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模式分析

2022-03-01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铁路小学于春菊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色彩美术多媒体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铁路小学 于春菊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小学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也应顺应时代趋势,运用教学新形势、新方法,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虽各不相同却都借助信息科技教具,紧紧围绕着美术欣赏这一核心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在理想状态下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多维度实现学生健康审美观和色彩观的培养。本文通过色彩教学和废旧材料再利用教学这两种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具,辅以游戏化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方法,对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进行初步分析。

一、借助多媒体教具,初步构建美术世界

小学美术教师应明确教学导入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以往课堂学习中匆忙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多媒体教学中有效的导入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学生的状态,教师应设计多样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由于实际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节奏是比较快的,教师往往依靠自己对教学规划的设计进行任务式授课,造成学生学习范围相对狭窄,思路也被局限,这就凸显了教学导入的重要性。在多媒体已经走入小学课堂教学的现阶段,较之前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正因为强大的信息资源库的支持,多媒体能将片面化、静态化的色彩教学变得立体、生动。在小学生初学美术课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图片,同时辅以相应的音乐或视频帮助其形成基础的颜色认知。如在认识绿色时,播放轻快的音乐或是有关春天的影像,引导学生将绿色与春天或是欢快愉悦的心情相联系,向学生渗透颜色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这样能将多媒体课堂教学和生活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色彩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除了通过静态色彩图片和动态视频、音乐多维观念相结合之外,优秀的美术作品也有助于学生从小培养审美能力。让学生从小接触大师名作,可以帮助学生获取较高的艺术起点。在对色彩有了基本的认知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临摹优秀画作。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梵·高的《向日葵》,此画作是以浓烈的色彩来表现向日葵的生机与活力的,作者对色彩的运用已然十分成熟。学生可以试着模仿《向日葵》的用色,画一画日常中的事物,如教室里的绿植,操场边的黄色小花等。临摹看似简单,但要想用颜色表现出事物的表象或内心对事物的感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在引导学生临摹时需要注意,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处于对万物好奇的阶段,同一事物在不同学生眼里代表不同的颜色。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自主作画的基础上稍加点拨即可。

二、发展色彩教学,欣赏多彩世界

作为美术欣赏的基础,美术色彩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色彩教学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式。例如,每一个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颜色,教师出示图片或事物,学生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图片或事物中出现的颜色,并找到相应的学生进行组合。相对传统课堂教学只是让学生自由作画的课堂教学模式,色块游戏化教学的引入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色彩的敏感度。更进一步地,教师在课堂上不展示有色图片而只出示文字提示,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荷花”二字,学生根据平时对荷花的观察,自由选择颜色进行组合,并和小组学生一同根据各自选择的颜色画出荷花的样子。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制作道具进行角色扮演,如在身上贴上涂满棕色的画纸扮演树干,在脸上画上黄色的水彩扮演落叶。教师可以在一边给予一定的提示,如树上有哪些果实,它们各自是什么颜色……学生可以把想到的水果画出来然后贴在树木上。一方面,游戏教学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提高色彩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游戏化教学突破了教师教授—学生吸收的旧有模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以及发挥学生的色彩创造力。

三、废旧材料教学,发现别样的美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学习作画方法。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巩固,又能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并表现美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展示活动,如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将班级学生带到校园内进行创作,并将学生所创作的作品在校园内展示。在活动中,学生作画的激情和创作的灵感能得到有效激发。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鼓励学生使用不同材料和不同方式进行设计,充分彰显自身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陶冶自身的情操。在学习基本色彩的基础上,如何把静态的色彩变得生动立体,是小学美术教师进一步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小学生初学美术之时,教师就应引导其树立起多样材料利用的美术思维。就废旧材料的美术教学而言,首先教师要将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进行加工并向学生展示。例如,夏天,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剩下的雪糕木棍制作笔筒、书架等物品;限于教师本人能力,除了课堂现场展示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大数据,收集各类废旧材料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其形成基础的美术认知。这样,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和生活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当学生有了关于废旧材料再利用的基本认知后,教师就可逐步引导学生思考何种废旧材料可用来制作美术作品。在此处,教师可充分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除常见的废旧材料,如衣物、纸箱、旧书籍、无用木条之外,沙土、落花、枯叶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教材,收集此类物品时,最好是由学生亲自选择,这样在引起学生对美术实践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制作出理想的作品。以在色彩教学中使用废旧材料的范例为例,学生可以试着模仿《向日葵》的用色,通过废旧的布条或是通过对木棍染色形成大致相同的美术效果。模仿看似简单,但要想用特殊的材料表现出事物的表象或内心对事物的感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什么样的材料容易上色,什么样的材料会导致色彩失真,学生只能通过亲自实践才能得出结论。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即使身边有很多可利用的废旧材料,但学生往往想不到或是不知如何着手制作。因此,教师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教学的初期,可帮助学生罗列出可使用的材料,如沙子、塑料瓶、废旧布条、易拉罐、鸡蛋壳等。学生通过套圈的形式按顺序选择,选中同一材料的学生即为同一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协同完成美术作品。此外,在辅助材料的选择上也可利用该种游戏方式,如染料、剪刀、图钉等,只有积分最高的小组才能获取该类辅助材料,其他小组只能在缺少辅助性工具的情况下开动脑筋,想办法完成作品。游戏化教学和合作教学的新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创新观念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和强化。例如,在学习“搭建框架”这一课时,小组合作就必不可少,学生利用泥土制作泥条或者泥球,通过搭建、组合形成立体作品,如何搭建、如何加固,都需要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升其美术素养。

四、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情境教学

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即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升入高中,许多家长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小学美术教学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甚至许多美术课程被其他文化学科所占用。同时,美术学科的科任教师大多数缺乏专业性,许多美术教师都是身兼数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学科的教学之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创新教学内容,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境进行融合。小学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但要用眼睛观察,更需要在心灵上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互通,融入新颖的教学设计,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并让学生发现美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价值的认知。优秀传统文化情境的创设可以为美术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基础,对拓宽学生知识宽度具有重要作用。举例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一些农民画的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带入课堂教学中,如《悯农·其一》这首古诗,与农民画可以形成较好的呼应。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如水稻、小麦的秧苗、蔬菜、水果,也可以用干辣椒、大蒜等穿成的串挂装饰教室的门窗,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学生发现教室“变”了,从而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古诗中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去欣赏画作,让学生体会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为了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中国农民画和西方静物画有何区别?”“农民画的题材都有哪些呢?”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逐渐形成美术核心素养。这种教学方式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学习趣味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到郊外或者田间进行写生创作,学生在心灵的触动中能绘画出更有灵气的作品,从而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美术爱好。这也推动了教学情境和教学设计的发展和进步。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能提升教学效果。

五、结语

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设置是美术教学的关键环节,而帮助学生欣赏生活中常见或不常见的美则是小学美术教师需要用心钻研的部分。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部分,色彩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并通过色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色彩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小学教育中提高色彩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其独立的个性。此外,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使学生体会到别样的美丽,创新教学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形成多维度美术观念。对此,教师可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具、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游戏化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也可以发展小组形式教学,在沟通中发展个性。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质量的欣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色彩美术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