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2022-03-02张红梅王爱菊高峰
张红梅 王爱菊 高峰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静脉性缺血性卒中,可能造成生命危险,[1]。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尤其是早期表现复杂,由于其缺乏特异性,在临床工作中易误诊、漏诊,漏诊率可达73%[2]。CVST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早期诊断、判断其预后尤为重要。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g)可以快速检测机体内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对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血栓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本文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g)对CVST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MRI、MRV或DSA检查证实的急性期(症状开始到确诊前7天内)CVST患者94例,男56例,女38例;年龄15~77(39.3±16.8)岁。选取同期非CVST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8~84(42.8±15.0)岁。排除标准:近期感染;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障碍及其他血栓性疾病;本次研究前接受过抗凝治疗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检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采集血液标本,CVST组在治疗后亚急性期(8~15天)、慢性期(≥16天)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和Fg水平。均采集肘静脉血,采血后注入枸橼酸抗凝管(0.13 mmol/L枸橼酸钠0.2 mL+血液 1.8 mL),4,000 r/min,离心5 min,提取血浆储存在-20℃的冰箱中,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临界值为500μg/L,以及凝固法检测Fg水平,正常值为2.0~4.0 g/L。(2)治疗:予以低分子肝素针抗凝治疗CVST患者,常规0.4 mL皮下注射1次/12 h,连续使用1~3周后改用华法林片。必要时抗凝后进行溶栓、取栓以及支架介入治疗。(3)预后情况:随访3个月,神经功能损害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完全康复,6分:死亡)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判断,分值越高,预后越差。根据3个月时mRS评分分成两组,0~2分为优良组,>2分为不良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ROC分析评价诊断的精确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VST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Fg水平比较 CVST组D-二聚体、F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VST组D-二聚体 <500 μg/L 20例,21.3%的急性期CVST患者D-二聚体水平正常。见表1。
表1 CVST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Fg值水平变化()
表1 CVST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Fg值水平变化()
指标 CVST(n=94) 对照组(n=100) t值 P值D-二聚体(μg/L) 1,950.89±2,155.89 364.68±116.80 7.12 <0.001 Fg(g/L) 3.60±1.21 2.89±0.62 5.91 <0.001
2.2 CVST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Fg水平变化 CVST患者积极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治疗后在亚急性期(8~15天)、慢性期(≥16天)均与急性期(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VST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Fg水平变化()
表2 CVST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Fg水平变化()
注:与急性期比较,*P<0.05;与急性期、亚急性期比较,#P<0.05
指标 急性期(n=94) 亚急性期(n=90) 慢性期(n=70) F值 P值D-二聚体(μg/L)1,950.89±2,155.891,357.47±2,359.50*481.87±446.59*#11.55 <0.001 Fg(g/L) 3.60±1.21 3.41±1.13 3.24±0.88 2.20 0.112
2.3 CVST患者中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D-二聚体、Fg水平比较 CVST患者中预后不良组D-二聚体、Fg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见表3。
表3 CVST患者中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D-二聚体、Fg水平比较()
表3 CVST患者中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D-二聚体、Fg水平比较()
指标 预后不良组(n=34) 预后良好组(n=60) t值 P值D-二聚体(μg/L) 2,726.21±4,020.06 1,511.55±1,037.77 2.22 <0.05 Fg(g/L) 4.18±1.20 3.27±1.09 3.73 <0.01
2.4 D-二聚体、Fg诊断CVST的价值 以ROC曲线最左上方的点为(约登指数最大)为最佳临界点,D-二聚体的约登指数为81.4%,取最佳临界点为557 μg/L时,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91.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99,[95%CI(0.840,0.958),P<0.001]。Fg的约登指数为35.9%,取最佳临界点为3.485 g/L时,敏感度为47.9%,特异度为88.0%,ROC AUC为0.685,[95%CI(0.609,0.762),P<0.001]。见图1。
图1 D-二聚体、Fg诊断CVST的ROC曲线
3 讨论
CVST是由于脑静脉血栓形成,导致静脉流出受阻,颅内压升高的罕见静脉性缺血性卒中[4]。其年发生率约为5/100万,占所有中风患者的0.5%[5]。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结合MRI的MRV或DSA是目前被认为诊断CVST的金标准[6]。MRV诊断CVST的直接征象为静脉窦血流信号缺失、边缘模糊,间接征象为静脉侧支循环开放,DSA诊断CVST 的直接征象为脑静脉窦充盈缺损/不显影;间接征象为静脉期显影时间延长,静脉侧支形成等[7]。但存在医疗费用高,设备及技术人员要求高,不够简便快捷的缺点。D-二聚体、Fg作为两项广泛开展且价格便宜的检查,在筛查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方面已被证实有较高的敏感性[8-9]。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不仅能反映纤维酶的活性,还能反映凝血酶的活性[3]。纤维蛋白原是在血浆中起凝血作用,高纤维蛋白原代表血液的高凝状态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10]。DENTALI等[11]Meta分析显示,D-二聚体对CVST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9%和89.7%。提示D-二聚体在诊断CVST上有一定意义。TANISLAV[12]认为,D-二聚体对CVST早期诊断有价值,但是水平正常并不代表能排除CVST,因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可能与血栓形成的部位和大小有关,MENG[13]研究结果表明,可疑CVST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CVST早期预警的依据。
本资料结果显示,CVST急性期D-二聚体、Fg水平高于对照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诊断CVST的AUC为0.899,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4%和91.0%,表明血浆D-二聚体对CVST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诊断效果较好。而Fg的AUC为0.685,Fg的敏感度为47.9%,特异度为88.0%,有较低准确性,诊断效果较差。因此血浆D-二聚体、Fg水平升高可以作为急性期CVST患者的预警依据,D-二聚体可以作为筛查诊断CVST快捷的实验室指标。
有研究表明,CVST患者发病时间越长,D-二聚体的假阴性越高,且使用抗凝药可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14]。DOMITRZ 等[15]研究指出,低 D- 二聚体水平不能排除亚急性或慢性疾病患者的CVST。本资料中,对急性期CVST患者予以抗凝治疗,随着治疗进行,CVST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后在亚急性期、慢性期均与急性期(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在急性期增高,但这一趋势在启动抗凝治疗后逐渐减小。在亚急性期,D-二聚体水平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在慢性期,多数CVST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接近正常。本研究表明,CVST患者在积极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随发病时间的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Fg水平在亚急性期、慢性期均与急性期(治疗前)无明显差异。D-二聚体的变化可能与抗凝药的使用、血栓再通、凝血活动减弱有关,但也不能排除随病程发展而自然下降的可能。有研究已经表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D-二聚体低值(<500 ng/L)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16-17]。大多数CVST患者D-二聚体浓度增加。SMITH研究指出,CVST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常升高,但这还不足以敏感到在正常的D -二聚体值的基础上排除CVST,尤其是亚急性或慢性病程的[18]。本资料中21.3%的急性期CVST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正常。故低D-二聚体水平不能排除CVST,尤其是亚急性或慢性期。造成D-二聚体检测结果<500 μg/L的原因主要考虑与颅内静脉内血栓较小,发病年龄、发病时间、抗凝药使用、口服避孕药等因素相关[19]。
D-二聚体水平不仅可作为诊断的预警依据,还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肖喜春等[20]研究通过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 D-二聚体和Fg水平比较发现,D-二聚体和Fg水平与CVST患者预后呈负相关。本资料中,CVST患者预后不良组D-二聚体、Fg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表明D-二聚体、Fg水平越高,CVST的预后越差。因此,发病初的D-二聚体、Fg水平可以预测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CVST急性期D-二聚体、Fg水平升高,有CVST临床特征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Fg水平升高可以作为CVST患者的预警依据。低D-二聚体水平不能排除CVST,尤其是亚急性或慢性期,进一步查头颅MR或DSA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