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大一统”思想的教学思考*
2022-03-01张美苑
冯 悦 张美苑
(新疆警察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重视新疆工作,强调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要把新疆工作纳入国家整体战略布局和全局视野的谋划中。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要求,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新疆高校要立足新时代,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培育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它承担着帮助新疆大学生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增强“四个认同”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统一新疆大学生思想,凝聚青年力量势在必行。本文以“大一统”思想为切入点思考如何提高《教程》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的作用,培育新疆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大一统”思想的首创者是孔子,《春秋》《论语》《诗经》等古籍中都有关于早期“大一统”思想的记录。比如《春秋》在记载列代周王即位时总是冠以“王正月”字样,战国时期《公羊传·隐公元年》就对“王正月”做了解释,文中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一统”一词正式出现。此外,《诗经》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表明天下的土地和臣民,都归周王所有。以上都体现了先秦时期周人的“大一统”思想,反映出周王对统一天下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后世的学者和历代君王,在孔子“大一统”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继续丰富和实践这一宝贵思想财富。
“大一统”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形成发展和实践中,疆域和臣民是基本构成要素。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青铜器,内底铸刻的铭文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的名称,这是西周王对其疆域版图的称呼,泛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华夏”也最早见于《尚书》,周朝以中原地区华夏族群为中心,连同四周族群统称为“五方之民”,说明此时对民族的认识上升为一个整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族共生体系。春秋战国是中国的分裂割据时期,思想文化百家争鸣,但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始终为各诸侯国国君所推崇,表现为各割据政权合纵连横、此交彼攻,一统天下的强烈愿望,最终推动着中国历史再次从分裂走向统一。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颁布政令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族群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至此,我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得以确立。汉承秦制,不仅疆域比秦朝扩大一倍,还通过“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统一思想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实践了“大一统”思想内涵。
中国历史在统一与割据中交替循环,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得以发展,多民族大一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内涵也逐渐丰富。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各民族在面对外来侵略、山河破碎的危局时逐渐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斗争、同仇敌忾,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可见,中国历史无论是分裂割据还是统一时期,“大一统”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始终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并内化在民族精神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也是“天地之经常,古今之通谊”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现实写照。
二、“大一统”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具体内容
讲好《教程》需要注意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要紧紧围绕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这是“大一统”思想的逻辑起点。二是要始终把新疆历史放到中国历史的全局和整体中去叙述,这是“大一统”思想具体内容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对“大一统”思想的内容必须有清晰的认知。“大一统”思想在教材内容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逻辑起点和具体内容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之中、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等教学内容。
(一)逻辑起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深入阐述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观的创新和发展。正确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是本教材中“大一统”思想的逻辑起点。教师只有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才能站在中国历史的全局视野中讲清楚“大一统”思想。
首先,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客观的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纵览中国历史,从先秦的“五方之民”“四海之内皆兄弟”到秦汉的华夏族群与周围族群的融合形成人口居多的汉人;从分裂割据时期的民族大流动、大迁徙到统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从近代民族“自在”到中华民族“自觉”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这无不证实了多民族这一基本国情是贯穿中国五千多年历史的客观事实。新疆处在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历来也是多民族共同聚居生活的地方。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民族的迁徙和融合,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其次,多民族基本国情是我国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产业。基于多民族统一的基本国情,发展不仅要立足特色因地制宜,也要立足优势统筹协调;不仅要挖掘出民族地区的特色,也要发挥出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新疆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特色,具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等。“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梦,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中国的疆域是由各民族开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要由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第三,多民族基本国情符合民族自身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指导逐渐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表明,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其形成、发展和消亡都要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都是由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表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去分析和解决民族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最后,多民族基本国情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多元一体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鲜明特征,多元是客观历史事实,一体也是客观历史事实。在阐述多元一体关系时,要特别强调一体的重要性。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无论是分裂时期还是统一时期,各民族都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逐渐趋向一体化,并与大一统互为前提、互相作用。表现为多民族逐渐形成了一体的中华民族、多元文化逐渐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多样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相融相通的经济生活,并最终促成和推动我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巩固。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处理和理解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也要明确多元一体与统一国家形成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具体内容——“四个大一统”
“大一统”思想内容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大一统”思想的内容有完整而深入的把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大一统”、如何形成了“大一统”、为什么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讲清这些问题是《教程》的重难点,也是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的思维起点。
1.“大一统”是疆域版图的大一统
疆域版图的统一是其他三个统一的前提。历史上各政权首领或统治者都把对疆域的开拓和巩固作为毕生之大业,认为只有实现了地理上的统一,才有资格称为“正统”,才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励精图治,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大一统。前秦苻坚面对南方的东晋,提出要“平一六合”,称东晋“未沾王化”,这都表达了苻坚立志一统的决心,所以才有了后来著名的淝水之战。明朝时期疆域内涵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中国”被认定为国家通称,其内涵扩大到历代王朝的行政区划疆域;二是海权思想的出现,丰富了疆域版图大一统的内涵。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突厥语大辞典》将“桃花石”解释为“中国”[8],是由上秦、中秦、下秦构成,表现出喀什噶尔一带作为下秦也是中国所辖范围的一部分。可见,中国历史中无论分裂还是统一时期的各民族首领对疆域版图大一统的认识基本一致,都表达出对中原政权的高度认同,对中国一体意识的高度认同。历朝历代的建立者无论是哪一个民族都力求实现前朝版图的再次统一甚至更广阔,才能被称为“正统”,以天下共主自居。
2.“大一统”是政治制度的大一统
政治制度的大一统体现为统治者在其疆域内政治治理的有效管理,政治制度的统一直接影响着政权的稳固。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对历史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中央集权制的确定,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历代王朝纷纷沿袭效仿,由此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也都纷纷主动地学习和采用中原历朝的行政制度、官制、军事制度、礼仪制度、屯田制度等维护其政治统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汉双规”制度的出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前凉首次把郡县制推行到西域、辽金、元清入主中原都采用了中原典章制度。其中元朝实施了行省制度,是对秦朝郡县制的进一步发展,对以后国家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此外,历代统治者不仅延续和发展了中原政治管理制度,还在边疆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实现了在大一统前提下有效的边疆治理。从西域都护府、羁縻府州制、吐司制度,再到如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制度日益科学和完善,进一步加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疆域和臣民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我国各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到最终形成中华民族,是历经了五千多年历史的淬炼和融合。从最初的华夷有别到华夷一家,不仅是民族发展规律之使然,也是国家社会稳固之需要。在历史演进中,各民族因自然灾害、行政法令、经商互市、战争、和亲等方式迁徙和流动,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中不断融合,有些民族实体消失,有些则融合为新的民族,各民族是血脉相连的祖国大家庭成员。历史上虽然曾经存在华夷之辩的观念,认为语言和风俗等存在根本差别,但其划分都是以文化为标准去考量,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中华文化逐渐形成,影响力不断扩大,开始出现明确的华夷一家、不分彼此的理念。以文划族上升为以文化族,成为中国历史民族融合的一大特点,也更加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聚合力。此外,我们也可以从很多史籍中发现很多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自称是炎黄后裔、轩辕之后,还长期与唐、宋保持甥舅关系。这都表现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以及始终不自外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这种体现在民族观上的国家臣民理念也使“大一统”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4.“大一统”是经济文化上的大一统
民族是经济文化的载体。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学习互鉴,并以中华文化为滋养的沃土,在中华文化的怀抱中发展,多文化深度交融最终构成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呈现出的中原养蚕缫丝技术,历经千年创造出今天美丽的艾德莱斯绸。从秦汉歌舞乐器的东西互动到隋唐时期燕乐的融合高峰,才有了现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和传统乐器,还有服饰文化、风俗文化、建筑文化、雕塑文化等太多不胜枚举的例子都为我们阐述了经济文化上的融合和大一统。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与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都表达出古今学者对待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尊重和包容。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跨区域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的共享创新,语言文字的形成发展、文学诗书画的传承发扬、医学方术的吸收借鉴、宗教文化的碰撞融合并不断走向中国化等共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卷轴。
结语
“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实践,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强大的向心力作用。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都把“大一统”思想作为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政治追求,并不断推动中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本文“大一统”思想的教学思考,为铸牢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同时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让新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