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科院校“周点名”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2022-03-02张丽娜
张丽娜
摘 要:“周点名”制度①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是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信任的重要渠道,是辅导员陪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南方医科大学继承“周点名”制度的优良传统,着力构建“一依托、两结合、三覆盖”的“周点名”制度实施模式:依托“周点名”平台,结合学生生涯发展特征和学生专业特色,覆盖班级全部学生、大一至大四全阶段和学生各阶段的突出问题和需求,力图培养政治素质合格、医德品质合格、专业能力合格、心理素质合格的新时代医学生。
关键词:高等医科院校;“周点名”;思想政治教育
一、“周点名”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阶段正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与大学生最亲近的人,辅导员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及时充当学生的引路人,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不同于普通高校的课堂点名制度、班会和级会制度,“周点名”1制度原则上要求辅导员每周在固定的时间段、场所进行点名工作,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同时对上一周的学生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周的班级工作进行安排。作为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周点名”制度为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主导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第一,最大程度地降低和规避了大学生失踪、失联等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高校学生的人身安全。第二,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的有关事务,助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第三,成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引导大学生在了解校内外、国内外的各类事件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与此同时,“周点名”制度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挑战。目前高校学生普遍为“00后”,大学生思想越发多元化和复杂化。部分学生对“周点名”制度颇有抱怨,认为其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不是大学应该有的制度。更有学生认为参加“周点名”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出现迟到缺席的情况。“周点名”制度在高校中“遇冷”的现状从表面上看是源于大学生对其接受程度不高,究其深层原因是部分辅导员将“周点名”制度局限在点名和通报工作,缺少主题思考,没有抓住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问题需求,难以发挥“周点名”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二、“周点名”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本质,具体是指辅导员根据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及发展的规律,用一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目的和组织的教育从而影响学生的过程。在“周点名”过程中,辅导员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和内容,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以及互动,帮助学生厘清相关观念,使学生逐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并逐渐将之外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活动,最终满足社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要求。
第一,动态掌握学生的发展特点。当前,部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偏重线上、忽略线下,与学生的交流依赖于线上社交媒体的联系,缺少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没有接触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把握学生变化的发展特征,不利于发现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苗头。而在“周点名”制度中,辅导员在大学四年中至少和学生可以见面160次,能够对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动态把控,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信息基础。
第二,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目前,部分辅导员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补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这种被动教育不仅教育效果不佳,而且亦不利于班级班风和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讲求时机,一旦错过教育时机,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阳光和雨露,在该除虫的时候没有喷洒农药,之后付出再多的努力往往都无济于事。在“周点名”制度中,辅导员可以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对学生现阶段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规避,对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求进行回应,让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让需要满足于学生提出之前。
第三,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度。众所周知,学校与学院的团委和学生会等组织会举办各类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是此类活动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喜欢参加此类活动的往往是部分学生,不爱参加的学生一直不愿意参加。换言之,有一部分学生是游离在此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外,有较大的几率出现成长问题。“周点名”制度可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的问题,让每一位班级同学参与其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给予学生成长成才一臂之力。
三、“周点名”制度实施模式建构——以南方医科大学某专业为例
一个制度再好,也只有在有效的实施中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面对新时期学生管理的工作,“周点名”制度的实施模式必须在坚持传统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周点名”制度是南方医科大学的一项光荣传统。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转制后,在学习、借鉴地方大学建设校园文化经验的同时保留了“周点名”制度。从2004年转制到至今已实施16年,“周点名”制度已经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的学生管理特色。相比普通院校学生,医学生具有学习压力大、参加活动的兴趣低等缺少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等普遍性问题,在大一至大四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往往不同。针对以上情况,南方医科大学着力构建“一依托、兩结合、三覆盖”的“周点名”制度实施模式:“一依托”是指依托周点名平台,“两结合”即结合学生生涯发展特征、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三覆盖为覆盖班级全部学生、覆盖大一至大四生涯、覆盖学生各阶段突出问题和需求。
大一阶段,学生面临自我适应的问题。首先是大学生活适应问题。大学生活对自主性和独立性要求更高,此外大学生还会面对宿舍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南北文化、生活习惯的显著差异。其次是学习适应问题。大学学习方式除课堂教学之外,还有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小组展示等形式。部分学生入学之后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尤其是在面对医学实验操作课程会出现迟迟难以适应的适应障碍情况。最后是时间管理适应问题。部分大学生不能合理安排时间,一部分沉溺于网络游戏,一部分将时间全部投入社团、学生会活动。此类情况往往会导致课程学习挂科的后果。因此,面对大一学生,针对生活适应问题,可结合新生对家乡的自豪和思念之情,着眼于专业学习和教育。在“周点名”上开展“醉美家乡、药与你分享”活动,让班级内部来自同一家乡的小组成员们通过歌曲、舞蹈、品尝当地零食等方式,在推荐家乡中加强南北文化交流,使班级更加团结友爱。再者,通过介绍当地的较有代表的药材,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医学专业课程学习铺路。针对学习适应问题,组织班级同学开展“好书荐读”活动。经过深度阅读、探讨分享、制作展示等环节,让班级同学在“周点名”上推荐自己喜爱的图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小处打造书香校园。活动结束之后票选出好书书单,以“好书”作为奖品颁发给获奖同学,并在班内开展图书漂流,真正做到以书养书。针对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周点名”上,辅导员可为学生分享本人读书期间的时间管理心得,并邀请班级中擅长时间管理的同学展开分享,引导学生合理分配课余时间。
大二阶段,学生面临专业学习的问题。从大二开始,医学生开始正式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从大一的公共课程转变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等专业课程,校对学生开始面临专业学习入门慢、知识基础不扎实、专业学习挂科的情况。此外,学生开始面临人际关系方面的众多问题,朋辈相处和两性相处的问题尤其凸显。因此,面对大二学生,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问题,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组织班级成绩分析会,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分享专业课程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在“周点名”中,让学生分享与医学前辈访谈的感受,通过叙事教育、朋辈分享让学生增强专业学习动力。针对班级学生凝聚力不强、宿舍关系存在矛盾的情况,带领团支部在“周点名”中举办 “班级生日会”、“男生节女生节互送温暖”等班级特色活动,助力班集体凝聚力的有效提升。面对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正确面对失恋”等心理专题的“周点名”,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失恋等挫折事件,引导学生及时调整情绪,避免其因失恋、恋爱受挫等问题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大三阶段,学生面临科研活动的问题。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兴趣较高,但不清楚如何开展一项科研活动。再者,此阶段的学生的信息接受渠道更加多元化,接触信息更多,更加需要辅导员进行价值引导。此外,面临大四实习部分学生的待人接物、协调沟通、化解矛盾的技能还需要再次提升。针对学生对科研知之甚少的情况,开展“科研是什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攀登计划等科研比赛的具体情况;邀请师兄师姐或者班级内部有科研经验的学生进行经验分享,邀请专业老师展开科研技能的培训,对学生遇到的科研困惑进行科学引导。针对学生价值判断缺乏引导的情况,在“周点名”中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公德在我心”系列主题教育,以真实案例为入手点,以小组分享讨论活动为重点环节,引导学生坚决不做“键盘侠”,要有自己的独立理性判断,要明辨是非。利用“周点名”,开展实习动员专题系列培训,教会学生医患沟通礼仪、沟通技巧和沟通禁忌,为大四顺利实习做好铺垫。
大四阶段,学生面临实习活动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不仅仅是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还会出现实习内容的适应不良,例如面对病人离世。此外,学生还会对毕业去向存在困惑:是应该考研深造还是找工作,是考公务员还是找科研相关工作。除此之外,学生的爱校荣校教育亦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因此,面对大四学生,针对学生的毕业去向的需求,开展“研路漫谈”“工路漫谈”“公路漫谈”等系列活动,请师兄师姐进行漫谈系列主题分享,让学生能够提前规划,助力考研、考公和求职,形成毕业班“就业信息跨级分享+就业实习帮扶”的良性就业互动模式,有效解决实习不适应、就业找工难的情况。利用“周点名”开展“时光信箱”活动,让学生写下对于自己一年后的鼓励和期许,在毕业时的最后一次“周点名”中将时光信件发给学生。制作班级专属的大学四年回忆视频,在“周点名”上进行播放,走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作为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周点名”制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发展成长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有温度,及时有效力,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地、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3]張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责任编辑 朱 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