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物“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策略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解说词为例

2022-03-02

关键词:国博文物文化

黄 蔷

(重庆理工大学两江国际学院,重庆 400054)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节目的走红,“博物馆热”在华夏大地持续升温。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未曾断代的文明。每一件文物都是承载历史记忆、传承文化血脉、蕴藏民族特色、凝聚先人智慧的国之瑰宝,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身五千年漫长而恢弘演进历程的一块块历史拼图,更是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优秀文化载体。

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文物中所蕴含的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信息十分丰富,文物解说词里常出现包括民俗风物(如鼎、簋、如意、兵符)、宗教神灵(如观音、阎王)、历史朝代、历史人物(如关羽)、专有地名(如景德镇)、传统工艺(如贴塑、鎏金、天青釉)、祥瑞纹饰(如真子飞霜纹、杏林春宴款)、铭文篆字(如“永受嘉福”)、传统观念(如事死如事生、黄道吉日、五行、八卦)、民间风俗(如猜拳、斗鸡、哭嫁、祭祀)、社会制度(如科举考试)等大量“文化专有项”(cultural specific item)。在全球化语境下,翻译好这些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信息极为重要,这些独具内涵的“中国元素”“中国意象”“中国符号”,是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价值、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一张张“金色名片”。

一、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

每一种文化都可以被看作是言说人的存在境域的一套话语,它具有言说世界的自身结构,即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对文化中的每一种因素都具有阐释意义,这使得同样一种元素在不同的文化结构中具有不同的意义空间和位置[1]。西班牙翻译学者艾克西拉(Aixela)把这种在译语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文本地位且容易发生翻译困难的词语,定义为“文化专有项”(cultural specific item)。当源语与译语之间由于语言形式与语境特征的缺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译语文化系统里就会出现“语义缺省”项或“文化缺省”项,成为极易影响译文理解的意义真空,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翻译的重点和难点。

艾克西拉从美国作家达希尔·哈米特的侦探小说《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的3个西班牙译本中,观察到11种处理文化专有项的策略,它们是重复(Transference,即照抄原词)、转换拼写(Orthographic adaptation)、语言翻译(Linguistic translation)、文外加注(Extra-textual gloss)、文内注释(Intra-textual gloss)、同义词(Synonymy,即使用不同的方式来翻译同一个文化专有项)、有限世界化(Limited Universalization,即选用译文读者较熟悉的另一个源语文化专有项来替换该文化专有项)、绝对世界化(Absolute Universalization,即选用中性的非文化专有项来替换该文化专有项)、归化(Naturalization,即选用译语文化专有项来替换源语文化专有项)、删除(Deletion)、自主创译(Autonomous Creation,即引进原文所无的源语文化项)。其中,前5种是保留法,后6种是替换法[2]。艾克西拉强调,他的分类法及其排列方式并非试图客观描述实际存在的类别,而是着眼于方法学上的用途,旨在提供一个框架,以便迅速发现译文的整体趋势是要“读来像其原文”还是要“读来像原文”[3]。

二、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解说词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我国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现有藏品数量140余万件,几乎涵盖了所有文物总类[4]。国博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物方面经验丰富,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集大成者。本研究共收集国博中英对照文物解说词300余条,参照艾克西拉翻译方法对其中含有文化专有项的词条进行了归类整理(见表1),发现国博主要采用了语言翻译、转换拼写、文内加注、归化、绝对世界化和删减等6种翻译方法。限于篇幅,在此仅选用部分译例来展示国博文物解说词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表1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解说词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统计

(一)术语统一、形式规范

文物术语的翻译应具有规约性、准确性、简明性、单义性和国际性等特点。中国文物的文化专有项包含大量造型、纹饰、釉色、材质、工艺、款式等术语,国博在翻译这些文物术语时十分注重译名的统一。 例如用“…shaped”来表达文物的造型:马蹄形(hoof-shaped)、马头形(horse-head-shaped)、葫芦形(double-gourd-shaped );用“with…design”来描述文物的纹路:花鸟纹(with flower-and-bird design)、几何纹(with geometric design)、菊瓣纹(with chrysanthemum design);用“…glazed”来反映文物的釉色:青白釉(green-white glazed)、玫瑰紫釉(rose-violet-glazed)、粉青釉(lavender-gray-glazed)、单色釉(polychrome-glazed)。陶俑是中国古时替代了“人殉制”的一种墓葬雕塑,国博将“陶俑”译为“tomb figurine”(墓葬俑),并将此形式统一应用于各种造型的陶俑翻译:吹笛陶俑(Tomb figurine of a flautist)、击节板陶俑(Tomb figurine of a clapperboard player)、彩绘陶持壶西域俑(Painted tomb figurine of merchant from the regions west of China holding a pot)、彩绘陶贴金仪卫俑(Painted and gilded tomb figurine showing ceremonial guard)。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是古代嵌砌在墓室壁面上的一种图像砖,主要反映墓主人饮食起居、舞乐百戏等各类生产生活场景,国博对此也统一采用“Brick depicting+图案”的译法:盐场画像砖(Brick depicting salt panning)、庖厨画像砖(Brick depicting a kitchen scene)、酿酒画像砖(Brick depicting wine brewing)、舂米画像砖(Brick depicting the pounding of rice)、妇女斫鲙画像砖(Brick depicting a woman gutting fish)。同时,为避免因术语的多元化引起理解的歧义,国博也大多使用中西方文博界约定俗成的英文译名来描述文物外观造型和制作工艺等特征,如鎏金(gilded)、粉彩(Famille rose)、彩绘(painted)、镂空(openwork)、贴花(appliqué)、景泰蓝(Cloisonne)等。

文物作为历史的遗存,总是以一定的形式和形制存在。国博对各类文物都遵循一定的定名规范,因此其英文译名也是由各个构成要素在“词素层”翻译后系统组装得来,同样具有高度的规约性。瓷器类文物一般按“窑口+釉色+图纹特征+形制”方式定名,其英译就是“…ware”+“…glazed”+“文物图纹英文”+“文物形制(缸、罐、杯、瓶、盆等)英文”。例如:钧窑玫瑰紫釉花盆(Jun ware purple-glazed flower pot)、景德镇窑青白釉注子与温碗(Jingdezhen ware green-white glazed washing bowl and ewer)、耀州窑青釉刻花围棋盒(Yaozhou ware green-glazed incised flower decoration Go case)。釉上彩又称炉彩,是在瓷器釉面上用彩料绘制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的一种陶瓷装饰技法,主要包括斗彩、五彩、粉彩等具体工艺,国博在翻译釉上彩瓷器时,常用“Over-glazed enamel”+“工艺技法英文”+“文物形制英文”+with+“图纹特征英文”的固定形式。例如:斗彩雉鸡牡丹纹缸(Over-glazed enamel doucai vase with pheasant and peony)、粉彩折枝花卉纹六方碗(Over-glazed enamel Famille rose hexagonal bowl with flowers and plants)、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Over-glazed enamel wucai pot with lid with design of fish among aquatic plants)。

(二)保留意象、文化传真

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中国文物解说词中的文化专有项因此蕴含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就要求译者应以源语文化认同为出发点,恪守本土语言规范,通过揭示和凸显本土文化的独特性(cultural uniqueness)和差异性(cultural otherness),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特质,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知建构。为此,国博主要采用了转换拼写、语言翻译、加注释义等翻译手段来保留中国文物的文化意象。

转化拼写法即音译法,这种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语言风格和民族特色,从而达到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音译法也是向英语世界输出汉语借词的重要途径。这种“翻而不译”常常用来翻译某些已被西方文博界广泛接受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因为其中的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已通过前期的译介为译入语文化所悦纳,对于交际双方都有“不言而喻”的意义,已成为“文化共识”的一部分,例如,中国瓷都景德镇(jing De Zhen)、三彩(Sancai)、瑞兽麒麟(Qilin)等翻译。

不同民族对某些事物(如自然现象)的历时性文化体验和共时性文化感受具有高度相似性,使得文化移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能,这让部分文物解说词中的文化专有项通过语言翻译保留住源文的字面指示意而为译文受众所理解成为可能。比如 “妇女束发雕砖”(Woman-Binding-Up-Her-Hair carved brick)生动再现了雕砖中的妇女结发戴冠的场景;“张掖太守虎符”(Tiger-shaped Tally Issued to Prefecture of Zhangye)确切指明了这是颁发给张掖郡的虎形符牌;“小篆体”(Small Seal Script)反映出这是一种“形体笔画省简、用于铭铸的汉字手写体”;“云雷纹”(cloud-and-thunder pattern)让西方游客对纹路指示的内涵一目了然;“卜骨”(oracle bone)清晰传达出这是一块“寻求神谕的骨头”。

中国文物解说词包含大量的历史朝代、文化人物、民俗风物、文化符号等专有项,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信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默契,但对译入语来说却是全新的命题,因而无法产生心照不宣的文化移情。因此,通过文内加注,可以对处于“我”知“你”不知的“文化隐蔽区”中不为译入语所了解的文化信息进行注解及阐释,从而弥补这些意义的真空,也是国博较常使用的翻译方法。“对于外国游客不太熟悉的文化专有项,采取加注的方式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是进行文化移植的一种有效翻译补偿手段”[5]。具体来说,可以对历史朝代加注起始年代、对文化人名加注生卒年代与身份事迹、对民俗风物加注功用内涵等。例如:“明朝宣德年间”——MingDynasty Xuande period(1426—1435);“老子”——Laozi(about 571 B.C—471 B.C),a thinker of the Chu State in the final year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he was the founder of the Taoism;“关中地区”——Guanzhong area(now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蝠莲纹是中国的一种祥瑞纹饰,国博采用文内加注翻译法,揭示出该纹饰是通过谐音双关 (即“蝠”通“福”、“莲”通“连”)在表达“幸福相连”的美好祈愿。

蝠莲纹

Bat-and-Lotus Design(one of the traditional auspicious designs in China.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bat”ha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s the one for“happiness”; and the lotus, which emerges unstained from mud, is regarded as a noble plant,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it ha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s the character for “unbroken”.Thus the bat-and-lotus design implies unbroken happiness.)

(三)审美认同、话语等效

不同文化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对不同于自己的文化中的语言更有一种本能的曲解,其结果可能是意指相同而意谓不同[6]。英语与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是东西方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语言,二者在语言结构、特征、风格、形式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完全以源语为归宿,一字不落的“全译”、亦步亦趋的“对译”、宁“死(译)不曲”的直译等“自说自话”的译文,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交际性和可读性非常有限。翻译即交际,译文只有被译文受众理解才具有翻译价值[7]。译者在对中国文化专有项进行翻译时,应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摈弃“自说自话”的民族中心论(ethnocentrism),要充分关照译入语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追求源文和译文的语义连贯,使译文读者能够像阅读源文一样获得等值的理解体验。因此,在以文物的文化专有项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播时,也“必须采用传播受众熟悉的话语和话语体系,‘确保我们在同一个频道上说话’,从而实现翻译中的话语等效”[8]。国博主要采用了有限世界化、归化法、删除法等翻译手段,来实现话语等效。

绝对世界化是采用非文化专有项(中性词)来翻译文化专有项的一种做法。文物遗存着古代的信息,文物解说词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大量的“古语言”。这些“古语言”由于脱离了原先的文化语境和使用环境,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成为现实的“陌生人”。这就意味着译者首先要通过“释古”缩短历史与现实的时间距离,完成“语内交际”,同时再通过“释义”缩短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空间距离,完成“语际交际”,最终达到对文化专有项的“释疑”。例如商代文物上的“王令众人协田刻辞牛骨”,记载的是商王命令众人进行“协田”的活动。这个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要点在于要让对方理解“协田”是一种古时众人在土地上集体耕作的行为。国博将其译为“Collective Farming”,这种以现代化的语言来解读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翻译方式,成功地完成了语际译介,实现了话语等效。又如步摇,这是一种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多用金玉制作,佩戴者行走时饰物随着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故得名“步摇”。译入语中没有直接精准的词语能传达这种形、韵、音、意皆美的“因女子行步而动摇”的文化意象,为减少译文读者的理解负担,国博采用了绝对世界化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Gold Hat Ornament”,强调了步摇的材质和功用,即“金子做成的帽子装饰物”。

文物名称通常包括大量款识、造型、图纹、工艺、釉色等外观信息。国博在为文物定名时,遵循“以类别定通名、以特征定专名”的原则,观其名则知其貌。“而英语平行文本强调表达的简洁性,且由于文物外观对游客来说是直观可见的,因此,英译文物解说词时常使用减译法、删减文物外观描写和文物外观评价的内容。 ”[9]例如,“乾隆款剔红百子宝盒”(Red lacquer box carved with one hundred children)、“河内太守”青铜虎符(Tiger-shaped bronze tally)、“绿釉凤首瓶”(Green-glazed porcelain vase)的英译就分别删除了款识、铭文、形状等可能会造成译入语读者理解困难的“干扰项”,仅保留了文物的关键性特征,使得译文简洁明了且满足受众的审美体验。这种因为输入的文化信号激活不了应激活的文化关联,或者译者的交际对象记忆里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文化预设备用的现象[10],在跨文化交际中十分典型。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是北宋时期用来印刷针铺广告的青铜模版,被认为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商业印刷广告实物。国博的英文翻译舍弃了中文解说词中关于“白兔捣药”“铁杵磨针”的历史典故,删除了广告词所反映的针铺的商标、商品质量、商家服务等具体内容,只保留了文物的功用和历史价值等关键信息,“使字面上有失信而意义不背原文”[11]。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

这块青铜版是用来印刷广告的,印版上方标明店铺字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刻有一幅“白兔捣药图”,图案两侧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图案下方是广告词“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别有加饶。请记白。”这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Copperplate for Printing Needle Shop Advertisement,inscribed with a logo and message advertising the needle shop of the Liu family at Jinan.It is the earliest extant evidence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西王母又称“阿母”“金母”“瑶池老母”“王母娘娘”等,其形象经历了从掌瘟疫刑杀的半人半兽之神,到手握长生不死药的天界女仙之首的吉神,再到化育万物的创世女神的多次转变[12],三言两语很难将其富含世俗化、妖性化及仙性化的文化内涵解释透彻。因此,国博采用了归化法,使用西方游客更为熟悉的“Mother Queen”(根据《韦伯词典》,“Mother Queen”指“a queen dowager who is mother of the reigning sovereign”,是对已逝君王的妻子且是新君母亲的称呼,即“太后”)来诠释这位中国道教文化中的“千面女神”,目的是尽量不干扰读者的阅读体验。“elixir”词源来自中世纪的拉丁语,指阿拉伯国家的炼金术士用“哲人之石”炼制的“伤口干燥粉”(al-iksir)。这种灵丹妙药流传至欧洲,其名称也随之进入拉丁语世界,被拼写为“elixir”。这个西方世界的“elixir of immortality”(不老仙丹)是与西王母炼丹炉的“不死之药”内容不同但文化意指高度相似的物质。国博使用归化法,用“elixir”来诠释中国文化中的“不死之药”,实现了源文与译文的话语等效。

西王母与不死之药

传说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获得不死之药,其妻盗食后成仙奔月。

As the legend goes, Chang E’s husband, Houyi obtained the elixir of immortality from the Mother Queen of the West,but his wife secretly swallowed it.

(四)视界融合、求同存异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总是以自身的文化预设和文化默契来编码和解码,所以对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一定程度上也是语际间文化差异性的传递。译者首先要明确,中国文物解说词中的文化专有项在译语文化中是形式缺省还是内容缺省,是完全缺省还是部分缺省,并本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翻译观,在源语文化的自我阐释与译语文化的适应性接受,译文的民族性、真实性与译本的可读性、流畅性,以及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与话语权力博弈之间,寻求到一个最佳的“视界融合”点来平衡文化的差异,最终实现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求同”相对容易,因为文化专有项在两种语言之间的相同之处是交际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存异”相对复杂,因为译者要让译语读者在感知到外来文化“不同之处”的同时,还不会对这些“不同之处”有误解、厌恶,甚至是抵触[13]。

蹴鞠纹青铜镜上的图画展示了男女4人共同蹴鞠的场景。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由训练士兵演变而成的以脚击球的运动。此铜镜的解说词的译文,通过转换拼写法不断强化蹴鞠(Cu-Ju)这一中国文化概念,并在具体的文化专有项翻译中全部采用归化法,让目的语文化替代源语文化:中国的“蹴鞠”被演绎成西方的“football”(足球);古代汉族妇女的“峨髻”发型被解读为当代的顶髻造型“Topknot”;男子佩戴的“幞头”(始于汉代,又名软裹,是古代男子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被诠释为西方的“scarf”(头巾);蹴鞠“球社”就是西方人常光顾的“club”(俱乐部),蹴鞠“高手”成了万众瞩目的“star”(球星)。这些译法关照到了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增强了译本的传播力和亲和力,为蹴鞠(Cu-ju)这一文化概念移植到西方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蹴鞠纹青铜镜(Bronze Mirror with Figures Playing Cu-ju)

On the back of this mirror is a scene in high-relief,depicting four male and female people playing a Cu-ju game: the woman, with her hair worn in a topknot, is kicking a football, while the man, wearing a scarf and leaning forward,seems to be playing defence...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u-ju,there were also specialized football clubs at that time.At that time, there were also many “stars” known for their high level of skills.

中国古代的众多器物(钟鼎、碑板、陶瓷、钱币、印章、铜镜)多有篆文铸字。这些器物铭文往往带有祈福、赏赐、祭祀、立言、鉴戒、记载等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中国的文物研究讲究“以古为尚”,注重史料考证,因此相关的文物解说词中常常出现古代文史典籍名称。在翻译这类可译度较低的铭文和文史典籍等文化专有项时,国博主要采用“语言层归化、文化层异化”的方式。首先通过转换拼写、语言翻译等异化翻译方法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意象,然后辅以释义、加注等归化手段,对可能影响连贯和重构的文化缺省项进行必要的释义和增补,弥补语境间的互文意义,达到得“意”而不忘“形”的境界[14]。 如《史记》译为“Shi Ji”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战国策》译为“Zhan Guo Ce”(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武林旧事》译为“Wu Lin Jiu Shi” (Old Tales in Society),《茶经》译为Cha Jing (Classic of Tea)。

“王命=传令”铜虎节,是我国古代调动军队、出入关驿及征收赋税的重要凭证,用时双方各持一节,合验无误才能生效。其形式和内容对于译入语而言都是完全缺省项。国博对此采用绝对世界化的翻译方法,将其译名定为“Bronze Tiger Knob”(青铜虎节),把铭文中“王命=传令”的形式和内容直接还原为“Wang Ming=Chuan Lin”,再辅以文内加注,进一步解释符节的功用、使用方式和铭文的内容,即“王命令各驿站,凡有人持此节过站,可借与车马及饮食”,以此完整展示了神秘的“符节”文化。

“王命=传令”铜虎节(Bronze Tiger Knob)

The knob is a certificate for mobilizing the army, entering and exiting the customs and courier route,and levying taxes.When it is time to use,both parties must hold their own knob.It can only be effective after the verification of combining two knobs into one piece.The knob is in the shape of a tiger,with the words“Wang Ming=Chuan Lin ” engraved on the front.It means that the king orders all the courier stations offering horses,carriages and food to anyone who crosses the stations with a knob.

商周是中国礼制的形成和成熟期,崇尚“藏礼于器”。这一时期的青铜礼器种类繁多、名称生僻,对其用途现代人也知之甚少。在翻译这类文化专有项时,国博主要采用了名称“异化、功用归化”的方式,兼顾鲁迅先生提出的“求易解”与“存风姿”的目的,实现了译文与源文的“视角融合”。如:卣——You (wine vessel)、琮 — Cong (ritual object)、鼎 — Ding (food container)、觚 — Gong (drinking vessel)、鉴 — Jian(a vessel that can be used for holding water or frozen food)。

(五)以物证史、以文化人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信息包,犹如文化的DNA片段。文物的材质、工艺、形式、功能等都是这个信息包里的重要信息,是人类进行文化记忆与传承发展的核心部件。如果某一文物和具体的历史、社会事件有关,这些信息将更为丰富易感”[15]。国博解说词的译者擅长从“某一件”藏品所代表的“某一类”文物身上的“某一历史时代”的社会特征或“某一文化符号”中提炼出“某一信息主题”,进而深度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性、民族性和人文性。这些历史人文信息包括:文物产生的时代背景、流转的前世今生、关联的历史事件、反映的社会嬗变,文物制造者、使用者、收藏者以及含掠夺者的信息,文物祥瑞纹饰的含义,文物所反映的社会特征及风俗习惯等。在“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对立的话语体系下,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如何界定自己的文化身份、政治立场,如何适宜地通过翻译来传达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向以英语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引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着力点[16]。

乾隆霁蓝釉粉彩描金莲花纹双燕耳尊是景德镇御窑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一件传世珍宝。圆明园作为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最初被西方称为“Summer Palace”,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遭英法联军焚毁。慈禧后来重建一座清漪园(后改称“颐和园”),西方世界始称颐和园为“Summer Palace”、称圆明园为“Old Summer Palace”。在对乾隆霁蓝釉粉彩描金莲花纹双燕耳尊的介绍中,国博以传世文物双燕耳尊为载体,选取“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作为关键信息主题,通过重构时空坐标和文化语境,再现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中最负盛名的欧式园林景观海晏堂河清海晏和十二兽首报时喷泉的昔日盛景,复盘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兽首流失海外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文物的历史传承和社会教育双重功能,达到了以物叙史、以物证史、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目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用西方世界熟悉的“Old Summer Palace”(老夏宫)来介绍“圆明园”,还从侧面强调了这个曾经的万园之园因为西方列强的劫掠焚毁而沦为废墟的惨痛史实。

乾隆霁蓝釉粉彩描金莲花纹双燕耳尊 (Indigo Glazed Porcelain Zun (vessel)with Swallows and Gold-painted Design)

这件瓷尊是景德镇御窑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海晏堂亦是圆明园中最著名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堂正楼朝西,上下各11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不幸的是,圆明园这一世界名园连同海晏堂于公元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最终沦为一片废墟,当年海晏堂内的实情实景后人已无从得见。

This porcelain vessel was a piece of furnishing fired by the imperial kiln in Jingdezhen for the Haiyan Hall (Hall of National Peace)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Haiyan Hall was also the most famous European style garden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The main building faced west,with 11 rooms respectively upstairs and downstairs.Hierarchical fountains and elaborate statues adorned the Haiyan Hall.Twelve bronze statues representing the Chinese zodiac could be found in front of the hall,surrounding a fountain pond in the splayed shape.Unfortunately, the world famous Old Summer Palace, together with the Haiyan Hall, was brutally looted and burned down in 1860 by the Anglo-French Allied Force.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Haiyan Hall could no longer be seen by later generations any more。

三、结语

“考古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17]。文物是历史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幸存者,中国文物中的“文化专有项”蕴含着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打开时光宝盒、再现尘封历史、考证中国文明发展脉络的“文化关键词”。对这些“文化专有项”的英译过程,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以及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历史和博大精深文明的过程。作为外宣翻译,中国文物解说词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要确保文物术语的标准化、文本形式的规范化。在全球化语境下,译者应以中西方的双重视野观察世界,在理解他者的基础上,更好地解读及言说自身,提升文化专有项英译的精准性、民族性、可读性和可传播性。一方面,译者要以源语文化为遵循,提取中国文物中的“文化关键词”进行精准释读与传播,让文物“开口说话”,做到“以物说史”“以文载道”“以文化人”,讲好中国历史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弘扬好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译者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将“内宣”与“外宣”区分开来,充分关照到译文受众的期待视野、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做好中国文物故事的“国际表达”,让西方游客能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国博文物文化
我给文物当“医生”
博物馆参与研发的文创产品
文物的栖息之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数字影院放映系统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谁远谁近?
提升完善场馆会展功能建设智慧展馆
文物失窃
国博为新入藏文物办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