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01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重难点微课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 冷 超

微课具有“短、小、精、趣”的特点,将微课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优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能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掌握学科中的重难点;二是微课的内容丰富,能给历史课堂教学引申更多领域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现阶段,我国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微课的利用还不够成熟和普及,需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推动历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一、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微课设计质量不高

历史微课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能解决历史学科内容繁杂、时间跨度长的问题,但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短时间内将知识高度概括,找准知识重难点,将微课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现阶段,教师进行微课教学,一般花费10分钟左右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把所有的知识讲述清楚比较困难,历史知识的背景、发展过程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内容较难在短时间内罗列清楚。这就导致很多内容都仅仅是浅尝辄止,学生也难以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因此,在设计微课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是主题的把握和重点的突出等。

(二)微课制作不够精良

当前,微课的展现方式通常是视频录制,大部分教师更多的是把微课理解成微视频,通过录制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且视频的质量不高,大多数是以文字资料等方式展现,很难使学生维持长时间的兴致,无法发挥微课高效的优势。同时,在制作微课时,往往把握不准确,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没有结合课程和微视频的特点进行制作,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三)微课运用不够深入

当前阶段,微课的应用领域并不深入,仅仅是形式符合微课内涵,对微课视频制作的内容和方式研究不够透彻。同时在教学互动、反馈和定位等方面都做得不够,没有发挥微课资源的真正优势。这与微课本身具备四个方面教学资源的特点是不相符合的,在教案、课件、作业和反思方面都没有真正利用起来,教师也没有履行好职责,没有利用微课对学生进一步地引导,导致整体教学成效低下。

二、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具体路径

(一)依托微课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借助微课搭建课前预习平台

依托微课进行历史教学,教师应联合相关技术人员搭建微课学习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中可上传微课资源,并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学生在此平台进行自主预习,借助微课视听功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内容的兴趣,提高预习成效,为后期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在构建微课学习平台时,要合理设置学习模块,可根据教材单元划分或课程难度进行模块设置,要始终秉持便于学习、利用的原则。基于此,学生可输入自己的个人学习账号和密码,登录学习平台观看相关微课视频,将历史学习资源转化为一种实时化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微课学习信息平台可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监测,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基于此,教师可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而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督促。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还要做好对微课信息平台的维护,开放多个端口,供不同移动端学习。同时,要注重构建师生联通机制,对学生预习内容进行完善,学生可在意见反馈板块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进。

例如,在教学“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中,教师依托微课学习信息平台,将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及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影视作品上传到平台。在平台上根据课程教学思路,设置“人物”和“事件”两个模块,按照事件顺序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使学生通过平台进行预习过程中便可以清晰地掌握本课的学习思路。学生基于视频指导,了解本课主要内容、主要任务,通过时间顺序理顺本课的历史时间顺序,即“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出现”。通过上述方式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既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借助微课进行课前导入

在微课教学之前,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学生摆在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根本,将教学重点进行梳理,分类施策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微课课堂之中。在对微课课堂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年级、层次进行设计。通过因材施教进行课程导入,才能真正体现出微课的内涵和作用,从而真正发挥出学生学习助手的作用。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其树立起学好历史知识的信心;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授课时,通过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历史探究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故事的探索,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课前导入是教学中的基本方式,是引导学生全身心走进课堂的有效手段,基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兴趣点,确定引入时机,调动学生兴趣。课程开始之前,学生热情不高时,教师引入微课视频,音视频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引入学生眼帘,将学生目光吸引到微课视频中。

例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时,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前先播放微课视频,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宋元时期影视片段及相关文化作品,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宋元时期的都市盛景与历史文化。播放视频过程中导入与本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切实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开展学习。

3.借助微课创新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还要秉持趣味化的设计原则,微课时长设计一般为5~8分钟,在科学的内容设计和流程设计下,发挥出微课的应用价值。同时立足于学生学习需求,注重转化内容形式,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避免课程内容的枯燥乏味,提高微课趣味性,将微课化作一种相对轻松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从而既可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知识的再深化,也可在微课助推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设计“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程内容时,教师利用微课进行内容设计,首先从人类起源进化出发,利用动态化视频展现从“远古人类”“北京人”到“现代人”的演进变化过程,对“北京人”的面貌特征、生活方式等突出设计,扩充该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课所呈现的历史知识。对“北京人”的出入也可以配上相关的图片及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与“北京人”相关的知识。通过上述设计,使课程内容更为丰富,立体化、灵动化呈现,使微课更好地抓住学生眼球,牵动学生思想动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二)依托微课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课堂新格局

1.基于微课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历史针对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人们能从历史中挖掘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借助于图片、音视频和文本等方式,向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激发对历史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这也是微课的作用和特点。例如,在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进行学习时,可利用微课,让学生自己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能深受震撼,心灵上获得幸福感和自豪感,也可展示毛主席在天安门前的讲话场景,从而让学生能真实地触摸历史,倍加珍惜如今得来不易的生活。

例如,在教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可通过微课播放与长征相关的音视频资料,营造出现场化的长征情境,带领学生穿越其中,强化教学情境的现场感,增强学生体验感,将直观体验感转化为心理触动与理解记忆。通过创设微课情境,让本课历史知识立体化呈现,突出微课的艺术效果,渲染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欲一探究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基于微课突破历史学习重难点

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要结合历史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逐项进行讲解突破,但这一方式存在一定缺陷,不能按照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进行教学,集中于历史知识的重难点讲解,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消化和掌握。如果仅仅把希望寄托于课后的复习,则会由于没有教师的帮助,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这时可将微课引入课堂中,依托微课“短小精悍”的优势,将知识重难点或重大意义、历史时间以微课形式呈现,实现对重难点的强调突出与深入剖析,带领学生把握重难点。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而利用微课可以无形中突出重难点,既能帮助学生理清课程教学重点内容,更能提醒学生紧抓重点,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实现重难点的渗透式解析。

例如,在教授鸦片战争的相关课程时,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鸦片战争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更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鸦片战争后的深层次意义、社会的发展状态,如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国家命脉逐步被操控。形式上的政府是外国殖民主义对中国进行控制与奴役的工具。上述种种都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进行突出展现,凝练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在利用微课进行重点呈现上,教师可利用两种方式突出重点内容。一是元素简化法,在微课中去掉无关元素,突出重点元素,将其置于主体位置,强化突出,课程内容作为背景做出适当的虚化,需强调的内容放置于微课画面中间,不同颜色突出标注;二是引人注目法,借助灯光、色彩聚焦重点内容,让学生在众多元素中抓住课程中的重点。通过微课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深层历史意义,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基于微课拓展历史思维

在对历史课程进行设计时,应当考虑历史课本涉及很多历史古迹的特点,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利用微课的方式,以短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本知识,并针对视频进行讲解,使学生能身临其境,获得最真实地感受。同时,能推动学生形成对知识掌握和对历史思维开拓融合的效果。例如,教师可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南北朝并立的形势图,从而加深学生对孝文帝改革背景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知识内容。

(三)依托微课巩固知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巧用微课巩固知识

学生在历史课后的时间,主要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历史知识的背诵、做历史练习题之中。这种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后生活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丰富课后巩固练习的内容和方式,放弃传统的课后作业模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升学习的效果。及时的复习巩固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深化认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接受能力不同,为全方位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可将需进一步巩固的课程重难点、疑难点、混淆点、易错点等进行梳理,将其制成微课,学生课后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巩固学习,还可通过下载微课,在课后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强化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学习“三农”相关问题上,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这一长效热点,教师可在课后利用微课梳理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历程。学生通过课后观看微课对三农问题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全面了解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历程,实现了对课程内容的复习,更实现了对相关知识点的拓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建国后国家立足于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背景下出台的相关涉农政策,帮助学生深化认知。

2.巧用微课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历史是基点,微课是载体,借助微课小切口,挖掘大视角,弥补课堂教学中仅仅进行内容灌输的弊端,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授“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时,为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近代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教师可将中日甲午战争作为微课切入口,展现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梳理近代历史发展时空节点,如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辽宁号航空母舰入役等,从历史事件中影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三、结语

微课是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其积极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创新,这也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通过优化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及时有效地掌握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重难点微课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