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融合探讨
2022-03-01庄春玲
庄春玲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湖实验小学 福建泉州 362000)
小学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康身心,具有重大意义,传统时期体育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个别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带领学生训练体育动作,忽略小学时期属于小学生心理建设时期,致使学生产生巨大的体育学习压力。小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与认可,因此教师应重视引入赏识教育手段,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学生体育学习意识与习惯,令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
一、赏识教育概述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赏识教育已逐步走进人们视野。赏识教育并非仅指鼓励及表扬,而是赏识学生行为结果,强化学生行为,从而激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学生最深切的渴望,在于在课堂上得到同伴及教师的认可,获得教师的欣赏。然而,一些教师在使用赏识教育手段教学时,常出现一个误区,认为赏识教育仅是表扬,不可批评。实质上,表扬仅属于赏识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赏识教学能令学生高效学习。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赏识教育的含义,细心理解赏识教育内容,真正在课堂上将赏识教育观念贯彻到底。
二、赏识教育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优良师生关系
体育课堂上的赏识教学要求体育教师高度尊重学生,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获得来自教师的认可,进而加深自身对行为知识的客观认知。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重视后,即可迅速融入课堂,更好地吸收教师讲解的各项知识,师生间的互动也会因此而变得更频繁,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体育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学困生学习不积极的现象。所谓体育学困生,实则就是欠缺运动意识与习惯,运动量不足,且身体素质偏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很难跟上教师教学进度。对于此类学生来讲,他们通常很少有兴趣与耐心参加体育锻炼。为此,教师就应善于应用赏识教育手段,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进而充分参与体育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形成终身健身习惯
小学时期,学生生理及心理均不成熟,正处于急需教育的时机。为此,小学生需要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这一教育阶段,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锻炼意识,通过趣味教学方法,令其意识到锻炼对自己的益处。在赏识教育模式下,教师充分鼓励及肯定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加强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令其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价值,这极其契合当代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可令学生形成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端正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进而收获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
三、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手段单调且缺乏吸引力
众所周知,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多以田径项目和球类项目为主,教师在教学时惯用“填鸭式”“讲解示范式”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导致学生在刻板的学习氛围下丧失了学习兴趣,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比如,在展开田径项目起跑技术教学时,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通常会为学生示范细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的状态,教师要求学生生硬模仿,因个别学生体验感较差,则无法充分掌握田径技术动作。
(二)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相矛盾
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及标准。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学应持续加入教改行列,体育教师要注重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1]。然而,从现有结果来看,个别小学体育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仍存在创新不及时以及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致使传统教学方法和小学体育教学间出现严重的矛盾问题,无法保障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为了缓解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及现代体育发展要求间的矛盾问题,则需要教师重视创新教学方式,应用赏识教育等手段持续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及潜力。
四、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体育活动,强化体育体验
体育学习不只是对现阶段体育知识与体育实践的积累,同样对学生终身成长均有所助益。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带领其参加体育运动设计活动,邀请其设计自己的体育运动活动,注重鼓励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这更易于增强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集体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应格外注重训练阶段的指导,令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别样情感,更有信心及精力参加体育项目,让体育运动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及习惯。例如,在指导学生参加篮球学习活动时,需要先向学生讲解篮球学习技巧,专业知识教学后,使用三人组分组比赛或五人组分组比赛方式,在比赛前为学生预留充足时间,指导其讨论比赛策略,并在比赛休息阶段,令学生展开阶段性总结,检验其在比赛中是否充分思考策略,必要之际积极转变后续策略,以确保学生在休息时间能不断反思自身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纠正训练行为[2]。
(二)掌握兴趣偏好,促进自主训练
学生有不同的兴趣与爱好,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体育爱好、潜能“摸底排查”,正确引导学生,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志同道合的学生划分于同一组别,达到有效优化教学模式的目的。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优化了小学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既要负责讲解基础体育内容和技巧,又要同步关注学生思想情况。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低姿态,与学生亲切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状况,致力于为体育课堂增添更多趣味。例如,有些学生非常热爱羽毛球,教师便应将同样喜爱羽毛球运动的学生划分在同一小组,两两组成配对训练。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运动知识时,应向其讲清羽毛球知识与技巧,并搭配必要的模拟、演示。同时,准备充足的训练时间,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指导学生参加羽毛球“双打”比赛,并谨慎记录比赛结果。比赛后,针对学生表现及名次加以评价,对表现优异者适当给予奖励。由此一来,在加强团队意识基础上,还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体育的意识,让小学体育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传授体育技能
在小学体育训练和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鼓励及赞扬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并且有效启迪及诱导学生了解教学语言,加大教学训练力度,为学生学习新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在学习新技能时,小学体育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以保障学生能熟能生巧,在反复训练过程中掌握体育技能。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不可应用一成不变的教学原理及方法教学,而是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创新教学内容与方式,促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训练和学习的乐趣,最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体育训练及相关活动中,不断提高小学体育学习水平。以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对一”或“一对二”训练。在指导学生一对一训练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两两划分成一个小组,1 号同学从底线发球,2 号同学全程防守,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卡位,也可以伸出手臂干扰1 号同学,但不可推搡1 号同学。1 号同学通过各种脚步技巧摆脱2 号同学,上篮与投篮。训练后,要求1 号同学及2 号同学互相转换攻守位置,到另一个端线处。结束一组训练后,由体育教师针对1 号同学及2 号同学表现加以评价。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一对一”练习时,技术方面有一定讲究,需要进攻方的灵活与多变,防守同学要谨慎防守,而攻守同学要采取较为迅速的节奏,以便彻底碾压对手[3]。
(四)组织小组合作,锻炼体育能力
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任务,是科学展开小组合作教学的必要条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参照体育课堂内容、目标及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选择适宜的教学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令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例如,为了满足学生迫切学习足球的需求,教师可在体育课堂上指导学生参加“8 人制”足球项目,先向学生讲解传球、带球及射门技巧等,参照学生身体素质划分成多个实力均衡的“8 人组”,以组为单位展开对抗赛。以学生能力为基础划分小组,既符合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需求,又可促进不同小组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所收获,全面激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凸显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五)合理组织游戏,培养体育品质
首先,需要教师结合初中生接受能力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精准选择体育游戏内容,以保障体育游戏既具有安全性,又对学生具有超强的吸引力,并且要在体育游戏中添加竞争环节。竞技体育比赛具有一定灵活性,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理。其次,由于体育与游戏过程比较复杂,每一名学生均具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设施、游戏现场条件以及学生自身因素,合理安排体育游戏,全面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正式展开体育游戏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体育游戏规则,令学生了解体育游戏名称、意义、目的、方法、流程,并为学生做好演示工作,认真回答学生的疑惑,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类型的游戏[5]。在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组成不同小组,保障每一组具有相同数量的学生,且学生能力持平。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体育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调动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以保证体育游戏过程足够公平、客观,教师要及时抑制违反体育游戏规则行为的出现。在完成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及结束体育游戏活动后,教师应针对学生表现加以评价,分析学生优缺点,针对平庸学生加以鼓励,针对优异学生进行表扬,并告知学生在参加体育游戏活动时,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遵守体育游戏纪律与规则,以便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形成优良品质[6]。
(六)适当总结评价,激发竞争意识
所有教学活动的落实,都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小学体育教学更是如此。于小学生来讲,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学习体育,能够令学生的竞争意识得以发挥,但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以便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信心,并强化小组合作探究能动性。在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后,教师不可以学生最终表现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要着眼于学生参与情况,不断挖掘学生闪光点,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鼓励,强化其体育项目运动信心与动力[7]。例如,小学生普遍贪玩,且具有超强的好胜心,教师要能抓住这一特点,将各种小游戏带入体育课堂,鼓励学生在游戏时达到训练目标。比如,在传授学生跑步技巧时,即可通过“踩气球”的方法推动训练任务,指导学生合理分组,在腿上绑着气球,小组与小组人员间相互追逐,促使各组学生互相比拼,以最终“消灭”的气球数量定输赢,这种活动即可全面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又可提高体育运动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较为滞后,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要求相关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保留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优势,适当采用体育游戏教学以及专项技术教学等方式。全面革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依托赏识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为小学生带来优良的体育学习体验,促使其在体育学习方面得以进步,增强自身体育学习水平。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赏识教学手段时,应适当和批评教育加以结合。赏识教育能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批评教育同样可以发挥学生深入学习体育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逐步增强其体育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体育学习素养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