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方法分析
——基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2022-03-01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李遵林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桌面生活化信息技术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遵林

近几年,在小学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关键化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形成信息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如果教师一直沿用讲授的方式教学,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是一项工具,与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特点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不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认知

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顺应教育的生活化发展趋势,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融入生活化理念,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里所提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作用,融入生活化情境与经验等,为学生创设熟悉场景,使其能在学习中感受乐趣,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切实应用于实践当中。

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来看,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重视学生的生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给予重视,根据学生的生活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第二,课堂生活化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立足实际生活,突出教育和生活的联系,在学生的思想层面建立生活与教育的联系,使其能真正在品味生活中受到教育的熏陶。

二、在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方法的应用意义

(一)弥补传统授课模式的弊端

在以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盲目追求培养学生的技巧与技能,对其人文素养有所忽视。人格培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环节,而人格的体现大多反映在实际生活当中。因此,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综合素质,提升信息化素养。

(二)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当前,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范围更广,其地位也有所提升。所以,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基础。学生进入小学后,开始接受系统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学习能力。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搭建运用课程知识的平台,促使其在生活化学习环境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三)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一个弊端:教师将教学重心完全放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未重视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得理论与现实相脱节。而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搭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与巩固知识,逐渐将学生的学以致用精神激发出来。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校未及时更新计算机系统,使得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已经过时,并不能完全运用于新计算机和新系统当中。第二,对小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属于一门难度相对较大的课程,加之其内容相对抽象,使得很多学生并未形成高涨的学习兴趣。第三,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但是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着重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只能以被动的状态获取知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方法

(一)设定生活化主题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可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基于此,可以将总目标划分为几小目标,也就是“三维目标”(涵盖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和创新目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学生设定的目标不仅应该与教学内容相契合,还应该具有可行性以及具体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这样才能有效指导后续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较为基础,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较为广泛。因此,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凸显生活化特点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更多真切的学习感受,使学生能在融入生活化情境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到“设置桌面”这部分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有两名学生分别拍摄了自己家里的桌面,其中一个桌面上堆满物品,而且比较脏,物品摆放无序;而另一个桌面上不仅铺了桌布,而且文具、书本等物品也摆放得很整齐。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桌面并说出理由。所有学生都选择了第二个。然后,教师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学生发现,自己的计算机桌面都是统一的蓝天白云,只有教师的桌面是一只可爱的小狗,而且学生桌面上有些图标的摆放位置也与教师的不同。学生会发现,原来桌面的背景可以更改,图标的位置也可以更改。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设置成桌面,以及移动图标的方法,并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后,将自己家的计算机桌面换成自己喜欢的图片。

(三)合理选择生活化的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注意授课内容的选择,以生活主题为中心,使得授课内容也契合生活化的理念。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逐渐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讲解到“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这部分时,可以为学生选择其在实际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内容,如以“中秋节”为素材,教师在整堂课上都围绕中秋节展开,突出节日特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插入与中秋节主题相关的图片。一些学生仅仅能完成图片插入,却无法保证其整齐性和美观性,当学生想要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时,则需要仔细观看教师的示范与仔细听教师讲授的内容。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从网络中查找图片,并制作一个简单的以“中秋节”为主题的幻灯片,并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图片进行调整。

(四)积极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方式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评价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其能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转变以往单一化的评价标准与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课堂表现等,从客观化与全面化的角度实施教学评价,使其更加契合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内涵。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准备一个笔记本,将教师、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内容记录下来,将其作为优化自己学习方法的一个新方向。例如,教师讲解完“使用绘画工具”这部分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完成一幅图画作品,将其传输给教师。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并给出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围绕作品给出建议或者指出其中的问题。这样的方式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改进,提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理念切实运用于实际的教学环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定生活化主题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选择生活化的授课内容;积极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桌面生活化信息技术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基于APP在线控制双挤出头FDM桌面3D打印机的研制
桌面云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