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历史意识
——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综述
2022-03-02高明祥
高明祥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中文系
2021年10月14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批评的历史意识——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文艺研究杂志社、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管理处共同承办了本次座谈会。来自中国作家协会、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作家协会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文艺报》《小说选刊》等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座谈会由《文艺研究》主编金宁主持。
一、加强批评的历史意识之必要
面对当今文艺批评出现的诸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会专家对加强批评的历史意识之必要性进行了深入讨论。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当今文艺批评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尤其是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审美体验,引发新的审美想象,使得创作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当下批评的困境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当下的很多文艺批评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虽对文本有细致的分析,但缺乏思想;其二,当下批评的被动性比较大,很多批评无法避免人情关系;其三,当下批评广泛存在二元对立的思维,对对象的评价采取非黑即白的模式;其四,批评不仅与人的生命相关,也与精神建构相联,当下批评中生命体验十分匮乏。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认为,批评的历史意识应是把当下的现象放在历史纵深维度上去考察它的源流、变迁。由此反观现在蔚为大观的大众文化,则不难发现其去历史化的特征,即把严肃的历史变成一种轻松娱乐的模式。这种历史娱乐化的态度常存在于对国家和民族不负有直接责任的大众中间,他们对历史采取去深度化、泛娱乐化的做法。这种现象在传统社会中一直存在,当今时代的特殊性在于,大众有了更充裕的文化消费能力,导致资本在此领域“收割”,因此,去深度化、去历史化的文化现象发展出前所未有的规模。
江苏省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贾梦玮认为,近年来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有所削弱,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各种利益的诱惑。批评家与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之间的精神碰撞本是文艺批评最原始的动力,但现在文学批评的推动者常常是杂志社、出版社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考量或多或少会影响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其二,批评主体的独立精神的弱化。批评应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但学术体制和利益诉求削弱了批评主体的精神独立性。其三,人情观念影响。这造成批评不能戳到痛处,不能针砭时弊。其四,创作界的浮躁也给批评界带来很大的麻烦。粗制滥造的作品太多,很多作品没有阅读价值;同时,创作界的浮躁习气也会传染给批评界。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静认为,当前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的缺乏有三个原因。第一,由于曾经的一整套未来规划和宏大叙事遭遇挫折,以及庸俗社会学对文艺创作和批评的伤害,许多人至今没有找到理解历史与未来的替代性框架,因此容易迷失在当下的碎片中;第二,对于职业化的批评家来说,容易局限在某个固定的圈子里,甚至不需要与读者、作家、社会对话,造成理论话语和学术话语的“空转”,久而久之丧失历史感;第三,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历史意识容易沦为背景存在,美学和历史的关系很容易被置换为内容与形式、内部与外部的二分法。
二、何谓批评的历史意识?
批评的历史意识之内涵广阔复杂,包含着多个维度和层面。与会学者从自身专业立场出发,讨论了批评的历史意识的广博内涵。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从中西方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历史意识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根基就是历史意识,卢卡奇的历史整体性观念也离不开历史意识,阿多诺亦是如此。黑格尔的历史意识是理性对绝对精神的自觉意识的现实化。海德格尔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德国历史性的此在相结合,深信希腊的伟大开端和德国历史性的此在是贯通的。中国古代也有深刻的历史意识。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的历史意识是以天道、天意、命运为承载的。孔子的历史意识也非常强大,“礼崩乐坏”就是其强大的历史意识对时代的认识。唐宋八大家集体地有一种中国文学的历史意识,古文运动一直影响到后来的桐城派,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了胡适和陈独秀。从宏观文明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未来的文明,我们很难意识到今天时代中的伟大性、深刻性和复杂性。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历史意识的内涵。第一,所谓历史意识,最根本的一个要义是鲁迅所说的“中间物”,即我们应意识到现在处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现在的中国处在特别复杂的状态,多种文明在特别短暂的时间内相互碰撞,这是人类历史上是不曾存在过的。第二,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怎么表现如今这个更加复杂的时代。当今作家、艺术家是不是能充分体会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把复杂的因素作为艺术关注的对象,这是需要不断探索的。第三,从批评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个时代会产生什么样的批评,产生怎样的、同这样复杂的时代相匹配的批评,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历史意识的内涵。第一,历史意识是以历史感为基础的,所谓的审美批评在任何层面都无法逃脱历史感。真正的批评不仅有着理论的精妙阐发,更应呈现历史的脉络。第二,历史意识的建立不仅仅是掌握史料的问题,更在于对历史的判断及立场问题,其关键在于现实感。如果没有现实感,我们很难进入当时的批评语境。第三,今天强调历史意识的必要性在于,历史意识是不断向前延伸的,我们今日所做的批评工作不仅仅存在于此时此刻,更会被后世重新呈现和定义。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路杨认为,批评的历史意识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涉及当下发生的文学现场和文学史的关系。历史意识是一种批评的素养,批评家应自觉在不同时代的文学对象之间,寻找文学史传统的断裂或者绵延。第二个层次是批评如何作为文学生产体制的重要环节,甚至某种特定历史条件和文化生态产物。在历史论争中的重要批评,一方面传达出历史自身的逻辑,另一方面也成为直接进入历史的话语实践。对于文学批评家而言,通过话语实践构建文学秩序,是进入思想表达场域和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第三个层次涉及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如何面对历史提出的难题。只有主动承担文学传统和历史生活中的难题,才有可能确认自身位置,理解现实状况,进入公共生活,回应时代危机。
三、重建批评的历史意识
面对当下批评的问题及现实实践的要求,亟待重建批评的历史意识。与会学者就此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暨文学院教授王一川围绕“文艺批评:文心与观众间的使者”这一论题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他指出,文艺作品无论属于何种门类,都需要生动的艺术媒介符号和形象向观众传达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领悟到的文心。文艺作品中的文心往往以直觉式的艺术形象呈现,观众并不满足于这种形象直觉,呼吁将其适度理性化,以便获取可理解的文字,文艺批评应运而生。文艺批评者的任务是在文艺作品与观众之间构建相互沟通的语言文字平台,满足作品与观众双方视界融合的需要,并且便于文化教育者将其中的文心传递给后代。文艺批评者应当以独立批评精神去从事文艺批评,既要虚心向艺术家和观众学习,也要采取不盲从的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认为,“批评的历史意识”的界定不容易获得共识,德国历史学家伯伦汉《史学方法论》所提出的“历史素养”概念较有启发意义。伯伦汉所强调的历史素养并非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学者经过长期修炼的结果。很多时候,没有经历过当时的历史事件,很难对历史当事人感同身受。因此,一些经历过当时历史事件的“历史当事人”,可以将某种历史意识贯彻于研究之中,能在长期研究中建立一条稳固的历史意识金线。后来的研究者,虽并非历史当事人,但也可以通过细读历史材料,品味研究对象的内心活动,比较直接历史和间接历史的关系,慢慢培养自己某一方面的素养,使之成为自己独有的东西。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从三个方面谈论了历史意识的自觉以及实践。第一,历史的意义问题。我们应将本国历史放在世界格局之中,并对当代意识具有一定的自觉。第二,历史的当代性问题。我们所关注的历史存在“当代”的在场,“当代”既是时间意识,也是空间场域,既是政治概念,也是文化实践。它要求主体的情感和态度,主体需要有主动介入的自觉性。第三,当代文艺批评所面对的对象和语境问题。如果批评和现实脱节,只是话语本身的生产,而不会对实践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么这种批评往往是失效的。我们须先接受自身所处的语境和文本,在此前提下再进行反思。最根本的路径是树立实践意识,使批评介入到当代文化的生产、接受、传播、消费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认为批评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甄别,即批评家运用自己的知识、视野做激浊扬清的工作,把好的作品挑出来,把坏的作品剔出去。二是阐释,即批评家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体系,对文本意义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将阐释结论分享在自己所处的社群,得到社群的回应和反馈。三是塑造,即文学批评是作为文化整体的功能意义存在的,提倡一种文化精神的培养;批评背后应该包含价值的追求,存在意识形态的功能。从此出发,讨论文化塑造的意义,必须解决批评主体的问题,即批评家在当今时代所持的立场。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理解批评和自我、世界、文化的关系。
四、新时代文艺批评与历史意识
王国维称“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同理,一代亦有一代之批评。如何将历史意识同新时代文艺批评相结合,与会专家对此展开讨论。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提出重振批评的对话功能以及有关新时代文艺批评建构的思考。批评不仅是面对当前文本、作家、读者的对话,更是与其背后无数文本、作家、读者的对话。从此种意义出发,批评的对话具有一种建筑学、空间性的意义。我们需要思考在这个时代应该搭建什么样的批评“建筑”,并且如何面对后来的读者。因此,历史不仅是一种回溯,更是一种延伸。从文学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当今应该如何建构新时代的文学史?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文艺批评的功能?在这样一个批评林立的时代,我们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又能为后代留下什么样的批评“建筑”?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当今时代的文学批评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重建批评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不仅针对中国历史,也应放在全球史、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视野中去思考。在此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历史的、美学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概括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历史在其中是第一位的。重新激发“历史的”理论价值和思想活力,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的问题。文艺批评的根本问题是能不能站在这个时代思想的前沿,能不能站在这个时代文学创作的前沿,对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作出回应,进行有力的指认和历史的概括。在这个意义上,文艺批评的历史意识是迫切、紧要和根本的问题。文学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从被意识到的历史到文学的语言、形式和形象,需要经过复杂的中介,所以也不能简单化。真正的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是一个历史与文学的复杂的动态的对话过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认识到历史正在被我们选择和创造,由此重新审视当今的文学,思考如何发出这个时代的声音。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韩子勇认为,文艺批评应以波澜壮阔的背景作为支撑,强调历史意识尤为重要。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新文化运动是起点。中国共产党推动的新文化运动是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政治的诉求,也塑造了新文学、新艺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第二个节点,塑造了这一时期文艺的品格,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真正反映中国历史变化、追求光明进步的文艺作品。邓小平《在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代表文艺发展力挽狂澜的时期,将主流形象和改革开放相联系,极大繁荣了文艺的发展。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了党应该怎样引领文艺的发展方向,强调要把新时代的发展和文学、批评相联系。总之,我们要从民族、社会、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获得历史意识,用更为宏大的尺度去观察文学领域的变化。
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教授贺桂梅认为,当今重建批评的历史意识的必要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世界格局与时代精神的变化,使得我们需要更新对时代的认识,在批评中呈现新的历史认知;另一方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强调审美批评、忽略历史意识的批评方法做出一定的反思。重建批评的历史意识有三个方面的诉求:一是批评家既要有宏大视野,又要融入个人感性,提出关于时代与艺术的判断;二是需要从新中国文艺发展脉络中自觉理解批评的位置,把批评从小圈子的互相吹捧中解放出来,使批评成为有建设性的文化力量;三是在当今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背景下,更应该重视文艺的位置。
本次座谈会从批评的现实问题出发,对批评的历史意识进行概念分析与剖解,并对重建批评的历史意识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一切围绕一个核心话题,即如何建设好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批评。从批评的历史意识出发,深化批评的思想化,反对去历史化,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是繁荣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