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成型设备控制基础”全方位育人教学实施案例*

2022-03-01陈永利

关键词:钢铁育人设备

陈永利

(重庆科技学院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重庆 401331)

“材料成型设备控制基础”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限选课。本课程旨在为学生后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积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2020年,教育部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专业课程是育人主阵地之一,必须充分发挥好教育“主阵地”作用,筑好信仰、价值和精神之基。近年来,各高校冶金及材控专业在全方位育人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1-4]。

为了落实课程育人目标,本课程深入挖掘教学元素,设计了一则完整的教学案例,案例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融入了中国钢铁强国奋斗史、我校冶金光辉校史、冶金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以及冶金杰出校友等相关元素,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一、课程主要内容

基于已收集的丰富教学资源,采用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立体介绍冶金过程中轧钢设备控制的工艺对象和内容、现代轧制生产设备控制的工业现状及发展历程、新时代国家钢铁设备的发展历程。内容涵盖:生产工艺和设备要求,控制电器设备选择并确定参数,典型设备控制基本方法及模型,工控程序的设计及调试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钢铁生产全流程的概述,使学生总体了解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为后续专业学习打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基础自动化领域的行业现状,使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找准努力奋斗的着力点;通过轧制生产过程中典型环节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设备控制的专业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寻找出钢铁生产全流程控制所涉及的专业问题;能够主动学习和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解释和解决工艺生产环节中的科学意义和难点问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举一反三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价值目标

本课堂的价值目标主要包括倡导爱校荣校,传承优秀品格;激发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培养专业自信,规划人生方向;弘扬爱国报国,践行工匠精神;磨炼铮铮铁骨,明确使命担当;运用辩证统一,树立正确三观。

三、课程教学特点

1.寓道于教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挖掘和精选设备控制原理中蕴含的足以感染学生和触及灵魂的科学道理和人生哲理,画龙点睛般地引领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

2.寓德于教

在重要知识点上精准滴灌,结合专业知识点讲述榜样事迹,春风化雨般地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

3.寓教于乐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精选和编排生动活泼且唤起共鸣的案例视频、互动讨论环节、游戏化案例教学,引人入胜中潜移默化,于无声处里恍然大悟。

四、全方位课程育人实践

1.爱校荣校,传承优秀品格

学校创建于1951年7月,为了适应全国冶金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筹建“西南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专修科”,选址于原巴县马王乡(今属九龙坡区)。1952年4月,改校名为“西南工业部冶金工业学校”。1952年11月12日,学校名称改为“重庆钢铁工业学校”。1953年易地复兴村(今大渡口区钢铁村)兴建校舍,翌年春学校迁此办学。1959年6月学校搬迁至杨家坪原西南工会干部学校旧址(即南校区现址)。198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1984年实行冶金部与重庆市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1985年,学校升格为“重庆钢铁专科学校”。1992年,国家将校名调整为“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7月,学校划转至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地方管理为主。1999年2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重庆科技学院。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重庆市一流专业,是我国钢铁轧制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材料加工系形成了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团队。材料加工系拥有类型齐全、功能齐备的教学科研实验装备和高水平科研平台。拥有大型冷/热实验轧机8台、模具成型大型设备5台套、智能大型焊接设备9台套、力学性能检测大型设备30余台套、材料制备及微观组织表征分析设备200余台套,构建了“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表征-材料成型加工-材料性能测试”全工艺流程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可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课程中穿插回顾我校深耕钢铁行业的光辉校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优良传统和行业办学优势,学习材料成型钢铁轧制技术方向的职业伦理和核心价值。我校的悠久历史、钢铁精神传承,是课程中最有意义和感染力的教学元素。我校材控专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之时,为加快西南地区钢铁发展而建设的,承载着的光辉历史,培养了无数“钢铁人”,已呈“桃李芬芳,英才华夏”之势,专业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在课堂中,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本专业培养的优秀校友及其事迹,以振奋当下学子之心。

2.专业自信,规划人生方向

展现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及世界影响力。新中国成立70年及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一代的钢铁人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使我国成为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第一钢铁大国[5-7]。国家的基础建设、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国防军工等都离不开钢铁工业的支撑。钢铁可谓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共和国大厦挺起了坚强的钢铁脊梁!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更离不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剖析从钢铁大国到钢铁强国的必由之路上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专业素养和科学体系,使学生了解现代设备控制中所蕴含的科学机理,提高专业自信,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增强专业学习动力[8-9]。现代钢铁工业已率先实现了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整个自动化流程控制涉及采矿、冶金、材料、机械、自动化、能源等几乎所有的理工科专业领域[10-12]。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绿色、低碳钢铁大国逐步迈向钢铁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3.爱国报国,践行工匠精神

重温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攻坚克难的劳动榜样的典型事迹和任务,感召学生自觉致敬楷模和学习先进,勇于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爱国之心化作报国之力。如今世界都在惊叹,国产战机和战舰以每天几辆的速度服役。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有着太多的行业英雄献出了青春和生命,有太多的感人故事深入人心并广为流传[13]。让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爱国报国之心,让传承的工匠精神成为学生毕生追求。

4.铮铮铁骨,树立正确三观

阐述材料成型设备控制原理中人生哲理,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自主思考和感悟人生,培养吃苦耐劳的钢铁意志,理解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诠释设备智能自动控制中蕴含的大量辩证统一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和解决问题,正确理解和树立三观。重点讲解在钢铁生产设备控制过程中包含的“设备”和“系统”的相互影响,采用唯物辩证法中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通过辩证地看待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结语

根据本课程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将钢铁爱国精神融于教学,激发学生钢铁情怀、培养学生专业自信、弘扬冶金优秀文化、传承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使育人功能有机融入本课程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协调、统一实现的目的。本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师生双向相互评价,更加注重日常评教和结业评教的紧密结合,实施期间鼓励和欢迎同行进行评价,以改进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育人方式和方法的持续改进。实施期间,61名学生的课程评价结论为良好(平均分85.05),8名教师同行评教结论为优秀(平均分90.5),在课程全方位育人和专业教育的改革中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本专业轧钢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长期受到钢铁骨干企业青睐,供求比长期保持10:1以上,社会需求旺盛。同时,拉动和放大了冶金类人才的校招规模,带动了我校其它专业的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钢铁育人设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钢铁侠”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原来他们都是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