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呈现
2022-03-02王喜
王喜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课程,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重要特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缩影。基于二者在理论内容、逻辑线索、价值目标上的学理相契,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逻辑、实践向度、理论成果在《概论》课中进行教学呈现,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理论修养,帮助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推动转化为立志修身博学报国行动。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命题,并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1]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体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2]。《概论》课是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课程。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纵向演绎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实践历程,横向展陈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经济社会各个维度建设取得的理论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1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民族领域特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支撑,更为大学生提供了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精神力量。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与《概论》课的学理相契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缩影,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集中体现,其理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论》课要阐释的重要理论维度。
(一)内容相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成果是《概论》课教学的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3]《概论》课以教学体系展陈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发展时期与实践阶段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系统呈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便是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工作實际相结合的历史,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生成写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提供经验依据与论理支撑。就具体内容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如马克思、恩格斯早在《神圣家族》对鲍威尔的批判中就有“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以及“任何一个民族都永远不会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民族平等思想[4],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构建“平等团结”民族关系的坚持与发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和完善,以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党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之“纲”等都是对其进行中国化实践与表达的体现。就内容生成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觉自立走向自信自强的历史贯穿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进程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同频共振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其理论成果亦生成于上述逻辑线索之中。就内容呈现而言,伴生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的理论与制度成果或以理论要点形式散见于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各个维度,或以价值主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理论形态之中,或以个案缩影展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二)逻辑相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逻辑同频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成线索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具体实践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生成线索。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救亡之际,在同各种亡国灭种力量的对抗中唤醒中华民族意识,通过建立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以取得民族革命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各个领域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建设与改革实践,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正是这场实践的重要生成。政治上,立足民族平等团结原则,确立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上,从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到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上,在认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基础上强调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视文化认同的深层意涵,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社会建设上,立足“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如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5]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寄望主体与圆梦主体,他们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之态团结奋斗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动力来源,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走向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坚持民族工作主线、优化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增进各族群众利益的保障所在,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优势所在,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所在。正如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生成线索,民族独立、民族发展、民族复兴则是伴生于这一进程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逻辑。
(三)价值相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旨归相契于《概论》课的教学目标
救民族于危乱、谋民族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便肩负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这一历史使命的题中之义。而使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强化其对国家、民族、执政党及其道路选择的认同正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就宏观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贯穿《概论》课整个教学过程的价值线索。就中观而言,立足政治平等、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社会和谐、生态美丽,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价值原则,也是《概论》课关于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理论的价值关切维度。就微观而言,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者和中华民族复兴荣光的共享者,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立足点,而“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正是《概论》课理论阐释最根本的价值蕴含。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在《概论》课的教学呈现维度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在《概论》课的教学呈现不仅仅是史实的贯穿,更是历史逻辑、历史实践、历史经验及其所升华的理论成果阐释。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呈现
如前所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生成线索,也是《概论》课教学的理论展开逻辑,而蕴含于这一历史进程的亦有中国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发展逻辑,以及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自信、自强的历史逻辑。“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6]。在过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基于物质与精神的交流交融而逐渐结成的更高层次的共同体。但无论是器物、文字等载体的联结作用还是不同时期的国家认同,近代之前的中华民族只是各个民族联结在历史纵深中的自在实体。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7]。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在被侵略被奴役的洗礼中走向自觉。从梁启超“史学革命”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到辛亥革命的制度探索确立现代观念,从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的宣扬到新中国成立直至新时代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实践,无论是革命、改革中的组织动员还是建设中的政治建构都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在对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逻辑进行教学呈现的过程中,上述历史脈络的梳理之外,亦可立足历次党章修改的民族政策发展、“中华民族”入宪的文件考察、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成果创新对其进行政治逻辑的解读;通过民族独立解放、民族繁荣进步、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成就与目标愿景对其进行发展逻辑的论证。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向度呈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向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价值目标,即通过建立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实现民族解放与独立并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通过确立、贯彻、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共同团结奋斗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协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关于内容建设,即通过组织动员、政治建制、政策支持等一列措施,建设自立、自信、自强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通过兴边富民、对口支援、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等,建设共同繁荣进步的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通过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三是关于民族关系建构,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各民族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前者主要强调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贡献,无论疆域、历史,还是文化、精神,都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结果,因此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坚决杜绝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中者指各个民族是共同体的一员,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组成的共同体,正所谓“多元一体”,“多元”是要素,“一体”是方向;后者体现在本土与全球、域内与域外的双向互动共进,以及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区域秩序与世界秩序之间张力关系。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成果呈现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成果在《概论》课教学中可以以理论要点解析、理论线索梳理、理论面向整合进行。具体而言,一是以要点解析的方式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成果投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相关理论解读。如重点阐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重要支撑,解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同时,分散辅助其他理论要点解读,如以中华民族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历史逻辑解读中国梦的内涵,立足民族事务法治化切近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从民族关系视角解读和谐社会建设。二是以线索贯穿的方式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成果呈现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各理论形态之中。如关于处理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原则,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诸形态都一以贯之。从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到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既是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理论的呈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继承发展关系的证成。三是以面向整合的方式覆盖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各个方面。如立足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依法治理民族事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映射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维度;或举例某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集中解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或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各理论形态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部分进行整合,专题化呈现为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理论。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的教育价值
(一)强化认知,提升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的理论修养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论》课中对其进行教学呈现,一是既拓展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知边界,同时强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的整体性。从革命、建设到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线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展陈逻辑,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从实践上与内容上是对上述线索、逻辑的证成与充实,有利于推动青年学生的认知从线性走向历史与逻辑、实践与理论的交互建构。二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认知深度。通过对中华民族和共同体的词源语义考察和生成历史解读,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三重梳理切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分析,既是对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理论的聚焦,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理论深耕。三是提升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精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在《概论》课的教学呈现是一场历史与理论的互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互动的核心词,围绕它进行的历史挖掘、理论溯源、实践梳理、对照解读、价值澄清等,既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聚焦,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在民族工作维度的精准学习。
(二)增进认同,推动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进路,而从历史溯源、历史回顾、历史总结等角度切近教育是避免认知狭隘与虚无主义,走向自觉认同的前提。在当前新的社会条件下,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能面临以下挑战,一是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学生都可能受到狭隘民族主义的离心影响。其中包括歧视、排斥少数民族的大汉族主义和以少数民族认同取代中华民族认同的地方民族主义。二是历史虚无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冲击。他们打着“重新评价”与“尊重差异”的旗号否定中华民族创造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进程,否认多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华文明过程中的历史贡献,否认共同价值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的凝聚作用。三是民族分裂主义的对立行动直接干扰中华民族团结共进。因此,以《概论》课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溯源中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同时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方针与举措进行历史回顾,梳理一以贯之、接续发展与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最后从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历史对照与各民族地区发展差异的历史变化,在情理互动中阐释、总结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成效,使不同民族地区学生增进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其执政党的政治认同、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在厚植情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催化实践,推动青年一代立志修身博学报国行动
继往而开来,历史教育与学习是在从认知到认同的基础上推动现在走向未来的行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在《概论》课的教学呈现,让大学生以更广博更精深的视角认知中国共产党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和建设历程的解读,批判狭隘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的认知偏狭、价值偏离与行动偏差,帮助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念,并将之转化为立志修身博学报国行动,自觉投身于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特色民族工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一是自觉内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文化是价值的重要载体,文化传播承担着价值传递的意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承载,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成果,当代大学生应自觉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及其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交流发展。二是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有为参与者。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诸多民族地区的相对欠发展这一现实矛盾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主要阻碍。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从经济扶贫到教育扶智,从社会实践“三下乡”到就业选择,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国家振兴民族地区的号召,结合自身专业特征主动投身于民族地区建设。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浓厚的家国情怀与共济的世界眼光,做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动沟通者。青年学生应将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知转化为“强国有我”的实践担当,将内化于心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外化为主动参与高校对口支援、少数民族班交流、支教选调等实际行动,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同时,提升对外交往意识与能力,主动参与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地区的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外在影响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为共生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08-28)[2021-10-10].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
[2]中共中央辦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2019-10-23)[2021-10-18].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3/content_5444047.htm.
[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4.
[5]汪晓东,李翔,王洲.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N].人民日报,2021-08-25(01).
[6]习近平.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 2019-09-28(01).
[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3.
责任编辑 朱 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