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德反自杀思想对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启发

2022-03-02江健怡

关键词:康德道德教育义务

江健怡

摘  要:自杀既是个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当今社会大学生自杀问题俨然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功利化的经济发展、多元的价值取向和部分传统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本文通过对康德在《道德行而上学奠基》中反自杀的思想进行梳理与分析,从生命价值、道德义务和人是目的三个角度探究康德反对自杀的缘由及其对当前加强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字:康德;反自杀;生命道德教育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生命道德教育是人文关怀层面的伦理教育,加强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通过探究康德在《道德行而上学奠基》中对反自杀的思想,反观当下大学生自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反思当下高校的生命道德教育。

一、康德反自杀思想的三纬度分析

(一)人的生命具有绝对价值

虽然生命观并不是康德的主要议题,但是从康德在《道德行而上学奠基》中的自杀例子可以反映出康德对自杀的否定和对人生命价值的认可。探究康德的反自杀思想,首先要了解康德对“人是什么”这个命题的思考。作为启蒙运动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康德对“人”的本质的思考,既充分肯定了对现代科学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同时也给了后人足够的探讨空间。康德根据人身上所特有的人性,即人身上所有的理性和善良意志,来肯定人的价值。善良意志是一切好的出发点,是无条件的善、自在自为的善和最高的善。康德通过对善良意志的绝对性分析,重新定位了人的价值。每个有理性的人都具有绝对价值,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出于对人的理性价值的肯定,人不应该选择毁灭人性、毁灭人自身的善良意志,因而也不应该选择自杀。

(二)保存生命是人的义务

关于自杀现象的探讨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社会上对此褒贬不一,立场看法也不一样。人到底有没有权利自杀?可从康德的自然法则的公式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预设在普遍意义上,自杀作为普遍准则存在。如果大家都选择自杀,这个准则和自然法的自相矛盾,所以自杀自然不会作为自然而存在。人的本能之所以是本能,是因为它对人的生命有价值。但是如果人的生命属性是为了把人的生命取消,这肯定不是一条自然律令,所以自杀并不符合自然法则的要求。康德认为“那条准则就不可能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它由此而会与所有的义务的那个至上原则完全相冲突。”[1]。因为人对自己是有完全义务的,在这个角度上,任何情况之下的自杀都不能成为普遍意义上的自然法则,所以人不应该自杀。自杀如果超越自然法,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就危及到人类社会的安危。从义务的角度看,个体降临到这个世界,被赋予存在的可能和旺盛的生命力。选择自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不能对社会履行自己的义务。作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个体,有义务维护社会的稳定,要对自己生命所承担的责任视为对自我的完全责任。从道德的角度看,选择自杀违背了自己的义务,逃避了自己活着的责任。这不仅对自己不道德,对他人也不道德。自杀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创伤是由在世的人去承受,这样伤口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抚平。自杀既违背自己的义务还增添他人的痛苦,在道德上又是自私的决定。所以,个体应该对自己负责,对生而为人的义务负责,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自杀。人没有权利选择自杀,但是有义务保存生命。

(三)人作為目的而非手段

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有这样一条实践命令:你要这样行动,把不论是你的人格中的人性,还是任何其他人的人格的人性,任何时候都同时用作目的,而绝不是手段。[2]康德将“人是目的”提升到道德最高原则的地位上,足以表明其道德哲学对人的终极关怀。如果一个人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境遇而毁灭自己,就是把人格当成手段。这样的行为跟人自身作为自在目的本身的理念并不相融,违背人作为自在目的的本性理念。个体选择自杀的时候,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生命是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人格是人终极的自在目的,并不是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在康德看来,人是自然发展的最后目的,主体的人又是现象的人的目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本体的人的承载者,[3]所以不能够随意摧残人格中的人性。为了满足自己主观的某种其他目的,而把客观的、终极的目的当作手段的做法,违背人的理性和至上实践的根据。

二、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命道德教育的内涵

人与生命之间存在着道德关系。生命道德教育,就是要遵循生命之道,了解生命的独特性、超越性、有限性、意义性、欣赏生命、热爱生命,培养人的个性,实现生命价值,焕发生命之美,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意义,以人生命为主,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是德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整个教育的原点。[4]个体生命道德的发展是生命和道德的结合点,要求生命道德教育体现生活特征。生命道德意义在于追求生命神圣、生命质量和生活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5]

(二)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生命信仰的缺失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大家似乎更愿意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超越个人利益的人生信仰的追求。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大学生群体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关怀有服从他物需要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对信仰的追求、对终极性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这使得部分大学生通过对物质的占有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例如校园网贷现象。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贷款,毫无顾虑地超前消费,购买与自己身份不匹配的商品以彰显自己的价值。最后有的学生因无法偿还巨额的债务,选择逃避现实,以自杀的方式了结自己的生命。大学生因为网贷自杀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事件,但揭示了消费主义不良风气之下的消费伦理的缺位、生命价值的贬低以及生命信仰的缺失的现象。在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金钱在某一时刻成为凌驾在生命之上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动摇着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信仰、对生命存在最终目的正确认知。

2.部分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牺牲生命来换取道德的高尚,已经逐渐演变成儒家的一种道德文化。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不回避死亡,明确肯定在特定条件下死亡的价值甚至会超过生命,如孔孟是从道德的层面赋予死亡以价值,认为只有志士仁人才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庄子则是从自然的层面承认死亡的意义,认为普通人的死亡价值也可能超过生命。[6]传统文化中道德对死亡价值的肯定是通过否定个体的生命价值及其需要来实现的。在这种观点下,生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道德的工具。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在面临生命的危险时候,容易在潜意识里贬低自身的生命价值,并认为不保存生命是自己的一种权利选择,可以决定选择生命或死亡。这时候的道德凌驾在生命之上,道德成为了一种束缚生命的枷锁。但事实上,保存个人生命和维护道德的价值并不冲突,两者并非对立关系。道德之所以成为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是因为道德源自于生命的存在。忽视生命因素会使得道德自身失去合理性,远离人自身和人价值这一道德的根源,所以生命和道德不应该放于对立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生命保护的意识逐步增强,生命教育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道德和生命之间的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当代的大学生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理性交融的观念下成长,生命道德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与情景关系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而不是一味追求道德的崇高和灵魂的伟大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肉体生命,强调学生在生命承受的范围之内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

3.工具理性的负面影响

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的优化导致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是社会上可供的就业岗位增速跟不上,导致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学生为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得不同时承受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分工的需要,现代教育更多地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生命是教育思考的原点,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社会现代化下的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源性的需求,对学生的培养实行标准化、统一化,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知识、技能。[7]这意味着教育价值的秩序发生了位移,工具性能力的价值超越了精神人格的价值。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工具价值,忽视了大学生对生命意义探索与思考,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产生偏差。面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考验,大学生在遭遇负面生活事件以后,容易失去生命价值的支撑,无法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价值异化导致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杀。

三、康德反自杀思想对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启发

(一)培养良好的生命道德品质

生命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对生命道德的判断选择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在面临生命困惑的问题时作出正确的选择。良好的生命道德品质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和处理生命问题,让个体在思考生命问题的时候具有更高的思想觉悟能力、更宽广的问题视野。当代大学生对生命道德的判断选择能力,不仅体现在个体对生命的肯定,也体现在个体处理与生命相关问题上的本原性的思考。当代社会的道德活动的标准一般都是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强调弘扬社会或集体利益。当代高校的道德教育也一直受传统的道德思维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个体的自主、自由和生命的价值的强调。任何一种道德学说,不管它的内部说服力或外部权威如何,如果不在道德本性中找到自己的牢固支点,都将是苍白无力的学说。[8]康德在《道德行而上学原理》中从人的自身价值与意义出发,肯定人的生命,提出应该依赖人的自由和理性意志来爱自己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自杀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仅对自己不道德,而且对他人也是不道德。康德通过有关生与死的哲理分析,强调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生命道德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具有“保存生命”的内在动力。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让学生在道德意识上尊重生命,能够在面临生命困惑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选择。同时高校的生命道德教育要既要关注个人对集体的贡献,也要强调“个人”,调节好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增加生命道德的内容,让生命教育进一步走进科学与人文关怀的层面。

(二)营造良好的道德评价氛围

如今,大部分高校都采用考核制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进行量化的评价。这种“外在”的道德考核机制,忽视了引导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产生偏差。这种过分强调大学生的工具价值的倾向,使得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考验时,特别是自身的工具价值不被认可时,由于缺失生命价值的支撑,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当中,最后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康德主张把人看成理性的人,强调要尊重理性主体的道德能力。康德“人是目的”的命题的最大启示就是让德育切实地走向关注个体的德行完善的道路上,并把每个学生切实当做鲜活的生命个体对待,而不是沦为缺失主体性的工具理性存在。[9]高校的生命道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生命理性的一种方式,建立在一般的道德价值之上。将一个未训练的心灵带到善的道德轨道上来,需要预备性的指导,但是这种指导的目的不是把学生训练成为“他律”的工具,而是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实践法则中的“自律”。这就要求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必须承认学生的理性自律行为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理性思考,体现道德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当代高校需要建立合理化的道德考核机制,为大学生营造积极的氛围。

(三)回归道德本质的“善”

生命是道德的母体,道德是生命的内核,道德和生命两个概念之间应该是“真包含于”的关系[10],但是在现实教育活动中,道德与生命之间存在着一道屏障。实施生命道德教育,必须要超越生命与道德的对立和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割裂。生命教育中除了健康和安全教育外,还包含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教育。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不能从作为自然的生命本身去寻找,而是应该从道德中去寻找。[11]康德在道德领域中提到,人的理性对意志的要求最终指向善良意志,指引着人的行为不断趋向善,属于自由意志的积极运用。康德的善良意志谈论的是人性实践层面的能力,关注点是人们在实践层面的能力。因此,在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善良意志对道德实践的要求来引导学生。在生命道德层面,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得他们在道德上对待生命有自己的必然意愿,从根本上反对自杀行为。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义务,康德认为义务是善良意志概念的体现,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而义务就是由于尊重规律产生的必要性。人有义务保存自己的生命,在生命道德教育的要求上,引导学生尊重生命规律、保存生命这一行为的义务职责。在此基础上教导學生重视人格的尊严。康德认为只有道德以及道德相适应的人性,才是具有尊严的。从善良意志出发,重视学生对人格的尊重,让学生在生活中有尊严地对待生命。道德的生命教育,是凸显道德关怀的生命教育,既要关注生命的世俗存在,也要关注生命的精神意义。

人的精神成长赋予了人内在的精神力量,生命道德教育是为了使人能成为实现自己人格的人的精神教育。正如康德所说的那样,高校生命道德教育必须要引导每个人知道他的生命须要达到的理性目的,通过对生活的善的追求而遏制人内心的危险性,引导大学生建立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2](德)康德.道德行而上学奠基[M].杨云飞,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3,64.

[3]白文君,李金蔚.试论康德的生命观及其反思[J].新乡学院学报,2021,38(02):8-12+19.

[4]彭舸珺.当代社会生命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27.

[5]许海元,张艳红.论生命道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道德与文明,2014(02):96-100.

[6]陈延庆.“存顺没宁”——论中国传统生死观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1(02):26-28.

[7]莫文斌.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异化与关怀[J].求索,2008(05):158-159+179.

[8]王岳川.东西方文化评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38

[9]昌成明.品德纳入升学成绩的风险与德育评价的回归——基于康德“人是目的”的人学向度[J].当代教育科学,2020(01):53-58.

[10]冯建军.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35(06):33-40.

[11]唐好林,吴成国.论人生教育中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J].教学与管理,2020(06):12-14.

责任编辑  姜淑娟

猜你喜欢

康德道德教育义务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跟踪导练(一)(4)
“良知”的义务
康德调钟
漫画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