月,我在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上了一节以“校园的秋天”为题的作文课。学生们纷纷攘攘:广州哪有秋天?广州的秋天跟夏天一样热!

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明确写作理念:写作先要有观察力和感受力。于是,我先让学生凝视生活一景,拿着笔记本在校园里观察感受,写200字左右的观察日记,要求写出秋天的主要特征。写作要有学情意识。我根据学生日记中详略不当、秋天的特征选点笼统的学情确定写作教学的起点,基于描写秋天的手法、层次单一,缺乏联想、想象等问题设计写作教学的重点。写作应重视过程中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读写结合,思维训练,提供资源,例文修改,让学生在第一次写作的基础上自主提炼写作方法,建构写作经验。写作还应重视修改提升。课后,我和写作效果不理想的学生面谈,指导他们根据样文多元互评,修改升格,进行第二次写作提升。就这样,学生一步步地由段到篇,由微到博,以评导写,以改促写,不断进阶,循环提升。这次写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沉浸其中,他们或用拟人的手法写道:“秋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她藏在叶子的金边上,隐在瓷白的天空中,睡在温柔的风里。”或细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细看那先前小巧碧绿的翠叶,在微微透润的阳光下,泛着一圈柔和的金光,亮得逼你的眼。此时的叶子半青半黄,完美地诠释着秋的渐变色。”或者孩子气地想象道:“秋姑娘化作习习凉风。这时候的她就是个调皮的孩子,在你指间嬉戏着,在你身旁窜来窜去,时不时还为跳舞的黄蝴蝶指导舞步。空气里总是弥漫着她特有的气息,可是却怎么也抓不住。”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我对写作教学持续和深入研究的热情,我开始提炼自己的研究成果,将“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升级为“微•博”交互体验式作文教学,即基于学生已有的写作水平,以聚焦生活微小细节、细微感受为切入点,以写作思维训练为激发点,以开发生活体验资源库、资源包为平台,让学生通过与生活、自我、文本、师生之间的多次交互式写作体验与训练,由微到博,见微知著,达到写作视野广博,素材广泛,风格多样,思维丰富,内涵深厚,能力螺旋式提升的目标,优化写作过程的整体效益。以学生的体验感悟为组织依据,通过师生“积累——再现”阶段,学生“体验——写作”阶段,学生“体会——修改”阶段,师生“体悟——评改”阶段,让学生通过微片段升格到大作文的循环提升,在情境中、体验中生动地写、有感情地写。2018年5月“‘微•博’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创新与实践”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12月“‘微•博’交互体验式作文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随着智能时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促进育人方式变革。初中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聚焦在学生写作动力不足,缺少真情实感,缺乏写作过程的完整体验等问题。基于单一的“情境式”“体验式”写作不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写作能力循环提升,2020年5月,我立项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的创新与实践”,借鉴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理论,将项目学习引入写作教学,项目式写作教学的模式建构研究,进行基于项目的“写作主题全覆盖”“写作流程全训练”“写作管理全监控”研究与实践。

三、行行重行行,天地何不宽

2020年9月,我在广州市海珠区语文教研活动中上了一节作文课“我的旅游日志”。

我根据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写作训练设计了“我的旅游日志”写作项目,设计“照片集→仿写段→写景文→导览册→美篇、抖音”制作项目群,包裹“聚焦点→观察点→动情点→感悟点→升格点→资源包”的写作任务群。学生设计自己的“照片集”并配以200字左右的介绍文字。此项目注重个人体验情境设置,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聚焦个性化的真实生活,设置基于交际的写作情境与语境。“仿写段”和“写景文”偏重学科认知情境设置,通过课文“仿写训练”学会选用一定的视角和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自己的“照片”;通过“学会写景”课堂教学进行写作中的多次训练与提升,提供写作支架、写作资源,借鉴名篇例文,依据写作量表,根据照片集内容完成600字左右作文并多元修改升格,达成学会写景的写作目标并建构自己的写作经验、线上线下写作资源包。“导览册”和“美篇”“抖音”制作更侧重于小组合作与成果分享,侧重于社会生活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在网络发布、交流,走向真实写作,运用写作、美术、信息技术能力解决真实问题。学生的热情与成果出乎我的意料,不仅达成了写作教学目标,而且所有人都努力展示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构图、配乐、编辑、设计、软件操作等。照片集图文并茂,作文不断进阶,“我的旅游日志”导览册内容丰富,设计精美,充满了文化气息;用“抖音”制作的旅游视频清新活泼、典雅含蓄、庄重大气,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质与艺术风格。

这五个项目面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借助任务驱动,辅以资源支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写作活动到跨学科融合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项目写作活动的整合性、综合性、创造性。整个项目式写作流程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将静态的写作知识转化为运用能力以解决问题。借助成果导向,链接真实生活,对整个写作活动进行全程管理,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知识运用,同伴合作,协商交流,着眼于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增值评价。

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及项目学习理念,创建了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教学内容体系:设计项目方案、驱动问题,进行教材重构,成果规划,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造数字化资源平台,开发写作资源、支架库,进行在线讨论,案例观摩,个性支持,数据驱动资源推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建构写作教学课型,规划写作实施路径及过程,解决“真实写”的问题;开发多模态可操作评价工具,依据评价量表,通过分享交流、深度互动、成果发布等对写作过程进行多模态、全流程管理与评价,解决“持续写”的问题,实现教学理念、内容、结构、方法、评价和师生关系、教与学关系的全面变革。其创新点,一是模式创新,即引入项目学习进行写作教学模式创新;二是资源创新,即基于真实写作打造数字化资源平台;三是评价创新,即借助评价量表探索多模态评价方式。

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写作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全国30多所学校实施推广,4万多名师生参与。契合学科素养的高质量“项目式”写作,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科概念和能力的深化,指向写作的本质;基于项目的知识迁移、任务驱动、多模态评价,使学生通过高阶思维调整认知,分析创造,成为素养时代值得研究的学习方式。

我的写作教学研究从“情境创设”到“多元交互体验”再到“项目式写作”的迭代升级,是基于学情的课堂实践的评价与反思,是借鉴“情境写作”“过程写作”“交际写作”的吸收与整合,是对接“项目学习”与“写作教学”的融通与创新。

阿尔卑斯山矗立着的石碑上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它在提醒行路者,不要忽略了道路旁风景的美。走在写作教学的研究之路上,我总是时时提醒自己:慢慢走,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写作过程,让写作与生活链接,与生命相遇,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抒发交互影响;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其最大程度介入写作教学,深耕细作,开拓创新,提供研究范例,改进写作教学,推动课程改革。

★写作隽语★

1.写作,其实是一种修行,让你用审美的眼光体验生活,思考人生,观照自身,促进精神的成长。

2.链接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写作促进学习、认知与社会交往,这是从课程论的角度审视写作教学。

3.写作的本质状态是真实情境下的表达与交流,具体任务中的运用与实践,也是工作、生活、学习所必需的传播交流技能。

猜你喜欢

体验式作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