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理学科“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2022-03-01敖荣军
敖荣军 梅 琳 杨 彬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资源、环境、城镇化、区域发展、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全球环境变化等为主题的相关课程的统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为目标,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存共生关系。[1]地理学长期以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科素养的核心价值观,[2]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紧密契合。同时,地理学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研究,能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科学支持,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基于此,国内众多高校的地理学科开设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专业选修课,部分高校甚至将其设置为地理学科专业必修课。截至2021年2月26日,全国具有地理学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高校中,面向本科生开设“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的高校占45%,直接开设“可持续发展”课程的高校有80余所。
总体上看,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我国地理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基于地理学视角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的理论成果较少,尤其缺少对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思政内涵的挖掘。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思想中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涉及制度、观念、意识等诸多方面,[4]“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资源与特征。对相关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发现:一方面,结合思政教育,从地理学视角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进行可持续研究,能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科学支持,丰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思政的渗透,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5]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学科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开设的“可持续发展基础”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实施路径,为相关地理课程和可持续发展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一、“可持续发展基础”的思政建设目标
1.实现课程知识教学与立德树人相统一
可持续发展课程作为蕴含着丰富思政资源的高校地理专业课程,若能将其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用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知识和理念扩充学生的头脑,还能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批判思维,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全球性问题的认识,培养出具有行星意识、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素质人才和负责任的“地球公民”。通过实施“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课程思政教学,实现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理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达到真正协同育人的目的。
2.实现课堂教学与感知时代特征相统一
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影响人类及不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案例,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在提升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学会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行为实践;另一方面,引入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成就和未来发展挑战的论题,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感性认识和对人类未来生存发展应对挑战的紧迫感。通过课堂教学与感知时代相统一,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从课堂获取的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理论,用更科学客观的态度认识、思考、分析现实问题和进行社会实践。最终实现课堂与生活、课堂与思政紧密结合的目标。
3.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文化自信教育相统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多领域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尽管当前国际和国内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存在众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当前的发展成果,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有尊严、有自信、有底气、有本事”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紧密结合,把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绩渗透到文化素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7]
二、“可持续发展基础”的思政建设思路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主体,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起着策划、实施和主导的作用,[8]需要通过明确课程育人目标、创新教育培养理念、加强课程顶层设计,将充分挖掘提炼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效、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并设计包含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综合评价体系,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效度。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关键环节中都注重课程思政的渗透和设计(见图1)。
图1 “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1.课前: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挖掘课程德育元素
育人先育己,立人先立德。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型时代新人的重任。首先,教师需要明确高校育人目标,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主动学习并熟知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内涵,切实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树立塑造价值、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的育人理念,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发挥言传身教的模范作用。其次,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和内容,提升组织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能力。
2.课中:展现创新性课程设计,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
“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创新应贯穿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模式的转变等全过程,教师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价值观和实践融入教育和学习的各个环节,将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和环境教育相结合,通过完善课程设置,灵活掌握课堂进程。教师要从学科内在逻辑出发,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通过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将挖掘的思政元素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后的延伸学习情况,适时予以指导,加强总结提炼,在不断启发中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真正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实现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9]
3.课后:构建思政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体系
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全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是验证“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性、科学性和有影响力的重要举措。[10][11]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除了输出教学内容,还需要构建综合性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以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过程和结果评价。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从教学大纲、教学过程、价值引领、学生评价等维度出发,遵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需要,教师可以采用随机访谈、问卷调查、成长记录袋、思政素养的量化考核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12]从中分析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规划设计的合理度、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度以及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育人目标的认可度,以此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课程思政教学积累经验。
三、“可持续发展基础”思政教学的路径
1.采用多元化思政教学方式,突出思政内容的启发性
(1)重视教学效果,采用师生互动型、问题探究型和启发型教学方式。原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课堂上教师单向讲授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完全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思政教育成效不明显。[13]思政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一是教师通过充分挖掘典型思政元素的教育价值,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设置课堂讨论和分组研讨环节,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例如,精选一些典型人物事迹和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来论证教材中的经典理论,[14]并通过课堂展示来呈现小组研究成果。二是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和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和分析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展开思考。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内容和汇报材料进行指导和点评,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起到指导、补充、纠偏的作用。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实践,使学生能够从典型人物事迹、典型区域发展问题中获得思考和启迪,[15]提升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建立“线上研讨+线下教学+实证调研”的混合教学模式。为了让课程思政教学贯穿于课前、课中与课后,教师开展线上、线下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实时互动教学模式。在线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线上教学借助现代信息手段打破时空距离限制,结合“云课堂”教学平台、QQ课程学习交流群的实时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影音资料进行思政教学。同时,“可持续发展基础”课程通过对相关案例点的实证调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影响。
2.开发思政教学案例,提升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
(1)以典型人物事迹和现实环境保护问题开展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奠基人蕾切尔•卡逊的事迹和阅读《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和《多少算够》等绿色经典著作,让学生了解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背景和价值观念,深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在“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引入美国经济学家旺特卢普的《资源保护:经济学与政策》一书中提出的自然保护“最低安全标准”和“最大最小原理”,通过探讨“是否在一条河上修建水坝”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如何通过保护资源降低损失率。结合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探讨利用资源和环境时的“共有权的悲剧”,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强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离不开公民的道德约束和价值观重塑。
(2)结合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绩开展文化自信的教育。学生经常会将国外同国内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因此要求教师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辩证批判中明辨是非,[16]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例如,在谈到“当前全球面临的新困境”部分,引入正在发生的现实性公共卫生危机,即全球新冠疫情的情况,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研讨,并利用“云课堂”的讨论平台分享自身经历,并对比分析国内外新冠疫情的发展和防控措施。通过对比国内外疫情发展情况和防控工作的区别,重新理解“自由”的定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反思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研讨案例中提出,由于低生育率导致人口增长缓慢引发的世界性社会经济影响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人口发展的数据及案例,结合我国当前国情,组织学生讨论人口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三孩政策”的实施情况,从个人、社会和国家等不同层面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同时,在讲授人口观念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课程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的重要指示,引出“绿色消费观”“生态文明观”,组织学生探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浪费行为和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
(4)加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认识。“可持续发展基础”是一门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的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理念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前沿性知识,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成果,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例如,在“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部分,涉及到环境价值论、环境问题的特征、根源及对策等基础问题,引导学生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山”理念,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既要坚持“赶”又要坚持“转”的思想方略,引导学生结合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解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四、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课堂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拓展思政教育载体的任务显得尤为紧迫。
结合“可持续发展基础”课程思政的实施,为当前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如下建议。
(1)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的特性,大力挖掘思政资源,将课程内容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寓德于教,实现立德树人。
(2)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高校专业课程引入思政教育,既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要求,也对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思想政治觉悟提出要求,只有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才能发挥榜样的作用,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德树人。
(3)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互动,成为“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教师。在课堂之外,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关心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小组学习的汇报情况,更应该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做到“三全育人”。
(4)课程思政需要依托新媒体技术推动课程的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新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教育的各个模块,可通过网络云课堂、QQ群、视频材料、GIS技术软件等,使课程内容的展示形式多样化。在学生汇报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应该结合00后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特点,建立“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选择,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线上丰富的资源适时开展社会主义爱国教育,彰显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先进性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