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艺术润泽英语课堂

2022-03-01高婧

关键词:艺术化德福教师应

高婧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000)

一、华德福艺术教育思想之内涵

奥地利哲学家、教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于1919年提出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强调艺术和审美体验,对人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鲁道夫认为,教育应艺术化地开展,将艺术融于学科教学,以艺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力求教育教学方式艺术化[1]。

其次,鲁道夫倡导的艺术教育建立在对人类本真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以儿童为主体,回归儿童。他提出,只有当我们充分理解教育最终要发展什么、培养什么时,真正的教育教学才能够展开。教育者应基于人类本真、尊重人类本性,减少对抽象教育原则的盲目依赖,关注成长着的人,艺术性地开展教育。

再次,华德福艺术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丰富和滋养人的内心。人生而不同、个性不一,教育就应当尊重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拥抱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人文和艺术的熏陶,摒弃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将学科知识内化。

最后,华德福艺术教育不拘泥于固定教材式的课本,它赋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根据学情组织教学内容、编制课本,建立起学科知识内部的纵横联系,以艺术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整体建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艺术性地开展课堂教学,通过艺术的影响引发共鸣,让学生在一次次奇妙的旅程中获得知识、锻炼技能、提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此外,华德福艺术教育也要求教师本身修炼艺术气质,如此才能唤醒学生的艺术情感,让教育迸发艺术的光芒。

二、儿童英语学习特点分析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上强调“情感态度”对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学生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尊重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设计贴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环节,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创造轻松愉悦的和谐课堂,实现课堂目标,让学生在符合年龄特征的各项活动中体验学英语的乐趣,从而激发和强化学英语的兴趣[2]。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分析了儿童二语习得的过程。儿童在习得第二语言时,由于其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有时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学习语言。他们的大脑功能没有固化,短时记忆强,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孩子习得第二语言更多依赖“自然而然”和“无意识”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小学英语课堂要营造几乎纯外语的氛围,避免机械讲解具体语言知识,让孩子们在童谣、儿歌、绘本故事、绕口令、情景剧等有韵律的活动中亲身体验,以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美,并逐渐建立积极的情境记忆。

基于华德福艺术教育思想及儿童英语学习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手段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感受到英语的乐趣和美,并能学以致用,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感受成功的喜悦。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对字、词、句、段、篇等知识符号的掌握,忽略了儿童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作业设计上偏机械操练,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往往在重复枯燥的内容中被逐渐消磨。

三、华德福艺术教育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儿童习得二语认知特性不同于成人更多依赖逻辑和数理大脑机制,他们更多地依赖情感和兴趣。华德福艺术教育思想强调艺术和审美的体验,它以语言、表情、图像、律动、游戏等方式将儿童引入情境,让儿童充分感知和体验,从而自然而然获得知识。华德福艺术教育思想不仅契合儿童思维特点和儿童二语认知习得特性,对小学英语教学也具有重要启迪意义[3]。

1.自编教材,构建主题式校本英语课程

鲁道夫·史代纳认为,即便是最好的教材都是抑制儿童创造力的工具。教师教授教材内容至多只能是一种信息传递,且这种信息是经过加工润色的,阻断了儿童与现实世界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削弱了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因此,在基于华德福教育理念建立的华德福学校里,儿童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创编教材。艺术化教育也更应是如此,艺术化教学具有创造性、形象性,更强调儿童“自编自演”。

(1)低年级英语儿歌、童谣校本教材

对于低年级段的孩子,声音比内容或意义更重要。成年人对说话内容的注意远超过对声音的关注,而孩子则对声音更为敏感。绕口令因其朗朗上口的韵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使用。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时,笔者以一首节奏感十足的chant来开场,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复习了前面四个单元的句型和单词。

笔者还根据低年级儿童学习英语的特点收集了许多经典的英文儿童歌曲、童谣、绕口令、英文童诗,并引导孩子学唱英语儿歌,诵读英语童谣、童诗,将孩子自然带入英语语言的氛围而无须翻译或解释。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一旦建立起特定的课堂节奏和内容模式,课堂融洽和谐的氛围也能够逐渐形成,新的内容于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地加入,并通过内容变换来拓展,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学习内容。

(2)中年级英语经典故事、美文以及英语原版绘本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在继续引导他们吟诵童谣、诗歌的基础上,还应该更多引导孩子诵读英语经典故事、童话、美文以及英文原版绘本,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尝试将绘本内容融入教材。英语经典故事、童话、美文以及英语原版绘本语言地道,内容科学、有趣,学生乐诵乐读。例如,笔者在开设江苏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5 Seasons复习课时,将“小红帽”的绘本内容融入课堂,以小红帽穿越魔法森林为大情境来开展单词和句型的复习,并加入一个小红帽和她的朋友们间的有趣的绘本故事作为复习课的拓展和延伸,一方面避免了复习课“炒冷饭”的机械操练,另一方面又以丰富的拓展资源来锻炼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课本教材的内容有限,而优秀的绘本资源能够作为书本知识的延伸来丰富语言输入,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3)高年级主题阅读教材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逐步开始语篇的阅读。因此,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广泛地开展主题阅读,小组间做读书笔记分享交流。笔者依据不同的主题:自然生命、环境保护、世界纵横、名人轶事、世界奇观、动物世界、节庆假日、游戏天地、童话故事等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收集、小组交流、班级互动。学生自主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自由自主阅读的过程。这些主题阅读材料时代感强、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自由自主的阅读中体验了阅读的快乐。

2.结合英语的韵律和儿童的认知特点艺术化教学

鲁道夫· 史代纳为了贯彻艺术化的教学,自创了韵律舞,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这种韵律舞并不是将毫无关联的韵律作为背景音乐,而是同课文的意义和内容相匹配,达到1+1>2的效果。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表演韵律舞的全新方式来巩固和续写课文内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语言内涵和表达。在华德福艺术化教学的影响下,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艺术化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面来实现。

(1)教学表现形式艺术化

教师在教学中将唱、玩、演、讲、画、游等艺术形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如笔者在教授江苏译林二年级上册Unit8 My dad is a doctor时,首先以一首“职业歌”来带领学生唱一唱、动一动,迅速融入英语课堂。随后创造了Peppa pig一家去聚餐的情景来将单词、课文新授融入其中。在教授新单词teacher的发音后,以一首小chant来立即巩固:Teacher,teacher,teacher;I am a teacher;teacher,teacher,teacher,she is a teacher;teacher,teacher,teacher,he is a teacher.在接下来的情境中,教师以一个谜语,Dressed in white.(穿白色衣服)Help sick people.(帮助生病的人)Work day and night.(日夜工作)来请学生猜一猜职业,既带到了本单元rhyme time的内容,也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教授完新单词后,请学生根据熟悉的歌曲旋律将所学新单词带入,重新创编歌词来演唱,以此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

(2)教学策略艺术化

教学策略艺术化在于科学地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英文歌曲、童话、绘本、诗歌、动画等,特别是歌谣、童诗。它生动有趣,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有韵味,语句简单、内容重复,易学易记,符合儿童思维特点、适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有利于儿童接受和掌握语言[4]。

在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的同时,有策略地使用歌曲、表演、游戏、故事等艺术化的教学手段,智慧地设计艺术性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孩子的童年需要快乐,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唱歌、表演、游戏、讲故事,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角,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在自编自演过程中,以身、心、精神三个维度来感受英语的动人之处,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英语。

(3)教学评价艺术化

艺术化的评价也是实现艺术化教学关键的一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影响深刻。积极向上的评价可以点燃学生向学之心,而一味的否定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评价需体现尊重和爱护,关注个体学生的处境和需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语与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学生在表达观点时,教师应该认真耐心地倾听,并以温暖的目光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和思考的空间,并加以积极引导。学生答完后,可以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表扬,然后再给出更为具体细致的评价,以便学生能够比较明确地了解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3.尊重儿童的独特个性,促进认知-情感-心灵和谐发展

鲁道夫·史代纳认为,每一个人心灵的独特性造成人与人之间天然的个性差异。学生个体也因这种天然的个性差异,在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上都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基于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将学生放在课中央,分层化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设计丰富多彩多样的教学活动,在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丰富学生情感,充实学生心灵。这也正是鲁道夫“人智学”所倡导的独立发展个人精神境界,协助个人身、心、精神三重发展。这要求教师真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包容他们的个性、爱护他们的自尊、公平对待他们的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小女孩:雪,是一个内向的学生,由于她的基础不好,属于后进生。她很少回答问题,有一次因为回答问题闹了笑话,被同学们埋怨,她从此以后几乎就不举手了。她似乎已经认定自己在英语方面是个“门外汉”了。可是一个意外却改变了一切,一次听写后,雪被要求重新听写,于是她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勉强记住了单词,在抽背的时候,笔者又让她多背了一个单词“active”。结果正是这个多背诵的单词帮助雪在第二天的单词比拼中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在随后的小组合作中,她显然更愿意参与其中,并主动积极要求承担重任。渐渐地,原本对英语学习毫无信心的她开始喜欢上英语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针对不一样特点的学生,教师应更多地进行思考如何来激发他们形成并保持学习的热情。在情感上,教师应该更多地给予学生关怀,更加细致入微地看到他们心态的变化,尽可能地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爱心,保护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

4.教师应培养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教学艺术同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为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好学,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至关重要。而想要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因为只有正确观念指导下的操作方法,才是培养儿童素质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正确观念指导下的操作,才可以说是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艺术。同时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进行教学。华德福教育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高水平教学艺术辅以灵活多样的艺术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充实与丰富心灵,学会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919年,鲁道夫·史代纳提出了四点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第一,教师应在行动上保持主动;第二,教师应保持对整个世界和人性的关怀;第三,教师应当永远追求真实;第四,教师应时刻葆有追求进步之心。基于以上四点,教师在教书育人之前要首先成为一个积极主动关心世界、关心他人,努力捍卫真理,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积极向上的人,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健全自身人格,提升艺术素养,而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影响和教育学生。

结语

综上,用艺术润泽英语课堂颠覆了传统英语课堂模式,以富有新意、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以发展性、动态性的评价重塑学生学习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形式滋养学生心灵,促进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化德福教师应
地铁车站装饰装修的艺术化设计与应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厚德福酱肉为什么那么火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华德福,它仅仅是一个教育选择
华德福幼儿园分布
华德福:用爱与自由滋养孩子
用艺术化手段引领儿童走进“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