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网络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分析

2022-03-01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

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覃 竞

随着现代社会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行业都在积极与新兴科技接轨,从而不断的实现自身高效,高科技的发展。只是尽管许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都设立了有关计算机学习的课程,但是由于在相关的基础课堂学习过程中,计算机教师依旧采用的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堂中比较死板地向学生传输相关的专业知识,忽视了相关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实际操作的结合,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环境中,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实现中职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掌握与拓展、培养学生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到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技能上的综合应用迫在眉捷。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部分的计算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旧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利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相关的知识点,单一地向学生传达相关的知识,在对知识讲解完之后,机械地引导学生上机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无法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相关计算机网络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而且容易造成课堂学习氛围比较枯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主动性,降低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有效性。

(二)教学课本内容的过时

教学课本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学习的重要工具,但是,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的课本来看,课本内容相对来说已经过时了,课本内容中所摘入的相关知识几乎没有跟上我国时代快速前进的脚步,课本内容的相关知识也过于笼统,没有依照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去建立相关的知识结构,所以导致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无法熟练掌握,无法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能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三)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属于主体地位,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可能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但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中,计算机教师占课堂的主导位置,学生被动的接收相关网络基础的知识点,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与计算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都没有过多的交流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过于刻板单一,很难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很难主动地加入到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相关知识学习,不易完成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目标。

(四)师资力量的紧缺

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有关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的课堂中,计算机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地展现出来。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缺少专业的计算机教师,没有办法顺利地展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详细讲解;其次,许多计算机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已经过时了,也没有及时主动地更新自身所掌握理解的相关技术以及教学观念,在课堂过程中仍然依照之前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计算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存有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心理去讲解,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的效率的提升,降低了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准。

(五)对学生评判标准不合理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评判依旧是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但是这种考试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这种考试形式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因为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为了快速提高自身的成绩,会出现一些作弊等不良现象,所以这种方式已无法真正检测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水平程度不同

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因为学生所在区域的不同以及计算机基础的差距,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有许多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但是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来自比较贫困的地区,对相关知识的基础比较差,甚至有个别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两种学生处在同一课堂中,就会对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七)缺乏分层教学深度

目前来讲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缺乏分层教学深度的问题。由于我国近年政策的不断改变,使得招生规模也不断地在扩大,对刚刚步入校园的新生来讲,他们是来自不同的地区,所以接受教育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更甚者有些地区是没有接受过信息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所以使学生之间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也很大。如果教师的教学起点过高,就会影响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整个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而得不到提升。因此,建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八)上机时间过少

在学生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时候,通常都是采用理论式的学习方式,并不能达到教学质量所需要的标准,只是一味地学习书本及理论知识,虽然教师也会尽可能地为学生留出实践时间,帮助学生记忆和练习。但是这样的教学效率也并不是很高。而且很多学校机房在课外时间并不是免费开放的,所以学生的上机时间少之又少,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与训练。

二、解决方法

(一)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学习

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计算机教师应该把“能力本位”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中心思想,依照相关的教学大纲,拟定出对这门课程的可施行的教学设计,并且与我国现实社会中不同职位对计算机整体能力的要求进行结合。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出运用能力比较突出的专业人员,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计算机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的讲解以及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我国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例如,当学习到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对Office中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时,计算机教师就可以把教学过程安排成学生对求职信的设计,通过学生对将来工作的想象来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学习的兴趣,计算机教师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计算机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一下关于求职信的制作步骤,计算机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加入相关知识点的讲解,然后让学生独立的进行设计,最后计算机教师在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的兴趣,增加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提升计算机课堂的有效性。

(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网络基础的相关知识点的理论性比较强烈,如果计算机教师仅运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将课堂气氛变得枯燥起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无法更好地完成最初所制订的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更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当学习到有关“OSI参考模型”中,因为该知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为了提升课堂中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制作出更为直观的视频,然后再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个别例子,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

(三)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对每位学生的最终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考核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考核;另一方面是期末的整体考核。对学生日常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态度以及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而期末考核主要是针对整个学期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考核以电脑的实际操作为主,学生通过专门的系统随机抽选到不同的题目来进行考核,并且最终由电脑自动给出相应的分数。通过考试可以增加学生对日常课堂中的重视程度,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强化分层分级教学改革

分层分级教学的实施前提是为了切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按照相关的教学标准,结合学生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多种因素,科学地划分为不同层次实施因材施教,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升教学效果。而且根据调查,对分层分级教学的方法,有90%以上的学生是给予非常的肯定态度,并且希望能用于实际教学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应用或者重视分层分级教学的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或者本班学生的标准,强化教学改革,如此一来便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通常在一个授课班级中,可以进行分组教学的方式,分成两个或者多个小组,如提高组和普通组等。并且在分层分级教学的模式下,教学内容的组织也需要模块化。与此同时,在每个层级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差异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层次的相适应。例如,对普通小组的学生,实施“提升加速”教学,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应用等教学时间应适当减少,将数据库应用、计算机安全等内容的教学深度及广度提升;对提高小组的学生,专题教学为重点教学内容,如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offcie综合应用等,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加强上机操作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离不开实践的,上机实践次数的多少会影响到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操作能力的好坏。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建设工作应该不断地提升,以方便学生上机操作。而且在进行上机教学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所在层次及差异性,设置与学生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结语

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教学方法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积极性较低、上机时间少以及考核评价不合理等多种问题,这将要求教师日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需建立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及开放式的考核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教学水平得到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清律的基础知识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