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路径

2022-03-01山东省平度市实验中学王磊丽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班风立德道德

山东省平度市实验中学 王磊丽

对初中的教学来说,道德与法治课不是一门需要主修的学科,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其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创建正确的三观,与教育目标相符。要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里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仅仅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不太容易实现的,所以教师要进行双向的教育,才可以进一步开展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内容。

一、隐性的教学路径

隐性的教学路径是指在教育学生时采取潜移默化的形式,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内容。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要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首要位置,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三观。首先,对初中生来说,道德与法治课是其第一次受到比较系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来讲十分有价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注意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看待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其身处在一个守道德、讲道德、遵道德的社会里,凸显积极的道德气氛。最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将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给学生,这其中有着大量的道德示范。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可以把优质道德观念逐渐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的各种优良品质,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二)重视榜样的作用

其一,对学生来讲,榜样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榜样可以带领学生向其靠拢,所以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授课时,要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通过榜样积极地影响学生。首先,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自身的表率。其次,教师要有谦虚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不断丰富自己,让学生学习教师的优点,进而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其二,学生之间的影响往往是关键性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挑选出一批具有优秀道德情操的学生,让他们起到带头的作用,久而久之,班级里的其他学生也会努力向他们靠拢。学生代表要注意树立自身正确的三观,做好榜样,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积极影响班级里的其他学生。现如今网络十分发达,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的教育,还要充分应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对道德品质进行宣传,这种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且效果更佳。把道德教育理论转变成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可以最大化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成果。在课后,学生也能开展一些具有道德意义的活动,进而营造较好的教学气氛,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

(三)重视学风班风的创建

其一,要有明确的具体行为规定以及班风要求。其二,使学生认识到建设学风、班风的必要性,因为建设班风的关键主体是学生,受影响的也是学生,所以要重视学生行为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建设学风、班风重要性的认识。这种具有目的性的教学形式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优化与重塑自我,提高其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其三,学校可以通过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者在开学典礼等较为重要的日子,开展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道德素养培养的兴趣,将生活娱乐和道德教育相联系。综上所述,如果要创建较好的班风、学风,不仅要对教学的环境进行掌握,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建立较好的班级气氛。

二、显性的教学路径

显性的教学路径是指利用一些较为强烈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内容。

(一)健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形式

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很多学科教学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即教学形式固化,很多教师依旧采用之前的方式进行授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讲授也是如此。教师在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教学时,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无论是实际的例子还是理论知识,都要和目前的时代热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时代热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利用学生普遍喜欢的平台开展师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正确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要重视教学手段的应用,按照不同的内容和课时选择不同的方案,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教师不要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重视学生的品质以及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另外,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关心学生在学校中的情感态度,具体包括: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面对学习的不同心态。教师在平时重视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形式,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不仅是道德与法治课,所有课程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都要重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如未能完成此要求,就不能称得上是全面的教学。所以教师要在教案中明确教学目标,按照计划开展教学,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以上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立德树人理念教学的关键手段。真理表明,实践与认识之间密切联系,实践是认识的根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效进行实践才可以进一步了解认识。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要在实践的前提下了解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真理。教师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进行讲授时,利用课后实践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现如今社会的了解程度,充分锻炼自身,提升自我修养,最大化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提高教学艺术

(一)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例如,教师在讲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知识点时,要通过分析大量的例子,才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收集相关资料,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解生活。之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准备的资料进行分享,提高了学生的信心,提升了对祖国的自豪之感,培养了学生爱国情操,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教师还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技领域、少数名族领域等成就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二)重视课文导入的方式

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能大大影响学生对本节课堂教学的兴趣程度,较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与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知识的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要想设计较好的导入环节,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认真研究课文,深度挖掘有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视频、讲故事、漫画等方式进行导入,如在对“生命的思考”进行导入时,可以以生命交响曲作为其导入的方式。教师结合实际,利用多种形式导入,可以调动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四、结语

教学不仅是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教师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中使用各种合理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其善良的品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班风立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