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后劲儿
2022-03-02李美锟
李美锟
汉字的产生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汉字里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结晶,中华文明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书法,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字如其人”,说的就是一个人写的字可以反映出他的一些特征。书法虽然是在写字,但又不仅仅是写字。其实,汉字中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奥义等待我们去发现。
书法,就是写字吗?
当然不是。很多人对书法有误解,一听学习书法,首先想到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的形象,然后就是在一张张纸上练习了成千上万次的横竖撇捺,枯燥,无趣。但事实并非如此,书法可以是轻松快乐的。我们的汉字不是简单抽象的符号,它的结构可以理解为一幅画,或者一个故事,“以书入画”是让孩子亲近汉字、学习书法的很好的方式。
随着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的普及,大家习惯了打字,慢慢忘却了汉字的奥义,比如“日”这个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再到如今的楷书,始终都没有离开它的形,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写这个字,就不仅仅是一横一竖,而是这个字为什么要这么写,是从何演变而来的。汉字的背后是有很多故事的,孩子通过写字,去了解这个字的故事,通过这个字的历史,去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这是书法学习中比把字练得好看更重要的事。
书法除了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之外,还有篆刻。所以说书法并不只是写字。我们可以去翻看历史资料,书法家很多也是文学家、诗人。用今天比较时髦的话说,书法也是一种“大语文”,想要在书法方面有所造诣,古今文学常识也需要同时学习,比如带着孩子阅读、理解《说文解字》《增广贤文》,对孩子学习书法的益处颇多。通过学习书法这种方式了解汉字、文学,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方式。
书法,亦是一种风骨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一件瑰宝,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文字上显露无遗,在书法中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书法讲究藏锋,体现了含而不露、谦虚不骄的修养。通过书法表现出来的汉字,在视觉上静中有动,有一种静观万变的态度。透过书法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风骨,比如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后世称为“颜筋柳骨”,他们的字挺劲有力,也代表着他们的为人浩然正气;而“书圣”王羲之的字遒美健秀,代表着一种自然平和的中庸之道。
对于孩子来说,学写汉字同样代表着每个孩子不同的风骨,也是一种抒发情感、表达情绪的方式。学习书法这件事的“后劲儿”很大,很多家长一开始带着孩子学习书法的目的有些功利,无非是希望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有助益。但随着孩子逐渐沉浸其中,他们可以慢慢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傳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写不同的字体,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通过临摹书法家的作品,与他们穿越时空去交流。通过对书法的传承,让汉字有机会去影响世界,在“汉语学习热”的今天,汉字带着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这是我们的民族自信,亦是民族风骨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