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合作办学高校党组织的活动实效性

2022-03-02魏赛丽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实效性活动

魏赛丽

摘  要:本文首先从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对象、组织者和策划者、载体、外部环境等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合作办学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的因素,接着从举办特色组织活动、过好组织生活、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及以评促改等四个方面对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进行实践探索,并从政治建设、强调创新、践行服务理念等维度对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进行理论探索,为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吸引力、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功能明确努力方向。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

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化、国际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合作辦学高校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的合作办学高校,与其他高校一样,也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的重大使命。合作办学高校要肩负此使命,达到此要求,首先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因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各项工作在高校的落脚点。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教育事业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而具有实实在在效果的基层党组织活动,不仅是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外在表现,也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那么,如何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实效性呢?本文将以我国首家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高校为例,进行初步探索。

一、影响我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的因素

作为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高校,我校以博雅教育及全人教育为办学理念,按照国际化标准设置课程,实施全英文教学,引用香港地区大学的行政管理模式,管理、教育教职工及学生。此外,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前就将毕业后出国境深造作为目标;日常接触的授课老师多为外籍、港澳台或具有出国境留学背景的大陆籍教师;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较少担忧经济问题;我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管理方式,使我校大多数学生具有优秀的领袖能力、独立思考及敢于表达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分析、总结出影响我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的因素有:

从我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对象来看,我校学生党员学习任务繁重,教职工党员工作繁忙,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有限,用在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时间及精力比较少;因学校特殊的办学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党员的党性觉悟,致使师生党员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比较欠缺,这些不仅对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效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也给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挫败感、失落感。

从我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主体来看,我校的党务工作者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的主体即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在我校,大多数党务工作者都是兼职的,用在党务工作上的时间及精力相对比较不足,且在专业知识及业务操作能力方面,还有许多进步空间,这直接致使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趣味性、吸引力比较欠缺,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效果。

从我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载体即基层党组织自身来看,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有所增强,创新力有所提升,凝聚力有所增进,组织力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党组织内部结构不够完善、党组织活力比较欠缺,推动基层党组织发展与成长、发挥党组织作用与功能的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及创新。

从我校基层党组织活动举办的外部环境看,作为一所合作办学高校,在校园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传播国外优秀文化,学生学习活动及项目的设置、学生社团活动的举办、学生宿舍文化的营造大都具有浓郁的国外、境外校园文化色彩,在此环境下,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创新性及吸引力备受挑战。

二、提高合作办学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与其他普通高校做比较,合作办学高校在保证学校正确办学方向,维护校园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责任及压力比较艰巨。作为合作办学高校内的基层党组织,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及挑战,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及勇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实效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组织力及活力,挖掘基层党组织活动功能,让基层党组织在维护学校政治安全及意识形态安全、保障学校正确办学方向上发挥应有作用。

(一)结合实际及特色,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吸引力

为保障基层党组织活动出勤率,让更多的师生党员能够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我校各级党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把活动时间安排在工作日的午休时间。一方面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师生党员的空闲时间;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师生党员充分利用时间、合理使用时间、有效节约时间。此外,学校各级党组织会结合自身特色、特点,大胆尝试,在坚持内容、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创新活动形式,采取喜闻乐见、广受师生党员欢迎的方式来开展党组织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吸引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活动“寓教于乐”的作用,号召更多的师生党员参加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我校理工科技学部党支部结合支部有食品安全专业的师生党员的实际,举办“校园食品安全宣讲,党员在行动”的活动,吸引了许多师生党员参加,也受到校内其他师生的欢迎,活动针对性较强,活动效果明显。

(二)过好过实过优组织生活,提升师生党员党性觉悟

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实效性,离不开提升师生党员的党性觉悟,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让师生党员过好过实过优组织生活,是增强师生党员党性觉悟,提升理想信念的经常性手段。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密切相关。”[2] “要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3]组织生活对一个党组织、对一名党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我校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其他党内规范的要求,在组织生活前,认真筹备、策划;在组织生活中,按照规定程序有序进行;在组织生活结束后,认真总结,做好记录。力争做到:严格按照时间、频率过好组织生活;严格按照流程过实组织生活;严格按照预期目标过优组织生活。

(三)狠抓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质量

高校党务工作者作为基层党组织活动组织者、实践者及执行者,他们的能力与素质,关系着基层党组织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我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党务工作者队伍的遴选、配备及教育。比如在配齐配强支委班子方面,在遴选上,党组织会充分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通过走访、一对一面谈、会议推荐等方式,确定支委班子候选人,确保选拔出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群众基础好的支部委员;在配备上,不论是师生联合党支部还是学生党支部,都由教职工党员担任支部书记,这是我校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教育上,我校的做法是:一是定期举办外出学习考察活动,身临其境让支委班子接受革命传统及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定期购买并派发与党建相关的书籍或理论热点材料及党的规章、制度等,要求支委班子认真自学,提升理论水平,扩大知识面;三是定期举办理论学习讨论会或宣讲会,及时为党务工作者答疑解惑;四是引导支委班子以严格“三会一课”为抓手,定期给支部党员讲党课,强化理论学习效果;五是通过述职评议考核,要求支委班子坚持问题导向,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及时纠正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上的不足,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提高业务水平。

(四)以评促改,强化基层党组织活动效果

为解决师生党员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不够积极、不够主动等问题,强化基层党组织活动效果,我校制定了《师生党员日常表现积分评比规则》、《基层党建评先评优办法》,通过评比,强化师生党员积极向上的日常言行;引导师生党员对照要求,经常性进行自我剖析,梳理、总结自身在政治品德、思想作风、日常表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引导师生党员重视基层党组织活动,修正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消极、被动的态度;鼓励师生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考察,提升自身的组织观念、纪律意识、党性觉悟,积极争当先锋模范,努力实现一名中共党员应有的价值。

三、提高合作办学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的理论探索

结合合作办学高校实际,依据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是“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活力和凝聚力为目标,以多样化特色组织活动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的活动形式”[4],对提高合作办学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实效性,进行以下几点理论探索:

(一)突出政治建设是基础

在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上突出政治建设,是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的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高校的组织基础,作为党的各项工作在高校的落脚点,也应当讲政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在内容上突出政治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本质所在,是区别于学生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高校其他活动的特性。强调基层党组织活动在内容上要突出政治建设,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针对性,让师生党员明确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党性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初心、勇担使命,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打好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效果。在内容上突出政治建设,能确保活动召开的方向正确,能激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的活力,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为基层党组织在维护校园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保障学校正确办学方向上发挥应有作用。

(二)强调创新是根本

“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5]。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根本原因在于基层党组织活动缺乏创新。不可否认,通过会议的形式传达文件精神、开展理论学习是基层党组织活动主要的、常规的组织形式,直到今天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基层党组织活动既有教育性又有趣味性,既接地气又引人深思。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组织形式,除召开会议传达精神、开展学习外,也可以组织学习考察活动、党性实践锻炼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党员志愿服务等外出实践活动,适当更换活动场地,提升活动吸引力,提高活动成效;二是对会议传达精神、开展学习的活动方式,也可通过对传达、学习方式的创新来提升活动吸引力,比如鼓励、号召每一名师生党员轮流以微党课、演讲、学习心得分享等方式,完成文件的传达及学习任务,提升党员参与度,增强活动针对性;或者通过观看视频材料、召开读书会、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丰富传达、学习途径,增强活动效果;三是创新活动载体,比如通过党建工作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APP等载体,加大对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宣传力度,让基层党组织活动成效得以传播,深入人心。

(三)践行服务理念是关键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至上的理念,可在举办基层党组织活动时挖掘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体现服务意识、践行服务理念中得到充分体现。如何践行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服务理念呢?首先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党务工作者树立服务意识。思想先于行动。党务工作者树立了服务意识,才会在组织、策划活动时以师生党员为中心,从师生党员实际出发,以为师生党员解决问题为目标,组织、策划出让师生党员满意的活动,提升活动的吸引力;二是以基层党组织活动为纽带,增强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系,密切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关系,在活动过程中善于倾听师生党员的“声音”,虚心听取师生党员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反馈、解答师生党员关心、关注的问题,让师生党员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增强参与感及归属感;三是以基层党组织活动为手段,帮助师生党员解决问题。基层党组织活动不仅能帮师生党员解决思想问题,又能帮助师生党员解决实际问题,是基层党组织活动服务功能最直接、最有力的实现,这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党员,摈弃为完成任务而举办活动或举办活动只讲形式不讲效果等的消极做法,让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成为帮助师生党员解决问题的锐利武器,成为帮助师生党员排忧解难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2.

[3]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金句[EB/OL].(2019-07-10)[2020-06-29].http:// 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5307044343688072297.

[4]石霖、刘建通.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研究—以珠海市高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80-81.

[5]習近平关于科技强国与创新的十大金句[EB/OL].(2018-05-27)[2020-06-29].https://www.xuexi.cn/85904d319156e9639de4a9a0dfd8f336/e43e220633a65f9b6d8b53712cba9caa.html.

责任编辑  姜淑娟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实效性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