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策略研究*
——以“黄金三问what、why、how”问题群的设计为例
2022-03-01罗冰丽
罗冰丽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小学,广东肇庆 526000)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对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整合与提升,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等能力[1]。2022年4月,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方面提到要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2]。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逐渐凸显其重要地位。
根据2021年杨蕴佳、李美凤、李文的《近十年国内高阶思维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调查研究,发现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知网中以“高阶思维”或“高级思维”为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或硕博论文共1275篇文献,经过二次筛选后,得到与“高阶思维”相关的有效文献1039篇。2014年开始,国内与“高阶思维”相关的研究出现一次较快速的增长,该时期伴随着STEM教育、交互式电子白板、机器人教学等技术的兴起[3]。2016年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后,高阶思维研究又出现一次急剧增长,到2021年止,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在迅速增加,包括项目学习、翻转课堂、设计思维模式和支架式教学,而在义务教育领域,与“高阶思维”相关的论文大部分在研究中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小学英语课堂在该领域的探索需要更多研究与实践。
在当前,大多数教师可能对高阶思维的理解不够透彻,不明确培养高阶思维的策略,课堂教学目标多处于记忆、理解和运用阶段,即低阶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使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与思维本位转变,由浅层学习向高阶与深度学习转变,是当前课堂教学变革面临的重要问题[4]。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中,很多非一、二线城市教师仍沿用古板的带读绘本、翻译绘本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绘本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绘本故事的教育意义,没有带领学生深层学习绘本故事本身的学科知识与潜在的关联知识,磨灭了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阻断了学生通过阅读培养思维能力的途径,没有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高阶思维的培养与发展要“沉浸”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之中[5]。如何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以攀登英语阅读系列分级阅读第一级My camel英语绘本阅读课为例,旨在研究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故事虚构类)阅读策略,以期能总结出合适的阅读策略,为一线教师的英语绘本教学提供参考。
二、高阶思维的定义
高阶思维的概念来源于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该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由浅到深又划分为六个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并把记忆、理解和应用称为低阶思维,把分析、评价和创造称为高阶思维。低阶思维对应的是通用知识的学习,一般通过简单的任务和点拨的教育方式可容易获得,而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需通过概括、分析、判断等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转移方可实现[6]。
在约翰.杜威著、王文印译的《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徽教授对教学与思维的关系进行阐述,他认为,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思维资源加以引导,让思维更灵活,更深刻,更富有条理。所以教师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的思维,其次让学生经历充分的联想和推理过程,让思维在演绎和归纳之间来回拉锯,最后在反馈和修正的过程中使思维得到验证和螺旋上升的空间和动力[7],形成高阶思维的能力。钟志贤认为,高阶思维主要由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构成[8]。
思维的发展在小学低年段(1-3年级)主要表现为具象思维的积累和低阶思维的锻炼,小学高年段(4-6年级)的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后不同程度地开始了高阶思维的探索,表现为分析和评判事物的能力达到一定的理性标准并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或创作。因此,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资源的积累,扩充低阶思维的素材,再通过引导学生在问题群的驱动下,进行充分的联想和推理,最终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绘本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积累具象思维、培养抽象思维、启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信息搜集能力、建构分析判断能力、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三、故事虚构类英语绘本教学阅读策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模式的构建
英语绘本分成fiction和non-fiction两个类别,fiction指的是虚构的故事,non-fiction指的是非虚构类,即科普类读物。虚构类绘本趣味性更强,受众对象多是年龄较小的儿童,而非虚构类绘本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阅读率更高。文章以攀登英语阅读系列My Camel课堂教学为案例展开研究。My Camel的知识点与内容特点与人教版(三年级起点)英语教材三年级知识相关联,可作为小学三年级的课外拓展读物。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小男孩的骆驼有着与长颈鹿一样的长脖子、与猫头鹰一样的大眼睛、与鲸鱼一样的大嘴巴等,同时能像马一样快跑、能像鱼一样游泳、像鸟一样飞翔。最后通过文本See you tomorrow和图片信息提示,发现骆驼只是小男孩的玩具,有着神奇的外表和功能的骆驼是小男孩梦中的骆驼而已,该绘本的知识目标在于学习用英语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和行动特点,情感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交际意愿,思维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笔者在攀登英语阅读系列My Camel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中,构成故事虚构类英语绘本教学阅读策略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模式(如下图)。该模式以“黄金三问what、why、how”问题群的设计为主线,通过速读、细读和读后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what问题群”建立知识链接,开发具象思维、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why问题群”发现问题,培养抽象思维、建构分析判断能力,再通过“how问题群”进行想象创作,启迪创造性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其中进行思维的培养与能力的构建是相辅相成的。
故事虚构类英语绘本教学阅读策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四、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对My Camel的案例分析,探索故事虚构类英语绘本教学的“黄金三问what、why、how”问题群阅读策略。
(一)速读建立知识链接,开发具象思维、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黄金三问what、why、how”一直在指引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人们弄清楚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所在,一切难题便都迎刃而解。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促进师生互动、语言生成的最为直接的方式[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通常使用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引领学生一步步解开知识谜团,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高阶思维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对低阶思维的摒弃,人类的认知发展规律也遵循着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规律,对于低龄段的儿童来说,低阶思维的构建在为培养高阶思维奠基。
具象思维方式指的是主体在思维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某种思想方法或者思维模式。记忆、理解是思维的初级阶段,是通过对知识的形象处理建立起来的具象思维,具象思维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抽象思维的素材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指向于黄金三问中的“what”,是问题的所在。在My Camel这一课中,通过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提问:“Where do camels live?”“What do camels eat?”以及对骆驼的实际形象的回顾,使学生在脑海中对骆驼这一动物的生活、外貌等信息进行搜集,将生活经验与本课学习内容建立链接。
在读前设置任务:“What animals do you see in this book?”通过Fast-reading这一环节,学生不难找到相应的动物,在阅读绘本信息时,动物名词与动物形象交相出现在学生脑海中,学生一下子能抓住非常多的相关信息,对本课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奠定了学生深入学习的信心。
(二)细读发现问题,培养抽象思维、建构分析判断能力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本课设计抓住文本中的信息,根据文本向学生发出激发想象力的邀请,在Detail-reading环节,通过“What’s his camel like?”和“What can his camel do?”这两个问题,使学生大胆学习句型“It has ____ like a ____.” 和“It can ____ like a _____.”如:It has a long neck like a giraffe.It can fly like a bird.使得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质疑,一边思考一边寻找答案,在分析这只神奇的骆驼的外貌和行为时,通过绘本图片的呈现和重点句型的重复出现,让学生对句式掌握深刻,同时对绘本中骆驼的特点与现实中的骆驼做对比,激起儿童的想象力与抽象思维的发展。
为了寻找“神奇的骆驼”,首先需要对现实与文本的内容作对比,通过提问:“Can camels swim unfly in our real life?”使学生提起再探究竟的欲望,带着探究“Why the camel can swim unfly in this picture book?”的欲望再仔细阅读绘本,才能通过一句“See you tomorrow”以及睡梦中的画面来分析判断,此骆驼是小男孩心爱的玩具,玩具化身好伙伴继续陪伴小男孩进入睡梦中。
在故事虚构类绘本中,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过程通常解决黄金三问中的“why”,通过摆事实——提问题——寻答案的环节建构学生分析事件、判断问题的能力。
(三)读后想象创作,启迪创造性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曾经说过:“想象是创造力。”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创造性思维是指在使用非传统方案和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建新思想产品,例如新思想或新思想的过程[1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祖国发展靠创新,创新培养靠教育。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
课堂通过After-reading活动设置,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知识分享自己带到课堂上那个最喜欢的玩具,并张开想象的翅膀,为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添加“神奇的色彩”,使得自己的玩具也颇具神奇力量,同时通过分享神奇玩具,交更多好朋友。该过程学生首先需要考虑自己的玩具具有什么神奇色彩更炫酷(How does it look like?),其次是为自己的神奇玩具匹配什么神奇色彩更出彩(How to be better?),再次是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神奇玩具(How to introduce?),最后是神奇玩具如何帮助自己交朋友(How to make friends with it?)。在一系列How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与发展,在思维的锻炼过程形成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带着“如何设计一个新奇的玩具(How to make it?)”的任务结束课堂活动,让学生将思维延伸到课后,继续深入思考,实现自己的创想。
五、结语
问题是思维的载体,问题群的设计基于具体的教学情境,因生而异、因课而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重视问题群的精心预设,更要依据学生活动及教学情况进行灵动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11]。在故事虚构类英语绘本教学中,要通过“黄金三问”问题群的引导把教学活动与思维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阅读教学才不会成为一个机械枯燥的过程,才能让阅读引发思考,思考推动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指向高阶思维的培养,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夯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