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唐诗英译赏析》校本课程,提升英语思维品质*

2022-03-01庄萍萍

关键词:唐诗英译笔者

庄萍萍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泉州 362000)

吟诵经典,感受诗歌韵律之美,能让学生感受到英文诗歌和中文诗歌一样拥有语言的韵律之美。教师将唐诗英译引入实践教学之中,可为学生提升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路径,也为学生深化自身的英语学习素养奠定了基础。

一、多样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唐诗兴趣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唐诗英译的教学过程时,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改变冗长的句子,因为过于冗长或复杂的句子会让人产生歧义,而精炼简洁的句子可以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其中,重复是造成句子冗长或复杂的主要原因。在实践练习之中,学生们主要出现的问题有主语重复、动词重复和意义重复。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删除这些重复内容、寻找替换词并且适当调整句式等方式来使句子简洁明了。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学会单词增删、主语替换、形容词移位等方式来精炼句子,掌握变换句式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规避常见的“中式英语”问题,训练学生们写出正确语句,帮助学生加深文化意识,促使学生使用地道的英语。在平时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应多收集在唐诗英译赏析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中式英语句子,并与同学们一同讨论修改这些句子,使学生们通过正误对照,防范类似错误的发生。

基于初中英语的唐诗英译教学校本课程视域研究,以唐诗《赠汪伦》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展示了“情境真实可感,情感深入浅出”的特殊时期线上课程——初中英语诗歌教学Unit14 Section A 3a。本案例最大的教学亮点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围绕着“读·品·创”三个维度开展:品读时品味、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内化分析,体味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学为创新,尝试诗歌唐诗英译教学。同时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情境的带动下展开,不断推进情感体验,为最后的输出做好准备。由此可见,教师的诗歌教学在两条主线的教学中展开,活动设计层层推进,培养了学生情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有效,学生参与度高,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条件保障,同时也为我们今后设计混合式教学活动打开了新思路。

笔者以唐诗英译教学为例,分享了“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支架式唐诗英译教学”课例研究。笔者之所以能够深入谈论唐诗英译教学,就是得益于笔者善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唐诗英译教学复习教学偏重于结果,学生缺少口头表达的机会,以及唐诗英译教学内容零散等问题,从而不断地开展唐诗英译教学研究。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可在教学中开展新的尝试,如以话题为主线,以句子的拓展和衔接为知识目标,以应用文唐诗英译教学为输出载体等手段,逐步为学生搭建支架,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以及提升思维的批判性等。整个报告目标清晰,其核心在于教师如何通过搭建支架体现引领作用,突出过程性,为深度学习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打下基础。

针对目前线上实践教学现状,笔者还分享了“源于教材,融于现状”的报告。该报告非常具有逻辑性,教学中的每一张PPT背后都有相对应的教学目的,思路非常清晰,且教学目标非常集中,时时刻刻围绕着核心词“can”的三种用法进行教学,通过“can”的有机使用,为学生进行唐诗英译的学习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实践路径,更深层次地体现了“can”的情感意义,这对学生来讲不仅是知识的吸收,更是情感语用的培养。因此,该报告很有教学意义。这缘于笔者不拘泥于本教材的资源,而是充分利用其他教材同题内容中的语言新资源进行了整合与拓展,为深度学习拓宽了学习渠道。在诗歌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抓住诗歌体裁本身的特征,除了形式以外,最重要的是诗歌的情感表达是通过意象来表现的,因此要多关注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教师教学中关注的是说、写形式,体现以输出为导向,所以授课中,输出驱动后的唐诗英译教学也要同时促成输入,双向并行,互为补充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关注课中、课后评价在不同环节中的辅助作用。针对教师课上以“can”为例的教学案例,语法教学要关注的三个维度,“form ”“meaning”“use”,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应当重点关注如何设计不同情境来提高学生的使用能力,突出语用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情感的感受,抓住诗歌鉴赏的关键因素。教师可通过讨论、模仿、朗读、图片以及最终的音乐视频让学生多维度感知诗歌。这种方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为最终实现情感升华做好了铺垫。初中英语唐诗英译实践教学的原则就是:为内容而品,为语言而学,为思维而导。在实践教学期间,教师也应充分展示对文本解读细致化,深挖文本,并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维的教学过程,从而实现与作者的思维碰撞、情感相融。但本课也有个小小的遗憾,就是由于时间有限,不能看到学生们从读诗,感受诗歌的美好,到最后的创作诗歌,从而实现唐诗英译教学输出的过程,确是意犹未尽[1]。

二、落实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我们的学生在使用词汇时,常常会出现使用不准确或使用错误的现象。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在唐诗英译教学中借词生词来训练学生,从而让学生们有词可用。这和语文教学中的增词法、扩句法相似。教师可在唐诗英译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关键词或句子,引导学生借用增词、扩句,借词生词的方法进行相关的练习。

在每单元的词汇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有用的词组有意识、有目的地拿出来进行短时训练,不断循环,积少成多,一定会让学生们在唐诗英译的实践过程之中形成自身的文化观念,深化学生对于英语诗歌的实践理解能力以及赏析能力。例如,笔者基于诗歌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主题,引入关于四季的唐诗诗词,构建自然变化和季节学习氛围,然后引入本课时诗歌学习;让学生品读诗歌,感受韵律之美,并引导学生关注英文诗歌的押韵特点;在品读中,笔者帮助学生分析诗歌唐诗英译教学手法——拟人,并例证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诸多应用赋予诗歌的动态魅力;诗歌总是和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有关,教师让学生在诗歌中借助形容词来适切表达诗人对四季和自然的喜欢,并分析背后的美好寓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文字和内涵。诗歌最后两行给人以联想,笔者便围绕诗歌最后两行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意图,诗人告诉我们,四季循环,时光不再,要珍惜美好时光。整节课,笔者紧扣诗歌特点,解读诗歌核心要义,领会和鉴赏并重,为学生们展示了笔者对诗歌教学的理解和想法。此外,笔者精心设计,加入了对诗歌类文本教学的独特理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有效地掌握了唐诗英译的实践技巧,深化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在实践教学交流期间,笔者的《专业唐诗英译教学:英语学习素养提升的困境与路径》为初中学生们指明了英语学习能力提升的方向。笔者通过专业唐诗英译教学的内涵和意义,解读了什么是专业阅读,为什么而读,让学生们明白了唐诗英译教学对提升自身的重要意义;笔者在初中唐诗英译阅读面临的困境环节中指出了学生们在学习唐诗英译中的错误做法,边缘化、碎片化、浅表化阅读正在浪费初中学生们宝贵的时间,为此,教师指明了唐诗英译教学的途径,有的放矢的阅读以达到精准化。笔者从名著名篇的诵读到网络阅读,从专业书籍到跨学科非专业阅读等,推荐了很多适合初中学生提升自身唐诗英译教学能力的期刊、书籍和在线资源,让学生们感觉收获良多。

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唐诗英译教学之中,教师不应过多依赖视频,提问设计要根据精准化;同时,教师诗歌修饰手法的介绍应当控制好比例,不要使得英译教学显得喧宾夺主,应该深入诗歌中每个字词的特点,关联学生实际生活,比如sweet memories,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交流并在诗歌中体会哪些是甜美回忆,让学生结合学校或者当地的天气改编或创作诗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诗歌教学一定要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同时,教师应进一步细化诗歌和文化意识几个维度上的关联性,深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2]。

三、基于文化教育,优化英汉教学质量

基于现阶段的文化育人教育视域之下,初中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文化教学与英语的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形成灵动的唐诗英译教学过程,促成有情感、有趣味的唐诗英译教学进一步落实与发展。针对唐诗英译教学,初中英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整体,眼中有教材,手中有计划,开发利用好教材,使得英语唐诗英译教学成为带动教学的有力臂膀。

英文诗歌同中文诗歌一样,是高度文化结晶,词句尤显凝练、形象,富有韵律之美,且诗歌反映了现实和理想,抒发情感,借物喻义,借物抒情,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形式美、韵律美,还有赏析诗歌的内涵之美。但诗歌教学不能进行简单层面上的翻译,让学生用中文来理解英文诗歌,这样会破坏诗歌意境。反之,亦然,不能用英文来直译汉语诗。意境之美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发挥想象,不能过度解读用词,否则诗歌教学和文本阅读会趋于同化。英文诗歌赏析实质也是文化比较和文化认同过程,通过英文诗歌学习,发现中英文诗歌都有美好的韵味。教师只有深入解读诗歌文本,才能帮助学生浅出理解诗歌用词、韵律、意境和背后给人的启发意义,这是诗歌和文本教学的不同;同时,诗歌朗读理解押韵环节应该后置,不然,学生尚未理解诗歌内涵,这样缺乏情感支撑的读诗是机械而缺乏深度的。

笔者在执教唐诗英译的实践教学期间,以《初中英语阅读中文学类体裁的教学》为起点,表明名著阅读之于人类的价值导向,并提出多项阅读基本准则。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春晓》时,多次提及close reading对精读文学、品读文学、感悟文学的重要性。同时,笔者将文学作品分类,从小说、剧本和诗歌入手,开展案例分析,并提出自己独到的教学建议。进而,笔者带领学生们走进了唐诗英译教学的世界,感受唐诗英译教学带来的文学趣味。作为唐诗英译教学系列课堂的一堂展示课,笔者将课堂交还给了学生们,四组学生分别进行了精彩的阅读展示,课堂气氛热烈。Summarizer小组结合关键词,运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总结概括了唐诗故事的发生脉络,借助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梳理故事情节,评述了最精彩的情节,并针对其他小组学生的提问进行了解答。Dubbing Performer小组用课本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唐诗某一章节的片段,使得书本情节真人化,展示属于自己的英语风采。Character Analyst小组带领大家通过语言、动作、想法、感受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分享了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唐代诗人及理由。Theme Explorer小组挖掘出唐代诗词的主题及其余现实的联结,对作品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在小组展示互动后,教师才抛出了自己的问题,Who is your thought about Tang poetry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分享他们对于唐诗的理解。一堂唐诗英译的实践教学课,不仅仅展现了学生们在系列英语专题课中的点滴收获,而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们对友情、死亡等人生的重大课题也有了更深的体悟,这是文学课无可替代的作用之一。

总之,随着文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胸怀教育事业的有心人,在开展唐诗英译的实践教学之中,从教学实践中品味方法和技巧,从品位中实践,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思路明确地为英语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唐诗英译笔者
摘要英译
唐诗写柳之妙
摘要英译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唐诗赏读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